必须增加发展中经济体的份额
IMF将成为新金融体系的领导者和监管者,合法性从哪里来?
它首先就必须理顺与新兴和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大多数新兴经济体在IMF的代表性不足,这也是为什么我一年前如此积极地推动IMF份额改革的原因。”卡恩对本刊记者说,“如果没有合法性,就没有人会听我们的政策建议,或者郑重接受我们的早期预警。”
在第一次华盛顿全球金融峰会上,20国集团宣言就强调,将继续推进IMF和世行两机构的改革,“使其更充分反映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增强其合法性和有效性。”
具体来讲,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包括最贫困国家,“应享有更大发言权和代表性。”此外,金融稳定论坛必须扩大其成员组成,吸收新兴经济体加入。其他主要标准制定机构也应迅速评估其成员组成。
世界银行副行长詹姆斯·亚当斯对记者说,新兴经济体国家不仅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必须在讨论世界格局中发出更大声音。在世界银行和IMF,必须增加这些国家的代表性。
至于改革的方向和目标,中国驻IMF执行董事葛华勇表示,那就是“坚持持续改革的原则,实现各国在国际货币和金融事务中权利与义务的均衡;坚持广泛参与的原则,实现各国在国际经济和金融规则制定中权利的平等”。
但由于IMF的份额改革尚需一些国家国会的批准,2008年的改革结果尚未付诸实施,新的份额改革更是长途漫漫。IMF的合法性,在短期内依然是一个问题。
双重标准是“不公正的”
但对于IMF,许多发展中国家的抱怨,还不仅仅是代表性和发言权不足的问题。
在上世纪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和拉美金融危机中,IMF虽向一些国家伸出了援手,但也制定了相当苛刻的条件,比如必须实行严格的财政政策,进行更自由化的市场管理---这些条件,造成许多国家不得不削减医疗和教育开支,加剧了民生的苦痛,带来长期的后遗症。
在这次危机中,IMF显然意识到了这一错误,开始予以纠正。比如,在最近给予墨西哥470亿美元救援资金和给予波兰205亿美元救援资金的问题上,IMF未设置任何先决条件。
这种转变,一个原因是美国放任的自由资本主义模式幻灭。在此次金融危机中,美国一改以往鼓吹自由市场的立场,转而干预市场,比如,“国有化”房利美、房地美、AIG等金融巨头,并多次向银行巨擘输血。这种改弦更张,也使其失去了鼓吹自由市场的道德勇气。
另一个原因,IMF也认识到,其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双重标准,确实是不公正的。危机爆发于发达国家,所以,卡恩强调,也必须加强对发达国家的金融监管。
IMF正经历着成立60余年来最深刻的变革。按照惯例,世行行长一直由美国人出任,IMF总裁则是欧洲人的“领地”。但卡恩表示,如果有一天IMF和世行领导人来自发展中国家,“有何不可?”
“我认为那是‘旧世界’,而现在是‘新世界’了。”他说。
事实上,作为一个积极举动,在佐利克出任世行行长后,任命林毅夫担任世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新兴经济体的崛起,之前可能是无法想象的。出身工会领袖的巴西总统卢拉就说,在过去20年中,他历次抗议大多要求“IMF滚出去”,但“现在,(我的)财政部长说,我们将借钱给IMF”。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