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5-22 02:59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众所周知,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而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山西受到的影响或许更大。我省工业增加值今年3月同比下降了27.7%,财政收入增幅比上年同月回落近40个百分点,就连原煤产量多年保持第一的荣耀也已于上月拱手让给了近邻内蒙古。
正是在这一不利情势下,省政府立足产业的转型升级,果断推出了未来三年“八大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这一规划除了将对煤炭、焦化、冶金、电力四大传统产业进行能量“积聚”外,还将重槌击打装备制造、煤化工、新型材料和食品工业四面旗鼓。
稍加联系我省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理路就可以看出,传统的四大支柱产业体现了山西的优势,在山西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从山西应对危机、着眼长远的要求来看,仅靠这四个产业来支撑显然是不够的。这主要是因为我省四大传统支柱产业均系资源型产业,如果仅以此为支撑,不管其结构如何优化,恐怕都很难走出对资源过度利用的老路;同时,单一的产业结构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多样性,容易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所以具有相对集约洁净特点的“新四项”产业就是我省因地制宜作出的科学选择。
然而,如今令人深思的可能并不是我们山西将要发展哪项产业,而是如何发展这项产业。因为“调整”和“振兴”的潜台词是:规划的出台不仅仅是为了应对一时的危机,更重要的是着眼长远。因此,规划的目标是:让产业从“大”到“强”。
有规模才有竞争力,有资源禀赋的传统产业必然要实现从“大”到“强”的转变。以钢铁业为例,近年来我国钢铁企业的龙头宝钢、武钢在国内大举“攻城略地”,先声夺人地实施跨地区重组战略,河北的邯钢和唐钢“联姻”,不甘人后地组建了河北钢铁公司。而我省的钢铁企业多达200家,但能称得上大型的唯有太钢一家。我省冶金业重新洗牌、凝聚实力已势在必行,所以《规划》提出了2011年全省钢铁企业减少到50家左右,2015年更是要控制在10家以内。
再以煤炭业为例。我省是产煤大省,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态势必须扭转,而保增长的政策又给山西莫大的压力,所以,关停并转、提质限量等经济与政治、市场与计划的“组合拳”必然要“该出手时就出手”。《规划》提出到2010年全省矿井数量要从目前已经缩减的2810处继续压缩至1000处,2011年大集团煤炭产量占到全省的75%以上。针对我省是铸造大省和第一产镁大省的优势,装备制造业也确立了从“大”到“强”迈进的“八大任务”,攥紧了拳头准备构建全新的产业格局。
要从“大”到“强”,就不能不更加注重产业间的关联度,形成大的“产业网”,结成“瓷实的经济体”。食品工业密切关联着一二三产业,既可以促使农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农民就业,又能带动配套的包装、印刷和设备制造业,甚而推动旅游业和带动服务业。电力工业将带动装备制造业,而装备水平上去了,企业就能大力发展节能降耗的循环经济,应用最先进的工艺技术生产高品质的产品。2011年确保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个大中型热电厂的战略就直接关联着电、焦、煤、气等产业。可以说,这样的发展才是能让我省经济“滚雪球”的大发展。
危机就是转机,“三个发展”昭示我们:八大产业的调整和振兴已不仅仅是我省一次意义巨大的变化,更是一场影响深远的变革。
言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