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医改方案出台在即,正值辽宁省基层医院管理人员培训中心刚刚落户盛京医院,辽宁省内多家县级医院的院长、管理人员正在或陆续在这里完成培训。盛京医院也借此践行着新医改交付给大型公立医院的职责之一。
作为一家大型医院的管理者,如何看待医改?城市大医院医改中又该承担哪些责任与任务?5月21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郭启勇提出了他的看法。
如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
症结在于优质医疗资源不足
先来说看病贵。医疗是个公共产品,政府应该为老百姓提供公共产品服务,但公共产品不等于免费品,关键在于谁来付钱?付多少钱?同样,政府能为老百姓提供什么样的医疗产品?这取决于政府有多少钱。归根结底,解决看病难、看病贵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有赖于保险体系的完善,这样才能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而单靠降药价、降医疗服务价格,不是解决看病贵的根本。
其次是看病难。这源于目前优质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医学是一种经验科学,在盛京医院,去年,平均一位医生一天看48位患者,这样一年下来看1万多位病人;而如果到一个乡镇医院,医生一天看5个患者,一年看5个重病患者,五年下来,他就从专家降为了普通医生,再过五年,他的医疗水平会变成什么样,不难想象。
如何解决医疗资源不均衡?
六项建议让百姓享受优质服务
之一,建议取消医疗官司的举证倒置:为什么这样讲?如果不取消举证倒置,每当一个患者来时,医院、医生都要假设他会告我,我得把证据准备好,这样就势必造成了医疗费用的增加。只有改善医患关系,才能把医生和患者拉到一条战线上来。
之二,建立统一规范的医师培养体制:国家要建立一整套的医师培养体系,建立完善的考核和继续教育体系,才能使医生具备近乎相似的水平。
一方面,强制性建立住院医师培养体系,通过3-5年的培训使他们具备诊治常见病、多发病的水平;另一方面,建立医院轮转制度。像日本比较著名的自治医科大学,学生可以免费学习,但前提是毕业后要到农村工作5年,5年以后自由择业。
之三,改医师定点执业为自由执业:变以前的“走穴”为合理的行医行为,变患者上门求医为医生上门服务,使一些县级医院也能够诊治重大疾病。
之四,在一个区域内形成几个医疗联盟、医疗集团:城市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完善的管理和质量控制,通过联盟、集团的管理延伸到区域内的二级以下医院,资源共享,互相转诊,为老百姓提供优质医疗服务。
之五,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和医疗竞争体系:让多种性质的医疗机构并存。目前医疗机构都是横向管理,没有垂直的机构来管理,同时人事关系由同级人事部门管理。如何实现双向会诊、双向转诊,使轻病在基层医院,重病到大医院诊治等等,最根本的就是医疗机构缺乏纵向联合,而保证纵向联合的关键在于如何解决管理的问题。
之六,强化卫生医疗监督体系:使医院按照医疗的规律去运行,通过医疗保险制度制约医院收费管理等。
投身医改,大医院该做什么?
领衔医疗联盟提高医疗质量
加强医保管理,控制医疗费用增加:去年,对几种疾病治疗费用进行了控制,2008年1-10月份的平均费用是1.2万,11、12月份降到8400元。
成立医疗联盟:实现统一的管理、信息网络、医疗救助标准,甚至统一的医疗病志,提高医疗质量。
联盟构想是在一个区域形成几个集团,而不是一个,只有竞争才能有更好的服务。这种模式在上海、厦门、台湾等地都已实现。目前,盛京医院医疗联盟的条例和规则正在讨论和完善过程中。
本报记者 叶青
“看病难源于优质医疗资源的严重不足,我认为,建立医院轮转制度、改医师定点执业为自由执业、在一个区域内形成几个医疗联盟及医疗集团等措施,都可称之为解决之道。”
——盛京医院院长郭启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