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业招聘落下帷幕
108名大学生签约9个单位揽才落空
见习记者 陈珍妮 晚报记者 张勇 报道
从上海首次殡葬行业应届生专场招聘会的异常火爆,到近三分之一的应聘者“临阵脱逃”止步于“殡葬行业培训”,再到复试和见习考察,这场备受社会瞩目和热议的“招聘大戏”终于落下帷幕。
职业稳定是殡葬行业最大优势
今年3月,上海市殡葬行业首场高校专场招聘会吸引了5000多名大学生到场咨询, 3200多人冒雨排队竞聘418个殡葬岗位。
原本冷门的殡葬业如今突然成了就业 “香饽饽”,不少市民对此议论纷纷。有人感叹 “殡葬业的春天”终于到来,有人质疑 “大学生盲目择业”。
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会长王宏阶告诉记者,此后让人始料未及的是,为期两天的行业统一培训竟有近三分之一人 “临阵脱逃”。 “有些大学生的确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才投了简历,有些是因为殡葬单位的交通不便。”王宏阶向记者分析道。
相比其他职业,王宏阶表示,“职业稳定是最大的优势。见习后的大学生也慢慢感受到殡葬行业在民生中的重要地位,最终让他们作出了理性的选择。”
在经过层层面试和岗位见习后,24个招聘单位中最终15个单位 “招兵买马”, 108名大学生正式签约,其中80%以上的签约者是本科及以上学历。此次的签约率在11.7%左右。毕业生们进入单位后,还要进行入岗培训。上海益善殡仪馆甚至还组织此次新招的13位新员工进行军训。
9个单位没有找到“合适人才”
已经成为 “香饽饽”的殡葬岗位,为何还有9个单位最终却没有找到人呢?王宏阶认为,这其中有许多原因,最主要是因为 “对于竞聘岗位的集中度过高,很多大学生全都瞄在文秘之类的岗位,而一些公墓单位营销类岗位却找不到人,而且对于刚出校门的学生来说,营销能力还不行。”
由于供需岗位间的巨大差异和岗位冷热悬殊,一些 “冷门”岗位至今还是找不到合适人才,可能会通过其他途径进行招聘。
目前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在年龄上有15——20年的年龄断层。王宏阶透露, “在今后3——5年,殡葬行业的从业人员队伍将会频频注入 ‘新鲜血液’,而此次这支年轻队伍必定会对殡葬业的发展带来深远影响。”
“十年以前我们招收的大学生现在都成为了单位骨干,我认为殡葬行业的进步关键就在于从业人员队伍的结构改变。”同时,对于新入职的大学生来说,王宏杰认为 “最后是否能够留在这个行业,起码要一年后才能见分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