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老汉推下跳桥男已取保候审 好心办坏事心中委屈

  海珠桥上的“英雄”:须触摸的隐痛

  ■撰文 石勇

  作为“身体政治”的场域,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广州海珠桥连续上演了11次“跳桥秀”,事件的轨迹近乎一样:有人爬桥,然后交通堵塞,市民受阻,怨气冲天。

  然而,在“跳桥秀”进行到第11次的时候,一个老头的出现把这一轨迹打破并改变了事件的性质。5月21日,在一追讨拖欠款项的男子的“跳桥秀”引发4小时交通堵塞后,一位年约六旬的老头绕过重重警戒悄然爬到跳桥男子身边,借口“握握手交个朋友”把他推下。随后,他以英雄般的姿态向市民敬礼。

  作为极具象征性的一幕,老头的行为已经阐明了在制度性责任隐退后“维权”与“劫持公共利益”的逻辑贯通性及民众之间相互对峙的困局。这是我们必须触摸的隐痛。

  老头不过是为民请命

  网友:只要是广州人都知道,每一次的“跳桥秀”都要把海珠桥双向全线封闭,每一次都造成沿路大塞车,这一来关系到多少上班族当天的人工,关系到多少学子的上课?万一有人需要急救而失救的话,试问一句,跳桥者的心会过意得去吗?每次都绑架了公众的利益,一样样加起来,难道比不上跳桥者的欠款?难道就大不过跳桥者的个人利益?跳桥者的这种行为难道不是极度自私的行为?

  老头也只是看不过去而为民请命,做了大家都有心却无胆去做的事。别忘了,他也是一个救过三条人命的英雄啊。

  该推下那些不作为的人

  网友“二月三的传说”:无论如何都不能原谅那个老头的行为。我认为他已经构成了犯罪。对方态度不好,不能成为你杀人的借口!

  网友:跳桥是用生命在抗争,是为唤起大家的正义感和同情心,没想到国民如此麻木不仁,还落井下石,可悲呀,可悲,跳桥者的今天就是观众的明天。

  网友“千杯醉”:如果欠薪有人理,恶意欠款有人帮,天下太平,哪来这样多的跳河求申诉、求救无门?被逼上绝路才走到那一步,要推也只能推那些不作为的人。

  分析!

  推人者的英雄主义情结

  实际上,海珠桥不仅是“跳桥”者申诉的舞台,也是推人的老头演绎自己的英雄主义的秀场。在推人下桥后而向“观众”敬礼的那一瞬间,他获得了难以言喻的快感。一个“为民除害”的英雄像雕塑一样屹立在海珠桥上,这一幕是多么壮观。

  英雄主义情结纠缠着每一个被庸俗不堪的现实束缚却想超越现实摆脱渺小感、无力感或罪恶感的人。其特点在于多出自于个人的自我想象并希望他人加以确认。

  因此,它一定要置于“剧场社会”的氛围中并依赖于他人注视下的行为表演来完成。换言之,无人知晓地救一个人不会让具有英雄主义情结的人体验到自己是一个英雄(除非他想象到似乎也有无数双眼睛在观看),但如果在众目睽睽之下救一个人,一种神圣崇高之感总会在他心底里油然而生。

  媒体提到老头似乎就是三年前在洛溪桥救欲跳桥者的英雄,可以确认就是他。三年前救人,现在推人,这样的“反差”只是一种表象,它们的心理逻辑完全不抵触并且都统一于他的英雄主义情结中。既然自我想象下的英雄角色必须通过观众的认可来确认,那么,在情感和利益上契合观众就成为行动的认知标准和道德义务。当老头看到海珠桥跳桥者“劫持公共利益”时,我相信他对于这一“害民”的行为一定义愤填膺,内心里听到“为民除害”律令的庄严召唤。而在骂骂咧咧、身手敏捷、巧用计谋这些英雄般的表现中,他终于施展了他的伟大抱负。

  英雄主义情结并没有严格地对应于“好”或“坏”的价值判断,它对人的渺小感和无力感的超越也远没有达到个人独立和自由的层面。事实上,它无法离开一个抽象的实体,比如民族、国家、公众——这些抽象的实体构成了具有英雄主义情结的人的终极关怀,至少是他们的价值感的来源。所以,不要奇怪,即使堕落到野兽都不如,连冲锋陷阵的日本士兵都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英雄。

  追问?

  海珠桥为何成申诉“圣地”

  一座桥令人惊叹地具有“申诉”功能无论如何都是一种讽刺。它至少说明在当下中国政治语境下制度性地消解各类申诉冤屈的失灵。而在“外地人”这一因素中,我们还看到一种漠然丢弃责任的政治结构系统性紊乱。

  申诉、维权者由此走上以舆论压力来促成问题解决的道路,而成本则从官僚机构那儿转嫁给社会承担。

  中国特定政治与社会语境所暗示的风险与收益预期决定了申诉、维权者对于通过刺激性、夸张性姿态来吸引注意的表演空间的选择。他们既无政治诉求,不打算也无法寻求社会支援,而仅仅是寻求一种在社会关注中孕育的压力——它更可能通向解决问题的入口。这些地点,显然只能是高楼、大街、桥上这类场合,而不可能是官僚机构的门口。

  可以悲哀地承认:在官僚机构解决申诉冤屈的功能失灵的情况下,申诉、维权者转而对社会关注的寻求,其逻辑后果就是以其行为介入和打破既有社会公共秩序,从而使自己的诉求对公共利益构成损害。

  “劫持公共利益”这一说法在其准确性中透露出了一种公众之间注定是零和博弈的格局。虽然在同一时空不同属于申诉、维权者但却存在这种逻辑可能性的公众之间由此赤膊相见。

  由于易爬性、易受关注性,广州海珠桥已成为申诉无门者的“圣地”。借助于社会公共秩序突然被人为中止的聚焦效应和广州媒体的辐射能力,他们力图通过这一姿态使自己的绝望、冤屈从被漠视的边缘进入舆论风暴的中心。

  在社会对于申诉、维权者的成本承担中,“跳桥秀”接连上演可能会丧失掉它的冲击性而导致“审美疲劳”。但除非空间没有对个人自由进行限制,“审美疲劳”才可能瓦解一个心理群体,否则,在情绪的堆积和传染中它往往孕育着可怕的风暴。超过十次对海珠桥的堵塞,它所累积的民怨,注定会有“英雄”来对它的合法性进行中止。

  但最可怕的还是,公众之间的赤膊相对使其身份暂时不是申诉、维权者的人不仅对申诉、维权者丧失了感同身受的能力,而且在被损害之中对申诉、维权者产生敌意。它们的逻辑后果就是公众被解构成一堆无法有机地结合的社会原子。置申诉、维权者于如此境地的制度性环境由此将更加恶劣,它们反过来加剧了另外的人成为求告无门的申诉、维权者的可能性。 来源:新快报

[上一页] [1] [2] [3]
(责任编辑:赵健)

我要发布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搜狐博客更多>>

·怀念丁聪:我以为那个老头永远不老
·爱历史|年轻时代的毛泽东(组图)
·曾鹏宇|雷人!我在绝对唱响做评委
·爱历史|1977年华国锋视察大庆油田
·韩浩月|批评余秋雨是侮辱中国人?
·荣林|广州珠海桥事件:被推下的是谁
·朱顺忠|如何把贪官关进笼子里
·张原|杭州飙车案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蔡天新|奥数本身并不是坏事(图)
·王攀|副县长之女施暴的卫生巾疑虑

热点标签:章子怡 春运 郭德纲 315 明星代言 何智丽 叶永烈 吴敬琏 暴风雪 于丹 陈晓旭 文化 票价 孔子 房价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陈富超 | 陈富 | 凌晨 | 于建嵘 | 赖伯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