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和家长对于儿童阅读的引导大有可为
“孩子的选择大大出乎我们料想。
来自济南育贤第一幼儿园的幼师敖颖从自己作为一个母亲的角度出发,认为在校园之外,家长在阅读方面的引导、示范作用是最为重要的。 “可以说,孩子年龄越小,家长所负有的这种引导责任就越重。”她强调。
而与此同时,引导的标准也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什么样的书应该推荐给孩子?
被称为“书迷校长”的济南市育贤小学校长张立向学生推荐图书的标准有两条:第一是能获取一定的知识;第二是让孩子越来越聪明。
“动物小说大王”、云南作协副主席沈石溪认为,对儿童阅读的引导要多元化发展:不仅要有文学,也要有科普,不仅要有西方经典,更要有本土原创作品。 他说,“也许仅仅读外国儿童作品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已经足够了,可是我们需要有体现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情趣的本土作品来滋养我们的下一代。”
针对调查反映出来的问题,济南市市中区在全区各小学通过开展读书征文、读书沙龙、儿童作家进校园等活动对学生的阅读方向加以引导。他们还特别开展了“书香家庭”的评选,希望家长为孩子们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带动家长和孩子一起进步,并在一年后进行了第二次调查。
从第二次的调查情况来看,在老师和家长的大力引导下,学生对各种文学作品的阅读率上升了70%,动漫类的阅读下降到29%,成效非常显著。“而且我发现,阅读引导对于一、二年级学生是最为有效的。”季艳坤说。
明天出版社社长刘海栖对于市中区教育局的这些努力予以赞赏。他认为引导阅读应该成为小学教师和家长一个重要任务。“很大一部分好的作品都要通过他们的介绍传递给小读者们。”
作家和出版商责无旁贷
儿童作家和儿童作品出版商肩负的是生产优秀精神食粮的职责。 “这种引导的责任可能更为巨大。” 儿童作家、“阳光姐姐”伍美珍说。她曾是语文教师,做过十年的少儿期刊,一直与儿童保持着密切接触。“儿童的心理是脆弱的,有时对父母又不是完全信任的。所以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渴望能有一个大朋友能了解他们的生活,解答他们的困惑。儿童作家就要做他们生活中非常重要的那个‘大朋友’。如果真能做到这一点,作家一句话可能顶老师十句话。”
儿童图书市场的火爆也进一步暗示了这种责任之大。有数据显示,少儿图书所占整体图书市场的码洋比重接近12%,国内少儿出版选题增幅达到42.5%。越来越多的儿童读物进入儿童的阅读生活,将对孩子们的思想和精神产生重要影响。
家住北京朝阳区的毛琳面对琳琅满目的儿童图书,不由得感叹:“我们家长和老师再怎么精挑细选,如果没有好的出版、好的作品,孩子的阅读范围还是很小的。”
著名儿童作家张之路认为,近些年儿童文学的创作非常繁荣,但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在创作意识上,许多儿童作家以为只要吸引儿童就是好的作品,把吸引儿童当成唯一目的。作品也出现单一化倾向,比如,读者的年龄段都向小学生汇集;写作题材都向校园汇集;情感都向快乐聚集……他质疑道:“山里的孩子在哪里?农村的孩子在哪里?我在儿童读物里找不到了。”
他说:“其实,畅销的不一定是优秀的,喜欢的不一定是优秀的,少年儿童需要前辈精神的引领。当前问题是:他们不是不需要引领,而是需一只被他们信服的大手引领。这种引领包括智慧的启迪和艺术化的、人文的熏陶。”
儿童读物出版界也存在诸多问题。虽然本土少儿原创作品大量占据各大销售排行榜榜单,但少儿畅销书作家高度集中,引领销售的作者总是杨红樱、曹文轩、郁雨君等少数几人。
明天出版社社长刘海栖说,现在儿童图书出版的同质化现象非常严重,选题重复、粗制滥造的书特别多,“好的儿童图书出版社不但要知道什么是好的儿童作品,还要能发现好的儿童作家,肯下功夫去建设作家队伍,培育优秀原创,发掘经典作品,从而启发和满足少儿阅读的需求,引领少儿阅读走向。”刘海栖说,这是儿童图书作者和出版社应当对社会承担的责任,也是对儿童成长应尽的义务。(完)
[上一页] [1]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