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五级网络:把文化“种”在百姓中

2009年05月30日05:38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从城市到乡村,从社区到田间,四川正在扩张一个公共文化网——

  5月27日,魏冬梅像往常一样,来到北川县吉娜羌寨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上班。她喜欢这个基层文化站的岗位,去年报名应聘以来,她一直希望更多的灾区百姓能在这里感受到文化的快乐。


  省文化厅社文处处长杨红梅说,像魏冬梅这样的基层文化人,四川还有很多,自从全省开始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的建设后,百姓活动有了阵地,文化专干有了信心,更多的人投入到基层文化建设中来。

  支撑点:打造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攀枝花市的夏天骄阳似火,米易县丙谷镇橄榄河村村民罗淑芬一大早就赶到了镇上的文化站。出门前她已盘算好,要借一本养殖类的书。

  文化站的图书室里,文化专干吴太友正忙着将新书放上架。他会一天忙个不停,因为文化站是个3层楼的综合大楼,每天都会有很多村民前来享受文化服务。

  丙谷镇文化站算得上镇里的“星级”建筑。它坐落于镇上的橄榄河村,占地723平方米,投资120多万元,2007年2月投入使用。村民们发现,这个大楼里图书室、多媒体室、综合活动室一应俱全,他们可以在这里看书、上网、看电影、排练节目,过上城里人一样的文化生活。

  吴太友告诉记者,这个文化站是由橄榄河村、镇司法所、社区居委会及镇文化中心共同出资建成。这种筹资模式激发了全镇人的文化激情,一张覆盖全镇的文化网迅速铺开。全镇11个村纷纷效仿建起村级文化活动室。“文化站有大型文化活动时,各村百姓像赶集一样涌入文化站参与活动。平时,大家就依托村级文化室组织各村自己的文化活动。”

  ·延伸阅读·

  我省正着力打造省、市、县、乡、村五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以满足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全省已建成图书馆文化馆34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760个、村(社区)文化室10644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站1475个,“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基本实现。

  切入点:把文化“种”在百姓中

  在成都市龙泉驿区聚合村图书室,几位村民正在书架上查找图书。“原来我总是到书店找新书看,现在在家门口也能如愿了。”村民龙水蓉告诉记者,自从2006年聚合村建起流动图书室后,她就成了这里的“铁杆读者”。

  这一切得益于龙泉驿区图书馆与聚合村图书室签订的共建协议,即区图书馆拿出500册图书放置在聚合村图书室,每一两个月,聚合村的这批图书就与其他村的交换、流转一次。

  “不断有"新面孔"上架,借阅量看涨。”聚合村专职图书管理员陈玉介绍,村里图书室原来只有三四百本图书,由于经费有限、少有新书补充,读者越来越少。2006年,该村新建了一个图书室,筹集图书1.1万册,为全村农户免费办理借书证近千个。如今经常有新的书来,村民更喜欢了。按照流转模式,每年进行一次大循环和数次小循环,大循环就是区图书馆的图书发放到村;小循环则是村与村之间的图书流转。

  “经过两年运行,区图书馆的15万册馆藏图书,利用率至少扩大10倍以上。”龙泉驿区图书馆馆长陈绍红告诉记者,图书流转这一在全省首创的做法,是馆藏图书由“死”变“活”的一条有效途径。

  ·延伸阅读·

  有了文化阵地的“支撑点”,四川开始探寻文化如何“种”在百姓中。全省先后构建了“社区组织、单位配合、居民参与”的三级社区文体工作网络体系,开辟了“四大阵地”——流动图书阵地、社区围墙文化阵地、楼道庭院文化阵地、文化活动阵地。如今,全省创建的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先进县、民间艺术之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量居于全国前列,培植出“一县一品牌”、“一乡一特色”的乡土文艺百花园。

  关键点:培养扎根基层的文化人才

  “放电影咯!”5月27日晚,张继成一喊,汶川县三江乡文化站内,便挤满了闻声而来的村民。

  一个月前,张继成还是都江堰一所高校的大四学生。这位从汶川三江乡走出的大学生,没想到乡长会给他打电话:“乡里新设了一个公益岗位,负责管理"共享工程",你愿意回来不?”张继成想了一晚,家乡灾后重建需要他。第二天,他到学校网络室查看了什么叫“共享工程”,需要做哪些工作,给乡长回话:“我回来!”

  没多久,张继成回三江乡走马上任了。原来,公益岗位是三江乡去年开始试点的,主要聘用那些没有外出打工、家境贫困的村民。今年,公益岗位延伸到文化服务,张继成成了第一个在文化公益岗位上岗的大学生。

  张继成把文化站的工作安排得井井有条:早晨到乡里接收文件,中午打扫卫生,晚上到各村放映点为村民放映两小时电影。“半个月的工作,我觉得自己干得不错。”

  ·延伸阅读·

  全省正逐步建立长效机制,确保文化事业经费增长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比例。尤其注重基层文化机构人员编制、待遇和工作经费等问题,着力建设一支扎根农村、服务群众的农村文化服务队伍,确保基层文化有机构负责,有文化专干主抓。

  点击

  唱响川剧 舞转龙灯蜀中基层文化各有特色

  绵阳:

  绵阳涪城区铁牛街社区,拥有“全国文化先进社区”的荣誉称号,一直把文化视为社区精神的“魂”。这个社区的特色是川剧,从2006年6月推出川剧演出以来,如今坚持每天演出一次。市艺术剧院将该社区川剧团作为学生的实践基地,社区自身也集结了大批专业人士,先后成立了“百凤朝凰艺术团”、“钧天古乐团”、“云萍舞蹈队”、“星海艺术团”等群众文艺队伍。如今的铁牛广场上,常常有秧歌、腰鼓、威风锣鼓、快板、歌舞等多种文艺演出。

  遂宁:

  遂宁市船山区邮拱局社区,多年来一直发展当地的特色文化——龙灯舞,以推动群众文化活动。为传承龙灯舞,社区组织人员对龙灯舞进行基础理论研究,请专业人士对龙灯舞表演的音乐进行研究,社区也建立了龙舞艺术团,将龙灯舞作为主打表演项目。如今,团里拥有52个龙灯舞演员,龙灯两条,不断收到公益性和商业演出的邀请,发展前景喜人。

  德阳:

  德阳市区的城南街道花园巷社区,建起了中老年健身活动中心,投资10余万元购置多功能大型健身器材,还投资5万元建起社区图书馆,拥有各类图书近千册,每周一至五为辖区群众免费开放;社区还组建了和谐艺术团、中老年民舞队等文艺队伍以及中老年人乒乓球队、中青年篮球队、中青年象棋队等体育队伍。

  广安:

  广安市区的万盛街道五福社区,为居民们建起文化娱乐室、图书阅览室、多功能活动室等,配齐音响、洋琴、电子琴、演出衣物、道具等,方便大家长年开展文化活动。社区艺术团还自创自编了大量雅俗共赏的节目,为社区群众演出。去年“5·12”特大地震发生后,该社区的演出队连夜赶排节目,在思源广场等场所义演,为援建灾区尽了一份力量。

  阿坝:

  九寨沟县永丰乡菜园村,专门明确让村里的团支书担任兼职文化员,具体负责文化活动,并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2006年村上成立了腰鼓队,还从成都请专业人员进行训练辅导,由专业老师为大家编排具有地方特色的《糍粑舞》《扇子舞》等。如今,村里建起了35人的腰鼓队和12人的南坪琵琶弹唱队,充分发挥文艺骨干的作用,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广场文化、庭园文化活动。

  个案

  大学生志愿者:

  社区文化建设新生代

  本报记者 代晓明

  细雨濛濛,空气清新。近日,自贡市自流井区仲权镇农贸市场内,歌声、笑声、掌声取代了平日的喧嚣、嘈杂。舞蹈、独唱、小品——临时搭起的舞台上,活跃着一群特殊的演员,他们是自流井区文化馆组织的大学生文艺志愿者。

  老志愿者有了新思路

  怎么让文化馆的群众文化活动更有新意呢?自流井区文化馆王世泽想到了利用辖区内四川理工学院的人才资源。“招募大学生志愿者”。曾作为自贡市首批志愿者到凉山彝族自治州盐源县支教的王世泽说,这样既为那些热心公益活动的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平台,又弥补了群众文化活动人才缺乏的短板。

  在四川理工学院相关部门的支持下,2006年10月,在报名的有五六十人中,文化馆选聘了40人。2008年9月,又在上百名报名者中招聘了第二批志愿者70余人。

  “参加志愿者服务,既能为群众文化活动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又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志愿者服务队队长、四川理工学院美术设计专业2006级学生冯先明说。

  台上台下热烈互动

  音乐专业2007级学生宋丛玲来自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一次在自流井区漆树乡登台,她演唱的土家族山歌和那身颇具特色的土家族服饰,深深吸引了观众。热烈的掌声令宋丛玲感动,更让她兴奋的是,下台后,她被热情的观众团团围住:“你是哪个族的?”“你刚才唱山歌很好听,再唱给我们听一听。”

  “喝一口茶呀问你一句话,你的那个爸妈呀在家不在家”——土家族山歌《六口茶》,宋丛玲教得投入,观众学得认真,现场其乐融融。“土家族文化非常丰富,我们能歌善舞,我想把土家族歌舞多带些过来。”宋丛玲兴高采烈地说。

  近日在仲权镇的演出,现场临时增加了一个节目:男声独唱《一杯接一杯》,表演者是到自贡看望好友的山东潍坊学院音乐系学生王文迁。“这种演出,太有意义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他告诉记者,为老百姓演出,感受的是生活的快乐和奉献的意义。

  王世泽告诉记者,大学生志愿者服务队成立以来,已到基层演出了7场。为了不影响学生们的学习,演出一般都安排在双休日的乡镇逢场天。

  公共文化服务的市场探索

  “我们前天又收到订单,客户想买70多双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童鞋!”5月28日,成都市青羊区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常光洁高兴地告诉记者,由政府扶助,市场化运作,把社区文化资源盘活的“客厅工坊”,又收获新的订单。

  承接这些订单的,有青羊区的失地农民聂玉梅、蔡勇等,他们通过在社区参加免费童鞋制作班,学到了技术,做出产品,再由社区出面找销路,挣到了钱。

  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类似“客厅工坊”这种将公共文化服务转换成文化产业建设的创新做法,已是多个社区的共同经验。

  “政府+企业”基层文化活动管理走上市场路

  今年3月初,一个文化公司的3人团队进驻成都市高新区合作街道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当上它的新“管家”。

  这是全省第一家尝试“政府+企业”运作方式的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原来,合作街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设施管理,通过招标,与一家公司签了两年合约,由他们来主办社区文化活动。

  合同签订后,辖区内的文艺骨干在公司的指派下忙开了,每天为百姓编排节目,好不热闹。当地居民也多了享受文化大餐的机会,喜出望外。

  合同规定得很细:全年要“打造”4支以上社区文体骨干队伍;培植辖区文体辅导员队伍;每日组织群众开展健身活动;每年开设10期纯公益性的文化教育培训,全年参加人数不低于2000人次;还要“引进”获区、市以上荣誉的外来节目……社区提供场地和基本设施,企业负责“整合”团队和聘请指导教师。

  这个社区文化中心是去年新建的。为了解决基层文化人才缺乏、活动质量不高的难题,高新区政府决定招标,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管理,“目标管理、项目购买”。

  合同把各方热情都调动起来——经八方摸底,30人的威风锣鼓队名单很快出炉,文化公司请来四川音乐学院的教授们进行把关挑选。随后,随着基层文化骨干一一被发掘出来,社区文化活了起来,民族器乐队、合唱团、舞蹈队……充满百姓风格的演出队已经成形。

  当然,合同的“目标考核”是相当严格的,为了让基层文化建设能实实在在利于百姓,考核时街道办事处人员与社区居民都会成为“考官”。

  政府补贴+民营介入公益文化演出赢得三方高兴

  端午节假期里,成都虹宇文化演艺公司像往常一样,把精彩演出送往地震灾区、送进城市社区。团里28位演员非常自豪,“我们从2007年就承担成都市"送文化下乡"的任务,每年惠民演出近400场,为社区演出有500多场,光是农民观众就至少有100多万人次。”

  这么庞大的演出量,来自于政府的“订购”。除了虹宇文化演艺公司,同样成功的还有金芙蓉艺术团等民营院团,它们通过政府搭建的平台,赢得观众与市场,每年各自有不下500场的演出订单。

  成都市文化局社文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过去公益文化活动是“政府埋单,院团演出”,如今则有了新模式:政府主导,院团与企业共同承办,再结合政府补贴来运作。

  虹宇文化演艺公司总经理蔡知桂高兴地介绍,他们与政府部门之间的合作,是“剧团演出、政府补贴、农家受益”。文化部门不养流动艺术团演出人员,也不养流动舞台车,下乡演出的全部相关费用由艺术团自己承担。每演一场,由宣传部和文化局给予一定的经费补贴。“这法子三方都高兴!”

  关键词

  标准化

  “十一五”期间全省80%的城市社区要建有文化广场,100%的城市社区普及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及信息共享工程,90%的城市社区建成面积在200平方米以上的、有专人负责管理指导的社区文化中心。

  参与度

  充分发挥专业和业余两种社区文化队伍的骨干作用,通过“传、帮、带”,提升社区文化的品位和档次;积极发展社区志愿者工作人员队伍,组织文化活动员、文化辅导员和图书管理员“三支队伍”;安排专项资金、专业培训,提升业务技能;就近就便提供公共文化服务,形成社区文化服务的常态。

  特色化

  满足社区居民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开展科教、文体、卫生、法律、绿色网吧“五进社区”活动,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引导社区文化向多样性、特色化发展,在全省逐渐形成“一个社区一种文化、一个社区一种特色”的发展格局。打造“城市十分钟文化圈”和“农村十里文化圈”。

  机制

  社区文化属公益事业,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把社区文化建设列入民生工程,纳入总体规划,列入财政预算,列入政府目标考核,做到规划有盘子,投入有票子,措施有保证,考核有指标。社区文化日常工作由文化部门负责,形成市、区、街道三级社区文化工作协调领导机构网络。

  重建

  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是灾后文化重建的基本骨架。我省将全面加快灾后公共文化设施恢复重建,今明两年完成41个文化馆、41个图书馆、931个乡镇综合文化站、6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传习所)、10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项目等,使我省受损的文化设施基本恢复到震前水平。

  数字

  69.4

  %全省建有社区文化中心机构935个,覆盖率达到69.4%。其中,成都市目前在全省率先实现所有的街道、村、社区文化阵地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四个“全覆盖”;攀枝花市、雅安市、遂宁市、达州市、内江市等城市每个社区均建有文化中心,实现了文化中心“全覆盖”。

  4.1万

  去年全省社区文化中心共举办活动4.1万次,收入1646万元;全省社区文化中心从业人员1307人,其中成都市达454人;西昌市所有社区文化中心从业人员均为专职,专职化达到100%。全省初步形成“新市民集中居住区修到哪里,文化社区就建到哪里,特色活动就开展到哪里”的良好局面,出现了“天天有活动,月月有演出,节日有庆典,人人都参与”的生动场景。

  17

  全省17个社区获 “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殊誉,7人获“全国社区文化优秀辅导员”称号;18个社区节目获国家级奖。

  (本版稿件除署名外由本报记者 张珏娟 颜婧 采写)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