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新闻-搜狐网站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四川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 > 四川地震消息

灾难后如何传承城市文化 受困废墟将成体验项目

绵竹汉王广场“定格”的钟楼
绵竹汉王广场“定格”的钟楼

唐山地震纪念墙
唐山地震纪念墙

震前的羌寨碉楼
震前的羌寨碉楼

震后的羌寨碉楼
震后的羌寨碉楼

  灾难过后,城市文化的传承之路

  在经历“5·12”大地震生死拯救的阵痛后,家园重建是当务之急。然而,拯救因地震受损的文物古迹也是重建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散布于巴蜀大地上的诸多文化遗迹,早已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维系他们精神世界的纽带。灾难过后,城市文化如何传承和发扬,已真切地摆在人们面前。被熔岩封存千年的庞贝古城成为旅游胜地,同样经历地震灾难的小镇纳皮尔从一片废墟摇身变成装饰艺术圣地,从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些启示。

  地震遗址

  为灾难建造一座博物馆

  考察地震遗址、实地选址、启动地震文物征集……在四川汶川大地震的一片片废墟中,一座记录灾难、纪念亡灵、警示后人的地震遗址博物馆正在慢慢成型。若干年后,它将成为封存这段历史记忆的珍贵文物。

  地震“纪念带”长达300公里

  5月22日,重回灾区的温家宝站在龙门山半坡回望北川县城,留下一句话:这座老县城可以作为地震遗址保留,变成地震博物馆。国家文物局及相关方面已着手地震博物馆的设计工作。因为现在仍在救灾阶段,博物馆设计的具体方案还将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

  “地震纪念设施修建要注意点线面的结合,不是每个地方都修一座博物馆。”四川省文化厅副厅长徐荣旋表示,目前总体的原则是根据实际情况在四川汶川大地震涉及的300公里长的龙门山断裂带修建地震纪念碑、博物馆、纪念馆等设施,重点在一头一尾,即汶川和北川,地震纪念设施布局将形成一个整体。

  受困废墟将成体验项目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童明康透露了地震博物馆的一些建造设计思路。他说,这座博物馆将起到警示、反思、纪念、哀悼以及科普教育的作用。在博物馆的周边将保留地震中垮塌的建筑物,“在安全允许的条件下,来参观的人甚至能进入到废墟中,去体验被困在废墟中的感受”。此外,还会设计一个模拟装置,让参观者体验地震发生时的状况,在体验中传播防震自救的各种知识。

  童明康说,博物馆内将展示地震遇难者的遗物、救援抢救工作的工具,记录地震发生及救援工作的文字、图片、影像等各种资料,“如遇难学生用过的课本、书桌,这些都能成为展示的内容”。

  此外,还将在博物馆外竖立一座纪念墙,纪念墙上将刻上每一位地震遇难者的名字,让遇难者的亲人和国内外的参观者前来凭吊。

  地震博物馆不是旅游场所

  “在北川旧县城这一保存完好的地震遗址现场,应当依照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完整性等原则,规划建立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地震遗址公园,并将其申报成世界文化遗产。”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张廷皓的这一提议,代表了不少国内专家的意见。由此,也引出“将来的地震遗址博物馆是否会变成旅游场所”的话题。

  针对于此,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强调,地震遗址博物馆不是旅游场所,它是保持历史记录的文物,也是供人们寄托哀思的一处纪念地。他表示,博物馆除保护好北川县城地震灾害遗址外,还可能包括汶川、都江堰等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震后场所,以构建一个科学、完整的地震遗址系列。博物馆建成后,既要发挥地震科研、宣传教育作用,也要为今后防灾减灾、建筑抗震设计等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信息。

  “国家文物局将给予地震博物馆最高的文物保护级别。”单霁翔坦言,地震遗址保护在我国是个新课题。相对于土遗址、砖石结构和木结构房屋遗址而言,以钢筋混凝土废墟为主体的现当代建筑保护难度非常大。地震遗址的救灾保护,要像考古工作一样,一点一点地清理。

  博物馆将成为精神遗产

  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是较早提出“建立地震博物馆”的文化学者。他认为,灾后的重建不仅仅是生活方面和经济方面的全面恢复,也包括本地文化的复兴和发展。

  “建立一座博物馆,首先是要见证这一百年不遇的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力,见证这一悲剧的事实。”他表示,无论在地震学、地质学、建筑学还是科学抗震救灾方面,它都有重要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它将见证当代中国人面对这一特大灾难表现出的特有气质与崇高境界。它将坚实而鲜明地记忆着中国人勇敢、坚韧、博爱、团结和神圣的生命情感。这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伟大的精神创造。“博物馆能将其珍藏,使其发扬。”

  羌族文化

  跨界圈出生态保护区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诗描述的羌笛至今已流传1000多年,然而羌笛今后还能有多少人会吹却是一个未知数。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羌族文化遭受了巨大打击,眼下,一场抢救和保护羌族历史文化遗产的文化战已经打响。

  羌族文化遭遇毁灭打击

  羌族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民族之一。据统计,羌族现有人口30.61万人,80%居住在茂县、汶川、北川羌族自治县等地。

  “‘5·12’汶川大地震让羌族文化遭到近乎毁灭性的打击。”北川文体局原副局长罗胜利表示,由于羌族没有文字,羌族语言、文化均靠年长者口授身传来传承,大量通晓羌族文化和熟知羌族技艺的传人遇难,很可能意味着很多重要的文化因此后继无人。据调查,大约有两万多羌族人在地震中丧生或失踪,约占羌族总人口的10%。

  藏羌碉楼或填“濒危世遗”空白

  因为地处此次地震重灾区,阿坝自治州被人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的羌寨碉楼许多仍“生死未测”。以汶川为例,汶川原有的3座碉楼,地震过后,一座完全垮塌,2座垮掉大半。其中,布瓦黄土碉、姜维城遗址的汉代夯土城墙和明代城墙已经全部倒塌。

  据了解,鉴于羌寨碉楼的“危急”情况,国家文物局正组织相关专家拟定申报文本,准备将羌寨碉楼提早在今年7月申报“濒危世界遗产”。而此前的濒危世界遗产名录中,还没有出现过中国文物。

  打破行政区建生态保护区

  日前,四川省文化厅公布了《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初步重建方案》。根据专家建议制定重建方案中,保护区将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地区习俗界限,整合羌区的羌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以茂县为核心,囊括北川、汶川、理县、平武、松潘等县,将羌族文化代表性传承人、特有的人文环境、自然生态、建筑、民俗、服饰、文学、艺术、语言、传统工艺以及相关实物、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作为重要保护内容。

  重建方案还突出了各地区的重点和特点,如汶川的释比文化、羌绣、黄泥雕,理县的石雕民居建筑、蒲溪羌族语言等。羌族文化资料的抢救、储存和羌族文化数据库建设以及羌族数字文化空间的建设也将抓紧进行。在保护的同时,羌区文化旅游也将成为重点发展产业,旅游将成为灾区恢复重建新的增长点。

  原生态重建可融入现代文明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资华筠认为,地震虽然给当地带来了毁灭性打击,但是在重新崛起中也有可能出现新的契机。“比如羌族村寨,我们在恢复其原生性时可以借鉴瑞典、加拿大等国经验,在恢复重建的房子中设置抽水马桶等现代设施。”他认为,一个民族在享有其文化的同时并不影响其享用现代文明,在保留其整体性、原生性和源头性的同时,必须要融入现代生活,变成真正的文化家园。

  “民族村寨的重建重要的是规划和论证,要选取最有价值的进行合理布局。”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表示,生态移民、地震移民时,典型村寨是不能移的,而且村寨中的地标性建筑也要保留,具体到羌族就是碉楼、吊脚楼等。另外,羌族村寨中近年来已经消失的索桥也可以借此机会恢复,清代流传下来的一幅图上有羌族索道和碉楼的景象,都可以在恢复重建时作为参考。

(责任编辑:高瑞)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图 说 抗 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