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大老粗”破解种瓜难题 甜西瓜斗赢上门日本人

2009年06月01日01:24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北京晨报
本期关注

  第21届西瓜节今天就要落下帷幕了。在瓜王擂台赛上,老瓜王宋宝森的西瓜以0.6公斤之差未能问鼎。但是老宋依然是这里的明星。他曾12次获得瓜王称号。第14届大兴西瓜节上,他的大西瓜在王府井举行了拍卖,最终以13200元成交,并以“最昂贵的西瓜”载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如今的他已是宋宝森牌西瓜的代言人,并在自己的老宋西瓜精品园内继续和西瓜打交道的日子。

  “大老粗”破解几代人种瓜难题

  庞各庄是中国有名的西瓜之乡,瓜王宋宝森的家就在庄里。
离宋宝森家还有200米时,便能看到他家种植园的牌子。“我是个大老粗,没什么文化!”这句话宋大爷常挂在嘴边。但是在种瓜上他却悟出了门道儿。从七八岁起,宋大爷就跟着大人们开始了看瓜的生活。虽然没读过几年书,但在与西瓜有关的问题上他就是好琢磨。一位邻居种菜时不小心淹到了大爷的西瓜地。西瓜极其怕水。“当时邻居赶紧跑到我家说明情况,还让我去他家拿化肥上上。我想一袋化肥挺贵的,就没让他担心,骗他说瓜不会有问题。”说完,宋大爷就到地里去看了这些“淋浴”后的西瓜。当时沙地已经被浇透了,大爷只好把所有的沙子都翻上来。经过几天曝晒,沙子开始慢慢变干。“我把干了的沙子一点点回填到地里……”宋大爷在百天之后等来了丰收,虽然这次的西瓜比往年小了很多,但是一尝,甜度绝不逊色。

  大爷说,小时候就听老人传下来一句话,叫“西瓜不能重茬”,讲的是种过一年的西瓜地,转过年来不能接着种,不然西瓜就会得枯萎病死去。要想在这块地上再种瓜,要等上七八年。好琢磨的宋大爷想西瓜都是生长在地里,那不能种重茬多半是和这地有关。“当时我就想会不会是地里有菌?要是这样,那它们可能会怕酸,怕酸就可以用草木灰治。”大爷便把草木灰过水,再将汤水浇到地里。没想到,两个多月后,地里的重茬瓜长得又圆又大,很是喜人。

  就这样,大爷用这种办法在同一块地种了4年的瓜。到了第4年,一位名叫丁正熙的高级工程师来到庞各庄,他同样是研究瓜地不能重茬的课题。“当时他到一家去试药,人家问他这药的用途,他说,这是解决西瓜不能重茬问题的。那人一听就乐了,说村南有个姓宋的,人家的西瓜都在一块地里种4年了。”听了这话,这位专家马上找到了宋大爷,并表示无论如何都希望在他的瓜地上做这项研究。

  就这样,他们一起配合,在同一块地上种植了9年的西瓜。“现在种西瓜都采用嫁接的方式了,没有当年那么麻烦,技术也先进了不少,但是不管怎么说,我和丁老师一起解决了西瓜不能重茬的问题。”

  甜西瓜斗赢上门日本人

  最终让宋大爷出名的还要算他种出的那些“巨无霸”西瓜。大兴的西瓜节举行了21年,自从有了比西瓜大小的擂台以后,宋大爷获得了12次冠军。今年的头名是被小李瓜王夺走了,而宋大爷的瓜仅相差0.6公斤。对此,大爷很坦然,虽然大爷的“巨无霸”败下阵来,但是比甜度他的西瓜可是当仁不让。

  “要是说甜度啊,那我可是没输过。”曾经,在比瓜甜的赛场上,大爷拿出了比其他选手都重十几斤的西瓜比试。“当时裁判就说我这个无效。比甜度是先规定斤数,然后凡是超过规定的,每超出一公斤都要加分。我的西瓜超出别人太多,加的分也太多了,所以他们硬是说我的瓜不算数。”为这事,主办方还特意找来了公证处。“人家一来就问,有没有规定大个瓜不许参赛?人家拿出来的这个瓜是不是符合比赛规定啊?”这一问,裁判就没话了,只能按部就班地为大爷称瓜,再依照规则加分。“就算是这样,那裁判还是不服气,说我的瓜虽然大,但肯定不甜。”一般来说,小瓜要比大瓜甜一些,裁判这样判断也不无道理。“我当时就跟他较起劲来,我就敢说,我的瓜虽然大,但绝对很甜!你可以测它的甜度。结果证明,我的瓜甜度是14度,而其他人的瓜大都在十一二度上下。”裁判看到结果,只得将奖杯颁发给了大爷。

  还是甜瓜,还是比赛,不过1996年的这次可不是在赛场,而是在家里和几位不速之客进行较量。当时六个研究西瓜的日本专家慕名来到庞各庄,听说这里有位种甜西瓜的高手,便拿着几个研制的小西瓜来找宋大爷。“我当时根本不知道有人要来,弄了个措手不及。”开门一看是几个日本人,更让他一头雾水。几位日本专家并没有拿出西瓜,只是和宋大爷说他们有一种西瓜特别甜,要是宋大爷有这种西瓜籽,这些专家愿以每个80元的价格购买。“我当时没有理会,就知道他们不是想买西瓜籽,只是成心这么说,想让我去挑战他的甜瓜。”专家们见宋大爷没有多大反应,便从车里取出那几个小西瓜,并告诉他这种瓜用刀刺不开。但是这话并没有吓倒大爷,“我知道他们那种西瓜皮薄,但很硬,用刀刺是开不了。但是用刀从瓜上直接劈下去,就能把瓜劈开。”当时宋大爷没含糊,抄过刀就把瓜切成了两半,随后大爷尝了一口,“我心想一点都不甜,他们准比不了我的瓜!可当时并没动声色,就和他们说,你们过来尝尝。”听了这话,几位专家愣住了。“尝了一口后,他们的表情马上严肃了起来,估计已经知道自己带来的瓜不甜了。后来我叫人把我的瓜给他们切开尝尝,几个人一吃都佩服得没话说了!”说到此,宋大爷得意地笑开了花,摘下草帽上下扇起了凉风。

  老少四代共育西瓜

  宋大爷年轻时就有个习惯,在西瓜快成熟的时候,住在瓜地里。几根竹竿支成架子,在架子外面搭上塑料布,简单几步就做好了一个简易小屋,可以在地里休息,也方便干活、看瓜。如今72岁的他仍坚持干活,果园里的9号棚就是他一人照顾的。在比赛的前几天,棚门一直紧锁,只有大爷一人有钥匙,可以出入。“不是有什么神秘的秘方,就是怕去的人多了把我的瓜秧踩了。”他说,曾有一年很多人都对这即将获奖的大瓜感兴趣,上前合影留念,结果秧子全给踩坏了,大瓜就没再长大,奖自然也就没戏了。那以后大爷就对瓜地更是倍加呵护,天天住在瓜地,不敢再怠慢。如今大爷仍旧住在瓜地,不过现在的瓜地是一间果园前的平房,与几十年前的小棚子不同,现在的房里有沙发,有电视,还摆满了不少鲜花。“原来从没想过种西瓜还能种成产业。”大爷表示,曾经想过种好了弄上几间房就不错了,但是如今50多亩的西瓜地,全电脑控制的温室,都是大爷当初想都不敢想的。

  要说起这些变化,就不得不提到宋大爷的儿子宋绍堂。他是老宋瓜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也是想到注册宋宝森西瓜商标的第一人。他紧接着又在2003年开了现在的这个果园,并开始向休闲农业、观光农业的方向发展。今年新建成的温室,占地3970多平方米,有高科技的电脑温控设备,可以随时控制温度、湿度,别看它面积大,可管理它两个人就能轻松搞定,只需在电脑前查看电脑屏幕测出的温度、湿度,其余的事情就不必再多操心了。

  温室内的西瓜也再不是传统的种植模式,变成了有特色、有技术的科技种植。西瓜们有的是种在沙地上,有的是种在石子地上,还有的被吊在半空,有的甚至干脆长在搭起来的架子上。

  除了为自己致富,宋绍堂还实行了会员制,让村里的242户瓜农注册成了会员,并将种瓜的技术传给他们。

  宋大爷说,自己的母亲今年已经90多岁高龄了,前两年还在种西瓜,身体一直很硬朗。孙子今年20岁了,正在读大学,大爷希望他也能像他父亲一样,继续发展西瓜的文化。老少四代人,都是农民出身,却因为与西瓜的结缘,走上了致富路。

  晨报记者荀觅
(责任编辑:王雪)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