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关闭
今年4月,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降幅扩大至22.5%。这是自去年10月份以来,我国实际使用外资连续第7个月下降。5月26日,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公开表示,将全力保证出口企业的利益。据了解,一个包含轻工业品和机电产品的出口全退税调整方案正在商务部酝酿当中。
然而,外贸企业紧绷的资金链尚未缓解,业内已经开始担忧,出口退税究竟是“救命稻草”还是“杯水车薪”。(《济南日报》6月1日)
此次出口退税的聚焦点,集中在全额退税上,即征多少退多少,实现出口商品零税率。笔者觉得,由于外需不足的基本面没有根本改观的迹象,即便国家实施零税率,其作用也不会立竿见影。近期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对200家重点企业的调研结果表明,出口企业面临的主要困难依次是国际需求减弱、客户回款风险明显增大、汇率风险增强、流动资金短缺等。显然,解决流动资金紧张的出口退税政策并非是出口企业面临的最大难题。
倘若国家在应对外贸出口不振问题上,优先选择税率这个经济调节杠杆,有可能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负效应:采取零税率的政策,来激励出口企业,即便我们降低了成本,在缺少外需的状况下,只能会造成产品积压,浪费资源,更为严重的是,我们很可能延误产业结构升级的战机。
与此同时,容易引起贸易争端。虽然出口全退税给企业提供更为广阔的议价空间,但一味地走低价策略,有可能引发贸易战。商务部日前发文表示,中国成为国际贸易摩擦的主要对象。今年前4月,共有13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两反两保”调查38起,案件数同比上升26.7%,其中反倾销达24起。
此外,还会使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今年一季度,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8.3%,而财政支出增长了34.8%。有专家预测,全额退税将带来接近万亿的财政支出。国家减收如此海量的税收收入,势必还会增加9500亿元的赤字预算。
显然,一味地提高出口退税率,并非是解决出口贸易下滑的上策。相比之下,国家在减少企业沉重杂费、发放企业研发补贴,以及开展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方面,多着点笔墨,多下点工夫,不但有利于真正减轻企业负担,实现企业产业升级,也会有利于缓解外贸急剧下降的态势。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