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网络招聘存监管漏洞需填补法律空白(图)

2009年06月06日13:24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法制日报
  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在谈到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工作时透露,将研究制定出台网络招聘、招聘会管理办法。记者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了解到,该办法正在制订之中。

  5月25日,记者在北京市大兴区见到了专程从外地赶来的传销大学生岳峰(化名),不久前他还在广东东莞一个全体成员为大学生的传销组织从事传销。在那里,他已经做到了主任(中级)级别。在传销组织内部,级别做得越高越能识破传销的骗人内幕。
觉悟后,他脱离了传销组织。在反传销志愿者组织的帮助下,他们又成功说服了200多名大学生脱离传销组织,现在这个组织只剩下少数几个级别做得很高的人。

  从2003年开始,岳峰所在的传销组织开始利用网络招聘的方式骗大学生加入,发展到后来手法越来越专业。在反传销志愿者李旭的帮助下,曾经受过传销组织威胁的岳峰答应通过电脑,为记者亲手演示传销组织利用各种人才招聘网站欺骗求职大学生的步骤。

  冒用合法企业注册防不胜防

  岳峰为记者打开了一家人才招聘网站,输入一个公司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之后,点击“收到的应聘简历”,出现在记者面前的是很多不知情的大学生在25日所投的简历。记者看到这家公司目前一共收到几万份大学生简历,这些简历除了身份证号码只显示了一部分,其他如姓名、专业、电话、邮箱、个人经历、兴趣爱好等等一应俱全。

  “还有一种方式可以搜到更多更新的毕业生信息。”岳峰说。因为网站会给注册的企业提供对毕业生信息的搜索服务,只要输入年龄、性别、地域等要求,便可以从网站所有注册的求职大学生资料中获取海量信息。在这个页面,岳峰熟练地将有着一行行毕业生信息的页面一次性全部打开。在第一个毕业生简历页面出来后,他交替用复制、粘贴键将姓名、性别、专业和电话号码这几项主要信息复制下来。关掉这一页面后,下一个毕业生的简历页面会接着跳出,效率很高。

  “这样复制下来后,公司就得到了一大本有着毕业生信息的资料。”岳峰说,接下来,只需根据毕业生的专业及爱好挨个打电话问毕业生是否愿意来相应的企业工作。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所说的企业名称全部都是广东东莞真实存在的合法企业。

  传销组织是如何在人才网站上以合法企业的名义注册的呢?

  “只需要在网上复制一份一家真实企业的营业执照副本,然后传真给人才网,付费后就OK了。”岳峰语气轻松地说,“一般人才网对企业收费是按季度、半年或者一年期,我们打开的这个网站每季度只需要支付500元。”

  “这里面有一个很明显的漏洞。”李旭告诉记者,职介网站只需通过工商局的红盾网或者打当地工商局的12315或114核对公司名称、电话、法人等相关信息,再向该公司打电话求证就可以辨别这家登记公司的真伪。传销组织为了掩人耳目往往会留一个很像座机号码的小灵通号码。“这一点也很容易辨别,只需通过当地的114查询就可以。”

  岳峰告诉记者:“很多职介网站可能根本没有想到传销组织会利用这一漏洞进入网站服务系统。但网站对于企业真实性审核上的疏漏却害了很多难辨真伪的大学生。”

  还有一些传销组织自己制作网页,杜撰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公司,在上面发布招聘信息,同样可以获得很多毕业生的信息。岳峰为记者打开了一个名为“东莞大能电子有限公司”的页面,“这是我们自己杜撰的一个公司,根本不存在”。搜索到相关网页后,记者看到传销组织在里面自问自答的有关这家公司值得信赖的内容。但后面同时有人跟帖:在附近上班多年却从未听说过有这家公司。

  18至25岁大学生易被盯上

  获得大学生的信息后,给大学生打电话的工作将由传销组织中级别最低的成员去做。岳峰一开始也干这项工作。他们会接到一大本有着很多毕业生信息的册子,每人每天只需打20个电话,就可以保持这个传销组织的正常运行。

  为了确保网站上相应的注册公司不暴露,他们在打电话时会根据大学生所学的专业以东莞另一家合法公司的名义邀请大学生加入,并留下小灵通或者手机号码。大学生如果回电话,会由另外的专人去接听并筛选。

  “我们对大学生的选择是很严格的。”岳峰指着网上的搜索页面告诉记者,只选择大学生,而且年龄必须在18至25岁之间。因为这一群体不仅有文化,能够听得懂传销组织的“高深”理论,而且一般社会阅历浅、自信度高、有创业激情,“他们是最容易上当的一群人”。岳峰随手打开一名大学生的简历,指着籍贯一栏告诉记者,这个学生是广东的,这不符合他们的条件。因为吸收本地人进来太容易暴露,所以只要外地的大学生。

  “为了保证组织的健康运作,我们也不要残疾的、有传染病的、有心理疾病的等等。总之一句话,整体素质要非常好。在大学生看来,我们也会因为要求严格而更像是一家只吸收优秀员工的高端企业。”岳峰说。

  为了增强大学生的信任感,在初步筛选之后,还要通过电话对其进行测试。问题设计得很科学,先是智力测试题,然后是个人对于未来工作的设想等等。初步达成用人意向后,传销组织便会邀请大学生过来。告诉他到了火车站将由专人统一安排接待,但从不告诉大学生他们的具体地址。

  “我们会放弃与朋友或家长一起来的人,原因是两个人一起不好做工作。”岳峰告诉记者,由于传销组织在大学生来到之后就会跟他摊牌,说他们并不是电话里所说的那家公司,但这个组织绝对非常有前途非常赚钱。在周密的“洗脑”程序之下,很大一部分大学生都会相信并且留下来。也有个别不相信的会在被软禁几天后放回去。

  通常情况下,这些受过骗的大学生回来后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因为他们可能在很多人才网站注册过,并且投出去上百份简历,他们不知道自己的信息是从哪里被泄露的。即使有人查到了线索,但由于缺少证据,他们惟一能做的也就是在贴吧里将这家公司的名字贴出来,警告同学们不要再上当。

  需完善法律保护求职者信息

  “大学生在找工作时一定要提高警惕,对于公司的名称和电话,一定要通过工商局的红盾网进行查实并打电话求证。另外还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同学们对这家公司的评价,以辨真伪。”李旭告诉记者,传销组织一般会留下小灵通或手机电话,而且不透露他们的地址。这时大学生一定要提高警惕。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吕艳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没有法律直接对职介网站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方面作出规定。但是职介网站一般与用人单位和求职者之间都会存在合同关系,虽然合同法没有对个人信息这部分内容作出规定,职介网站仍然对用人单位负有审查义务。”

  吕艳滨进一步解释说,网站收集大学生信息的目的是为了给这些学生提供职介服务,如果网站再将信息提供给第三方就应当确保第三方是一个真实合法的用人单位,第三方能够保证信息不被滥用,这是职介网站应当承担的义务。

  据介绍,目前尚没有个人信息被滥用后应如何对责任人进行行政处罚的规定,至多是在对客户造成了损害时,当事人可以请求民事赔偿。但一般是严重泄露了个人信息并对这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重大损害的时候才有可能赔偿。如果只是类似接到骚扰电话等的损害,很难通过现有法律进行规制。

  记者了解到,尽管刑法修正案(七)规定非法泄露个人信息的行为将受到惩处,但由于缺少具体规定,司法实践中通过这一规定打击此类犯罪还有难度。

  吕艳滨认为,网络招聘管理办法应当对职介网络和用人单位在处理应聘者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规则作一些明确规定。

  “建议尽快出台个人信息保护法。”吕艳滨呼吁,这样法律不仅能够对滥用信息行为如何处罚作出规定,还能对前期收集、保存、向第三方转移信息时应当遵循的规则作出相应规定,这会对有效保护个人信息起到根本作用。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