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厉苒苒
北川,中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地处四川盆地向藏东高原过渡的褶皱地带,建城于两山之间、清流之畔。然而,“5·12”地震将这烙着“全国唯一羌族自治县”印记的山山水水,几乎碾成了废墟。
地震之后,羌族及羌文化成为举世关注的话题。面对大自然的浩劫,是屈服被磨灭还是涅槃出新的未来?震后一周年之际,本报记者来到北川,发现全国人民对于灾区同胞及灾后重建的关注,正让羌族文化焕发出崭新活力。
大禹儿女的坚持 一场地震,把很多东西都改变了。
就如同星火可以燎原,在北川,一批致力于文化保护的人因地震遭遇了未曾预料的变化。
57岁的王官全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禹羌祭祀皮鼓舞传承人,更是名“活宝”。作为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在震后擂鼓镇2万多灾民中,只有他和另外一位专门记录口传文化的老人幸免于难。
身上总是披挂着艳丽的羌族服装,尽管满头白发,但举手投足之间,他却充满活力。全身蕴藉着40年羌舞功底,王官全从北川县川剧团,一直跳到教书先生,再跳到深山野林里的各个寨子,然后又回到了擂鼓。跳着,转着,一昂头,一躬腰,对王官全而言,跳羌舞不仅是种表演,更是种特别的鼓励。
“地震带走了很多人,一些以前一起传承羌舞的伙伴也走了。”地震没有震垮他对羌族文化的热爱,恰恰相反,他选择用特殊的方式帮助乡亲们走出地震的阴霾——从去年9月到现在,每天晚上7时,在擂鼓镇板房区的广场,王官全成为领头人,带领着镇上的百姓跳起欢快的羌族锅庄(羌族舞蹈名)。亲自挑选出每一首舞曲,王官全说,自己想让这欢快的家乡音乐,帮助乡亲们忘掉伤悲,积极勇敢地面对未来的生活。
王官全是在边远的寨子里接触到最原始的羌舞,他从当地释比(羌族中最权威的文化人和知识集大成者)那里学到祭祀用的皮鼓舞。“虽然是一个基本步子反复跳,但不同的节气是应对不同的步子,很多年轻人并不懂,也不愿意学。”
的确,震前,年轻人都不愿意学,但震后不少人开始表现出兴趣。“最初在擂鼓镇胜利村培训了五十多人,目前,每天晚上有近百人加入了"大队伍"。”王官全笑着说,其中有二三岁的小孩,部分援建人员也加入了进来。
带着族人把大禹故乡的文化传下去,对于羌舞的继承,王官全除了领舞外,他每次出去表演时所挑选的演员都不同。“一代接一代”,“起码不能在这一代人里断送”。
王官全说,羌族的锅庄来源于生活、发扬于生活,它的精髓就是“原始加艺术”,目前他正在整理北川第二套锅庄,整理结束后,将尽快把第二套锅庄发扬出去。他的梦想就是把羌族舞蹈一代代地传下去。“大禹多厉害,多坚强!这里的大禹文化也有3000多年了,哪能这么轻易就没了,我们不能丢祖先的脸!”
本来想搞生意的儿子现在愿意跟王官全学羌舞了,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跳羌舞。地震增强了他们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羌舞转移了他们心中的悲伤。
吉娜羌寨的重生 “吉娜”,不是人名,而是地名。位于绵阳至北川必经之处,这里原本叫猫儿石村,在地震后,改名为吉娜羌寨——羌语中意为美丽的女神居住的地方。
去年5月12日,地动山摇的大地咆哮之后,这个小寨和北川一带大多数的村庄一样,遭遇毁灭性破坏,全村71户人家有69户房屋倒塌,26人遇难。
废墟之上,绝望笼罩着这片曾经美丽的土地。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这片曾遭创伤的土地。青翠欲滴的山峦脚下,一座座美丽别致的羌式小楼在缭绕的云雾中若隐若现。白石兀立的屋顶,别致的碉堡楼配合风中飘扬的“羌”字旗帜……很难相信,眼前这座宛若桃源人家的小山寨就是当初传说即将消亡的“北川第一村”吉娜羌寨。
经营着一间小小的羌绣作坊,短短一年间,吉娜羌寨村民陈让会从一名原本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成小生意人。“开始不习惯,总感觉这店不像自己的。有客人来,都不敢搭话。”和寨里大多数人一样,陈让会的房屋是政府贷款修建的:她家一楼一底的住房,共100平方米,政府无息贷款3年,补助其17万元,是她家向政府“打的白条”;待旅游产业启动后,他们再用赚来的钱,以“按揭”的形式逐步还给政府。
事实上,焕然一新的“吉娜”新羌寨避免了简单的恢复性重建,坚持突出羌族村寨特色,把农村永久性住房建设与羌族特色民居和发展旅游结合起来,以后将用乡村旅游替代传统的养猪、养鸡的原始农村经济,为农户以后的居住、生产、生活和今后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
虽然为此欠下“一屁股债”,但大家并不担忧,因为春节期间的旅游,已让他们尝到了甜头。陈让会家的小绣坊在开张第二天就接到了一笔不小的订单,她喜滋滋透露,如今北川羌绣的价格比地震前要高出不少,一幅小小的装饰画就可以卖到五六百元。而将自家房屋改造成农家乐的村民李家蓉告诉记者,吉娜羌寨是大年初一开寨的,当天下午就有两拨山东游客走进她家,询问可否吃饭、有无住所;此后几天里,生意更是“一发不可收”,上海、北京、成都等各地游客都要进寨体验“羌寨生活”。
不少当地青年劳动力甚至果断决定:不再外出打工,就在家乡羌寨干,办好“羌家乐”。
很快,北川羌族自治县图书馆就发出“向全国征集流传在外的地方文献、禹羌资料、北川红色文化资料及地震资料”的公开信;震后一月,羌绣即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猫儿石吉娜羌寨成了全国震后重建重点建筑群……
让更多人了解羌族
悠扬婉转的歌声描绘出羌族千年音乐风情诗画,5月11日,以3位羌族文化国家级文化传人为核心,80位来自地震重灾区的羌族儿女组成羌风艺术团,在成都金沙国际剧场首演舞台剧《羌风》。剧组还计划前往地震期间给予四川重大支持的18个省市作答谢巡演,并作为承载千年中华文明的文化交流剧目举行全球感恩演出。
《羌风》用现代化、国际化的艺术语言为人们讲述羌族千年音乐风情诗画,再现羌族千年灿烂文明。该剧也是向世界展示四川羌族儿女大灾之后重建文化家园的坚定信心和顽强决心的代表之作。
汶川地震使作为羌族文化核心区的汶川、茂县及北川等地遭受严重破坏,大量研究羌文化的知名专家在地震中遇难,具有5000年历史的羌族文化正面临绝响。“我们搞大型舞台剧《羌风》的目的,就是要挽救、发扬和传承中国古老的羌族文化”。该剧艺术总监汪静泉说道。
据汪静泉透露,《羌风》剧中60%演员来自于羌族文化核心区汶川、茂县及北川的羌族群众,演员年龄最大者64岁,最小者才10岁。“《羌风》将通过23首羌族歌曲讲述羌族成长过程与经历,并向世人充分展现羌族人民的善良与坚韧。剧中的23首羌族歌曲是从1000多首羌歌中精选而出,其中5首传唱了2000多年的羌歌一度失传。”
文化复建的过程中,羌族儿女显示出巨大的韧性。掌握民族技艺的羌族人纷纷返回这片土地,只为再次吹响清脆高亢的羌笛,跳起欢快的羌舞。
羌族文化受灾情况及灾后重建计划 约7万的羌人,在地震中死伤过半;北川文化馆工作人员几乎集体遇难,两位对羌族音乐、舞蹈有深入研究的退休人员也在其中;北川羌族研究所从事羌族文化、大禹文化、红军文化研究工作的主要人员都不幸遇难,特别是口弦演奏者幸存不到10人,羌笛演奏者仅存2人。
北川羌族民俗博物馆轰然倒塌,805件馆藏文物全部被埋;永平堡石砌古城墙、营盘山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石棺葬、无影塔等无不遭到毁灭性破坏;大量研究羌族文化的知名专家也在地震中遇难……除了县档案馆85000份档案损失过半外,上万件实物文物全部被埋在废墟下,永平堡、伏羌堡、曲山关、禹王庙、东岳宫、“禹穴”石刻等100多处省、市、县级地面文物、名胜古迹完全损毁。
根据政府的规划,北川将在境内兴建9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所。具体的项目包括羌族山歌、沙朗、璇坪腰梆、羌年、十二花灯、禹迹、大禹传说、羌茶、口弦、羌绣、吊脚楼以及羌族水磨漆等。
而那些被摧毁的实物,政府也在想办法修复及再开发。比如,北川地震纪念旅游区将建设成为国家级纪念旅游地,最终计划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而得益于全国征集,目前北川搜集的羌文化遗产物品比震前还要多,北川羌族民俗文化博物馆将在3年内建成开放。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