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伊朗总统选举六大悬念(图)

2009年06月07日07:4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这张拼版照片显示的是这四名总统候选人:艾哈迈迪-内贾德(左上)、穆萨维、雷扎伊和卡鲁比(顺时针顺序)。

  如果说2008年最受关注的选举是美国总统大选的话,那么2009年最受关注的选举则是伊朗总统大选。这不仅在于伊朗总统的选举形式颇具“美国特色”,更在于这次选举还影响伊朗内政外交的调整,甚至影响到美伊关系的进展。

  悬念一:内贾德能否连任?

  面对白热化的竞选宣传,全球最为关注的是:现任总统内贾德是否有实力连任总统。

众所周知,进入最后角逐的有四位候选人:现任总统内贾德、前政府总理穆萨维、前议长卡鲁比、前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雷扎伊。

  各种分析认为,最具竞争实力的有两位:改革派代表穆萨维、保守派代表内贾德。

  在俄罗斯媒体看来,内贾德拥有绝对优势,59%的伊朗选民计划投票给现任总统,其理由有:内贾德执政期间一贯保持勤政亲民的形象。比如,其任内第二年曾29次全国巡访;近几个月来,内贾德为民众勾画了伊朗强大的未来。

  而在西方媒体看来,内贾德遭遇了来自改革派的挑战,越来越多的选民开始支持改革派,挑战者穆萨维将对现政府的经济败笔、不靠谱的外交政策发动攻势。有分析甚至认为,内贾德可能得不到50%的支持率,第二轮投票不可避免。

  目前,伊朗大选已经到了关键时刻,没有人“注定”会胜出,选举悬念将延宕至最后一刻。2005年伊朗第9届总统选举,便完全超出多数媒体的预测,内贾德完全是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进入了第二轮投票,最终以“黑马”杀出重围赢得总统选举。

  悬念二:保守还是转向改革?

  四大候选人竞选背后,牵扯到保守派与改革派的角逐。这次大选结果,将决定伊朗是继续坚持保守还是转向改革,将影响伊朗未来的发展方向。

  如果改革派候选人赢得大选,伊朗新内阁成员将会发生重要变化,并会与美国等西方国家加快对话;而如果保守派获得胜利,伊朗的内外政策基本会延续现有思路。

  总体上看,由于伊朗最高宗教领袖哈梅内伊在权力中的独特地位,由于其总体倾向保守派的立场,都决定了伊朗政治保守派更具获得支持的优势。内贾德执政4年来,保守派在核问题上立场强硬,坚决不停止铀浓缩活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经济议题的失利,增强了伊朗百姓的民族自尊心。由于穆萨维与哈梅内伊政见不合,伊朗改革派是否能赢得总统选举,还是一个未知数。

  悬念三 伊朗仿效美式选举?

  目前,竞选活动进入了白热化状态。竞选环节上,伊朗首次引进“美式辩论”。从6月2日开始,候选人将先后举行6场电视辩论,辩论都在伊朗电视3频道播出,出场顺序通过抽签决定,这在伊朗30年历史上还是首次。

  竞选宣传上,各候选人自5月以来都奔赴各地演讲,争取更多选民支持;竞选策略上,四位候选人都纷纷打出“女眷牌”或“夫人牌”,争取女性选民支持。竞选目标上,颇具挑战总统实力的前总理穆萨维,多少有些仿效美国总统奥巴马的竞选套路,把“改变”作为竞选主题,吸引青年选民的支持。

  所以,从竞选形式的迹象看,这次伊朗总统大选颇具有“美国特色”。对此,有分析发出了这样的评语:伊朗总统大选开始植入“美国元素”。在伊朗这个仍有人叫喊“美国该死”的国度,或许以“美国特色”形容这次竞选活动恰如其分。

  当然,相似的选举形式,并不代表伊朗认可美国的总统选举制度或文化,两国选举还是具有根本区别的。

  比如,尽管伊朗存在保守派与改革派之争,但不存在明确的两党之争;伊朗还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朗总统竞选不像美国如此耗时、如此依靠金钱。

  悬念四 女性选民决定胜负?

  最近频繁的竞选活动中,四位候选人都很重视对女性选民的拉拢,这显然是有深刻背景的。

  当前,伊朗妇女人口3400万,占总人口的50%。女性占大学生人数的60%以上,妇女就业率基本达到100%,女性在政府员工中占到三分之一。

  而且,根据历届大选统计,妇女的投票率超过男子,妇女选票往往决定总统宝座的归属。

  因此,如何赢得大多数女性的欢心,对每位候选人来说都可能是胜选关键。

  6月2日,在德黑兰的一次妇女集会上,内贾德破天荒地首次携他的母亲、姐姐与妻子女齐齐亮相,显示了他对争取女性选民的重视。

  伴随全球一体化的扩展,伊朗女性也在接触外面的世界。过去以来,伊朗女性在对内谨守宗教法令、对外反对霸权等议题上,从内贾德保守政府那里获得了不少“精神满足”。

  但经过多年发展后,女性选民更趋保守的立场是否发生改变?年轻女性是否更倾向于能给予“面包”的改革派?女性选民是否还是决定投票率的关键?这些都还要等选举结果公布之后,才能一一明晰。

  悬念五 对美缓和还是对抗?

  自美国新总统奥巴马上台后,一直视伊朗为“敌人”的美国便开始采取区别于前任布什总统对伊朗的对抗与强硬政策,表示愿意与伊朗接触和直接对话。国际舆论普遍认为,美伊两国关系正在出现缓和契机。

  但同时也可以看到,尽管奥巴马对伊朗释出了“善意信号”,但一直未出台实质性举措,甚至还采取了让伊朗觉得带有敌意的行动。

  比如,奥巴马曾致信国会称,伊朗依然对美国的安全和利益构成严重威胁,美国将延长对伊朗制裁。对此,伊朗议长拉里贾尼表示,奥巴马政府的表现“令人失望”。

  从目前看,美国更期待改革派候选人在伊朗总统大选中获胜,以此加快两国关系的缓和。当然,即使内贾德成功连任,美伊接触也不会就此中止,两国不会回归到前总统布什时期的那种对抗状态。

  当前,美伊关系确实出现了解冻迹象,但双方仍处于观望状态,美国更是在等待伊朗总统选举结果。无论如何,由于两国历史积怨较深,在伊朗核计划、经济制裁、中东战略目标等关键问题上分歧较大,两国关系的真正解冻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悬念六 核计划是否会中止?

  2005年内贾德当选总统后,一直在核问题上立场强硬,树立了他敢于对抗欧美乃至安理会的强硬形象。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对伊朗实施了多轮制裁,但伊朗始终不为所动,继续坚定地进行其核计划。与此同时,伊朗还看准了美欧俄在伊朗核问题上的分歧,这也是内贾德政府在核问题上“步步紧逼”的一个重要原因。

  对伊朗来说,作为中东地区的一个大国,周围的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甚至还包括以色列)都拥有了核武器,这让伊朗心有不甘。因此,发展核技术,不仅是伊朗领导人的意志,也是伊朗公众的意志。很显然,绝不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以及到手的核技术与核设施,可以说是伊朗在核问题上的底线。

  因此,这次选举即便能改变伊朗未来走向,却不可能改变其发展核计划的政策。无论是改革派上台、还是保守派继续执政,在涉及核计划的问题上,都会坚持自主研发权利,都会坚持与西方谈判的底线。

  值得关注的是,美国总统奥巴马4日在埃及开罗大学演讲时提到,伊朗应该保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但同时伊朗应更多参与到核不扩散协议中来。这样,伊朗核问题谈判有可能将以承认伊朗“核门槛国家”作为新起点。 (来源: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李恺萌)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