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神木“全民免费医疗”调查:卫生人员配备不足

2009年06月09日02:1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神木“全民免费医疗”调查

  作为医改大潮中的一个“特例”,神木县试图为所有居民提供免费医疗的尝试仍面临挑战

  石玉

  6月7日19时,陕西省神木县东南的神盘公路上,清一色的60吨载重重卡头尾相连排在公路一侧,绵亘15公里以上。

拥堵的车辆少说也有300辆,全部是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牌照。

  以块煤每吨550元的价格计,每辆车上的煤价就高达3.3万元。300辆车,单单这个通道上就满载着近千万元的财富。

  尽管拥有丰富煤炭资源,但在今年3月之前,这个陕西省的偏远小县一直鲜为人知,不过当地政府的一次尝试令其成为了举国瞩目的焦点。

  3月1日起神木正式在县域内推行“全民免费医疗”制度。凡拥有神木籍户口的城乡居民患者,在定点医疗机构进行医疗,都将成为该制度的受惠者。

  “全民免费医疗”尝试

  6月8日,神木县委宣传部主管的神木新闻网上刊登了《经济发展了,一定要与人民共享》一文。

  该文指出,“2008年,神木县实现人均生产总值 6.87万元,折合 1万余美元,远远超过全面小康社会人均生产总值 3000美元的标准;财政总收入达到 7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7亿元。综合实力位居陕西省第一位,西部第 5位,全国第 92位。”

  神木的优势来自于其地下巨大的煤炭储量。该县目前已探明煤炭储量500亿吨,按现在年出产1.2亿吨计算,可持续400年。

  “神木和别的发达区县不一样的地方在于,群众贫富差距特别巨大!全县 42万人,三分之一的人特别富裕,三分之一的人钱够花,剩下三分之一的人钱不够花。”(榆林)市委常委、神木县委书记郭宝成说。

  且不论贫富差距,单就GDP成果与人均收入的比较,神木县着实有尴尬之处。

  以拿浙江嘉兴的平湖市举例,该市2008年GDP270亿(2008年神木县为290亿),与神木县相当,人均51934元,低于神木县的水平,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11463元,接近神木县农民人均收入的2倍。

  2008年,随着煤价的高企,神木县财政总收入突增到 7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6.7亿元,较上年地方财政收入多出9.7亿元。

  神木县2007年的农民人均收入为5034元,而2008年为6028元,显然不如财政收入那样几何倍数的增长。

  今年3月,坐拥巨额财政收入的神木开始尝试“全民免费医疗”。

  按照神木县政府和卫生局下发的文件,从今年3月1日起,全县干部职工和城乡居民,只要拥有神木户口并参加了城乡居民合作医疗和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都享受每人每年100元的门诊医疗卡待遇,如住院治疗,则执行起付线报销制度。

  具体规定为:起付线以下(含起付线)住院医疗费用由本人自付,起付线以上费用予以报销。起付线标准为:乡镇医院每人次200元;县级医院每人次400元;县境外医院每人次3000元。此外还把安装人工器官、器官移植等特殊检查费、治疗费和材料费也列入报销范围,每人每年报销上限为30万元。

  但神木的现实似乎决定了其只能成为一改大潮中的一个特殊样本。

  神木县实施全民免费医疗后,陕西省卫生厅领导先后两次到神木调研。陕西省卫生厅办公室主任葛云峰认为,神木县的尝试是在当地经济超常规发展背景下的特殊产物,没有普遍性。“我们对此没有总结,总结了也推广不开。尤其是在西部欠发达地区,这一做法没有推广和示范意义。”

  卫生院人员配备不足

  在神木采访期间,记者对神木四家乡镇卫生院进行了考察。

  6月7日,距离神木县城5公里的麻家塔乡卫生院内,记者看到该院虽有八间房间,但没有门诊,没有病房,也找不到检查以及化验设备,提供不了基本的医疗服务。刘院长向记者解释,麻家塔乡新建的卫生院将在3个月后落成,到时便会恢复诊疗。

  神木县城向西10公里,是西沟办事处辖区,该办事处新建的卫生院于2009年4月建成。6月7日下午,记者见到在此值班的贺彦强大夫。贺彦强2004年毕业于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大专学历。贺彦强是该卫生院的西医大夫之一,另一名西医大夫与他同等年纪,本科学历。中医大夫也是两人,其中一人为主治医师。

  “平均每天门诊1.5人次。”贺彦强说,“现在只能看个头疼脑热的门诊,开点药,病房没有病人。因为检查、化验业务还没开始运行。”

  贺彦强将记者带到门诊的内室,只见里面放置着“自动洗胃机”、“血液细胞分析仪”、“半自动尿液分析仪”,这些仪器还没有拆封。

  “以前,这里只能打防疫针,去年五六月份,卫生局统一添置设备,组织了医生和护士的培训化验、检验仪器设备的操作使用,我们都参加了。但是现在就是缺人。没有人不行。”贺彦强告诉记者。

  下午16时,记者离开时,发现偌大的卫生院,两层楼房,一排平房,外加两亩见方的院子,只有贺彦强一人在坚守着。

  沿着神木县城东南方向绵亘不绝的黄土沟壑走22公里,就是栏杆堡镇。

  “放射室新配的X光机出了故障,没法用,所以也看不了肺炎。”6月7日下午17时,栏杆堡卫生院的白旭大夫告诉记者。该镇65岁的白候应,患萎缩性肺炎11年,无法在家乡观察病情,只得辗转到县城的医院就诊。

  在白旭大夫所在的门诊室内,血液和尿液的检查仪器用厚厚的白布包裹住,封存着。透过栏杆堡镇卫生院手术室外的玻璃,记者看到室内布满了灰尘。在隔壁房间,一台崭新的牙科治疗床被塑料布封了起来,堆在墙角。

  “放牙科治疗床的房间很不好,会损坏机器,我们就封了起来,反正也没用。”白旭说,“病房里没有病人。我们一般会要求病人去看病,回来后我们结合县城医院的治疗方案,进行辅助治疗。”

  年轻的白旭在县城的私人诊所工作过两年,后来神木县卫生局应聘卫生院工作人员,不久前刚刚从万镇镇卫生院调到栏杆堡镇。在这个卫生院,有9名职工,其中有4名医师,而该镇的人口有17000多人。

  神木县东南方向的公路在沟壑中延伸30公里,距县城55公里处,是马镇镇。这里紧临黄河,有近2万人。

  马镇镇卫生院的房屋、设备是这四家卫生院中最好的。前后三排房间,三间病房,总建筑面积超过500平方米。可以进行正常的产科处理,比如结扎手术。放射室、血常规、尿常规的检查设备一应俱全。

  但是,这个卫生院除了牛院长、院长妻子(也是执业医师)、李世威(不在编)医师之外,没有其他医生,而牛院长经常带人去村里开展计划免疫工作。

  “5月份,我们这里住了27个病人,累得腿都快麻了,院长还得亲自给病人打吊瓶,”李世威告诉记者,“卫生局计划年初派一个年轻大夫来,但到现在还没有消息。”

  陕西省卫生厅颁发的《陕西省乡镇卫生院技术等级认定标准》,在人员配备上做如下规定:“辖区服务人口在1万人以下,按照服务人口的千分之1.2配备编制;辖区服务人口超过1万人,每增加2000人,增配1名编制。卫生技术人员数不低于全院职工总数的90%。

  显然,记者走访的这四家卫生院起码在人员配备上均不符合陕西省卫生厅的要求。

  基本医疗服务待加强

  “1元钱的检查费用,可以节省200元的治疗及药物费用。”6月7日,麟州医院院长徐永华告诉记者。

  常规检查以及及早治疗,是基本的医疗服务。2009年出台的医改方案,以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专家解读医改四点意见的第一项即是: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就是一种由政府组织,向全体居民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按成本收费提供基本医疗服务的健康保障制度。这项制度的实质是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农村卫生体系和社区卫生体系建设,并健全财政经费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卫生机构和城乡基层卫生机构的公共服务职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部副部长、医改课题组负责人葛延风在接受《中国青年报》采访时指出,“如果能真正做到以上这两方面,绝大多数居民的绝大部分的健康服务需求就可以得到满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80%的疾病问题都可以在社区层面得到解决。”

  “在免费医疗的同时,神木县的基本医疗服务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不明智之举。”一位医疗界资深人士指出。

  神木基层医疗现状:“拖出来”的病

  石玉

  6月7日上午,记者与神木县花石崖镇前谢村的刘左亲握手时,发现她的左手五个手指僵硬紧缩,丝毫不能活动,右手手指也仅能稍稍卷缩,无法伸展。她的手部患有多年的关节炎症,却一直没有治疗。

  60岁的刘左亲是陪同丈夫谢来珍来麟州医院治疗关节炎的。丈夫入院后,她在常规检查中查出严重的高血压,随即也住院了,由陪护者变成了被陪护者。

  这是刘左亲生平第一次住院。

  麟州医院是一家仅有100余张床位的二级甲等医院。平时该院仅有50%的住院率,三四月份激增至100%,5月下旬开始逐渐下降,目前仍旧维持在60%~70%的水平。

  这样的变化源于3月1日起神木正式在县域内推行的“全民免费医疗”制度。麟州医院为定点7家定点医疗机构之一。

  久拖不治的病人,在麟州医院内科病房比比皆是。

  80岁的李存林住在神木县孙家岔镇神树塔村,老人常年哮喘,腿脚麻木,走路不到20米,气就上不来,上厕所就得扶着墙走,而且,这两年一天比一天腰疼。实在撑不住时,就草草吃几片哮喘片了事。

  神木县开展免费医疗后,2009年5月,李存林在神木县医院,经过B超及X光机检查后,确诊为肺心病。在神木县医院等了几天,没有住上院,6月6日,李存林转入麟州医院住院。

  在麟州医院内科40号病床,记者见到了69岁的杨俊英,她的家在神木县西沟办事处(原西沟镇),据县城10公里。杨俊英患有较重的风湿性关节炎,6月1日,她生平第一次住进了医院。陪护杨俊英的是她的亲家母——72岁的王娃子。

  “我的脖子疼得厉害,”王娃子手抚着后颈告诉记者。她想看病,但是不想住院。“我住院了她就没人照顾了。”王娃子指着杨俊英,笑着说。

  杨俊英的儿子娶了王娃子的女儿,小两口在县城跑出租车,两人日夜轮流跑车,出租车的收入是杨俊英看病支出的唯一来源。由于长期开车,王娃子的女儿得了腰椎间盘突出,如今也想来医院治疗。

  6月7日,神木县麟州医院内科病房50个床位,住了30位病人,记者采访到的27位病人中,几乎全部都是多年积累的慢性疾病患者,其中有17人是在免费医疗开展后首次进行住院治疗,这17人中,又有13人是首次检查首次确诊,并进行首次住院治疗。

  “这些慢性病都是拖出来的,”麟州医院内科医生高永强告诉记者,“提前来治疗,就不可能造成疾病的积累。”

  病房内78岁的刘生智头昏无力,他以前没有做过任何检查。“如果提前5年检查,他现在就不用治了。”高永强说。

  一个卫生院院长的24年

  石玉

  每天下午坐诊完毕,李世威都会坐在马镇街头,和当地老百姓抽烟聊天。

  2009年初,曾在神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的他退休后,受聘来到距离县城50公里的马镇卫生院工作。

  在1980年~1985年间,李世威曾在马镇卫生院任院长。重回故地,李世威感触颇深。

  “当时的卫生院可不是现在这样的地板砖、大玻璃窗户和铝合金的门窗!那个时候房子是窑洞,地面是砖头砌的,门窗都是木头的。”李世威告诉记者,“但当时能看病的医生有20个人,其中还有省级医院下放来的名医。”

  在1980年代以后,由于陆续被平反,这些名医们也逐个离开了卫生院。但当时的卫生院仍能维持每年20万元的收入,每天都有10多个门诊病人。除了卫生院之外,当地村村有医生,村村有药,卫生院则负责指导村医的业务。

  但今非昔比。现在的马镇卫生院,每天门诊病人不超过5个,2008年的业务收入为13万元。“只有赔的份儿了。”李世威感慨道。

  2009年春节前,马镇卫生院前一任院长游说李世威退休后到马镇工作。他与李世威私交甚笃。“他说,凭我20年前积累的人脉能把卫生院搞红火,这里的老百姓还是相信我的。”李世威说。

  2009年前5个月,借着神木县免费医疗的东风(马镇卫生院也是卫生局规定的定点报销的卫生院),马镇卫生院实现了50万元的收入。

  除了现任院长、院长妻子,马镇卫生院能看病的大夫就李世威一人。

  如今的李世威享受财政全供的退休金,而他在卫生院的报酬来自药品利润的提成。“中药是10%~15%,西药是18%。”李世威说。

  “人太少了!”李世威抱怨道。他认为卫生院至少还需要8个人:B超、X光机、胃镜、心电图、辅助科室各一人,门诊2人,住院病房1人,但现在卫生院却只有3个人打理。

  “卫生院自己是没有实力招人的,人员的问题还得需要政府解决。”在李世威看来,卫生局付给派驻各个卫生院的医学专科毕业生的近2000元的月薪太低,“他们需要谈恋爱,需要成家,但这里环境不好,需要高薪激励。”李世威说。

  闲暇时,李世威会在街头感受着24年的变化:道路通畅多了,房子也宽敞多了,人口越来越少,原来镇上2000多人,现在只剩下600多人。但是,救治病人中自我的价值实现,还有500米处黄河湍急的涛声,是不变的。

(责任编辑:梅智敏)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