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蓝天长城
②“冯如2号”飞机准备飞行,图为冯如(左1)与助手
③呼啸天疆
站在宇宙眺望,百年只是弹指一挥,但对人类的文明进步而言,20世纪却是先辈们燃烧激情、放飞金翼,由二维大地羽化飞升至三维空间,完成“平面人”向“立体人”转变的大跨越期。一飞冲天对人类不仅意味着自由翱翔,更重要的是它将我们生存发展进步的航标指向了无垠的空天。
“一个只盯着自己脚下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一个经常仰望星空的民族是大有希望的”。今年是新中国和人民空军成立60周年,也是以冯如设计并首飞第一架动力飞机为标志,中国航空发展100周年。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制造动力飞机并实现飞行的少数航空先驱国家,面对来自空天权益、空天安全、空天发展的新挑战,我们路在何方?2009年6月5日,《中国空军》杂志社和中国航空学会共同举办了“关注国家天空,瞩望民族腾飞——冯如飞行百年纪念研讨会”。与会的军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纪念冯如飞行百年的壮举,展望21世纪的空天博弈,就如何弘扬“冯如精神”以及民族航空业发展、空中力量建设和国家空天安全等话题展开了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
——编者 昨夜星辰,冯如是最亮丽的“中国星” 冯如,这位“中国航空之父”,1909年9月21日驾驶着由他设计制造的“冯如1号”飞机,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奥克兰市南郊完成了属于中国人的首次载人动力飞行。他的这次飞行,距莱特兄弟开创人类首次载人动力飞行仅仅过去了不到6年。1912年冯如因飞行事故牺牲,年仅29岁。短暂的生命,却给中国的天空留下了闪电般的光亮。他不仅是我国航空史上第一个飞机设计家、第一个飞机制造家、第一个飞行家、第一个飞机制造企业家、第一个革命军飞机长,还是第一个认识到飞机战略价值的人。
作为冯如先生的同族后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冯培德对冯如有着非比常人的情感。他认为,在冯如短暂的一生中,展示出了一种非凡的精神品质——他怀揣航空理想和报国之志,自主创新、自强不息、刻苦钻研、不避艰险,最终献身航空事业,这是冯如之所以被后人推崇和景仰的重要原因。
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航空动力学专家刘大响从技术的角度分析了冯如当时的创举。他说:“冯如研制飞机比莱特兄弟晚了几年,但他并没有因为起步较晚就完全依赖于简单的仿制,也没有采用相对较成熟的双翼机结构,而是瞄准了当时比较先进的单翼机结构。事实证明,这个选择符合飞行器技术发展的趋势,也为冯如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刘院士说,创新精神是“冯如精神”中对当今社会最具现实意义,最应被传承、倡导和发扬的精神之一。
早在上世纪初,冯如就提出了一系列航空强国思想,认为“吾军用利器,莫飞机若”,“倘得千百只飞机分守中国港口,内地可保无虞”。空军专家董文先说:“外国人称冯如为"东方莱特",我认为他也是"东方杜黑"。冯如虽然比杜黑晚出生几年,但两人同时期对军事航空发展和飞机价值做出了近乎相同的判断,这样的远见卓识,十分难能可贵”。
如今,航空领域的发展突飞猛进,那些曾经光彩夺目的技术、学说已经在时光的打磨下黯然失色,我们为什么此时还要重提冯如?《中国空军》杂志主编张冀安说:“冯如的事迹启示我们,只有将精神和意志根植于大梦想、大追求之中,才能收获大作为、大成就。我们在此时纪念冯如,就是要找回可以使我们的事业成长壮大的根脉,使我们的眼光和胸怀更加开阔的高地,同时也为航空航天领域和空中力量不断拓展的责任空间以及存在价值,寻找精神、意志、思路和行动的支点”。
斯人已去,但冯如“中国航空之父”的形象、思想和精神却穿透百年时空,留给今天的我们无尽的追忆和思考。
第 1 2 3页
未来,我们将面临战场与市场“两个方向的较量” 冯如一生奔走呼吁,陈说航空与国家振兴之利害关系,大力倡导航空救国思想,并以全部身家投入民族航空事业。他提出“中国之强,必空中全用飞机,如水路全用轮船,”号召国人共同努力,强大国家,抵御外侮。
百年回响,拍岸涛声至今风雷激荡。
空军指挥学院教授乔良少将认为,航空器的出现改变了整个世界,也改变着人们观察事物的视角和视野。当今世界,综合实力靠前的强国都是航空大国。一个国家的航空工业水平、所拥有的空中军事力量的强弱,国民的航空意识,国内航空运动开展的氛围,都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一国整体实力的象征。
回首百年中国航空史,前40年,旧中国依附前行,后60年,新中国自主发展。光荣与梦想,成功与失败,往事如烟。今天,我国虽然已成为世界航空大国,拥有相对较完善的独立自主的航空工业,拥有了一支不容轻视的国家空中力量,但与世界最先进航空水平相比,差距依然不小。
冯如当年研制的飞机,与莱特兄弟相比仅晚6年,而水平却有所超越。如果说,当年中国的航空水平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只是数年的话,今天,这种差距却拉大了。眺望21世纪的空天,中国航空任重道远。
“未来,我们将面临市场和战场"两个方向的较量",在空中战场的对垒中我们必须建设一支强大的人民空军,赢得军事上的胜利,而在民用航空市场的竞争中,则要打造一个体系完整,不受制于人的航空制造产业,设计、生产出安全性、舒适性、环保性全面超越对手的飞机,任务非常艰巨。”提起中国航空业的未来,专家们一致认为,由于现代飞机是世界上最典型的技术和投资密集型产品,未来航空产业进步将成为国家崛起的重要一环。
航空报国、航空强国,是当代航空人的责任。关心中国航空的未来,关注国家空天、瞩望民族腾飞,则是每个国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义务和责任。对此,老院士们表达了殷切的祝福:
“冯如当年20多岁做出不凡的成绩,我们带的博士生、硕士生也差不多这个年纪,我们应该集合社会的力量一起来做工作,鼓励年轻人多做点事,这对国家将是非常有益的。"两个较量"是我们这代人未竟的事业,但相信我们下一代一定能取得胜利!”
警惕空天“珍珠港事件”,加强空防建设迫在眉睫 1909年,以冯如为代表的一批航空先驱奔走呼吁,以自己的行动揭示和推动了航空时代的来临。而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目光、心智和行动,是否如冯如一般敏锐迅速,并能适应日益迅猛到来的空天时代变革?
20世纪末,空天技术与信息技术相互渗透与融合,形成了以信息化为特征的天基平台、空基平台以及逐步融合的空天一体化平台体系。技术发达国家甚至提出,航空空间与航天空间是无缝衔接的统一领域,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空天时代”、“空天世纪”的特征,已日趋明显。
空军工程大学田安平教授说:“在信息主导和空天制胜的21世纪,国家的发展将沿着两个主要方向向外拓展,一个是通过海洋向"远"拓展,另一个是沿着空天向"高"拓展。这其中,向"高"拓展是无限的,因为,空天高不可测,空间无限、用途无限、价值无限。因此,我们迫切需要确立适应国家发展的新空天观,包括空天利益观、空天安全观、空天价值观、空天效益观、空天战略观等”。
空军专家董文先则认为:“在军事领域,空天制高点是由"稠密大气层制高点"、"临近空间制高点"、"太空制高点"等多个制高点构成的战略制高点体系。空天国防成为一体化的陆、海、空、天、电"全维国防"的核心和枢纽。”因此,“在20世纪,"无航空即无领空,无空防即无国防";在新世纪,无空天之防,既无领空,又无国防”。
当前,我国面临的空中安全形势十分严峻,如果不警惕,和平是有可能丧失的。为此,乔良提示:“发达国家以四代机、全球信息栅格和天基系统三位一体的新空袭体系正在形成,对以三代机为主的防御体系构成巨大的压力,空天战略竞争显得更为激烈。以天基信息为支撑的现代空袭大可亡人之国,小可屈人之兵。”也许正因其如此,防止空天领域的“珍珠港事件”发生,成为当今空天领域专家们的重要共识之一。
面对空天世纪和日益紧迫的空天威胁,确立新的空天观,加强国家空中力量是我们实现民族复兴、和平崛起的必经之途。
第 1 2 3页
抓住登高瞰下、制胜空天的历史机遇 1911年,回国后的冯如投身辛亥革命,并荣任广东革命军飞机长。算起来,他也是中国空军第一人。冯如关于以飞机守卫港口的思想,也使得他成为具有空军建军及作战思想的第一人。
正因如此,在关于冯如的如潮赞誉中,有这样一句让人特别难忘——“科学之伟人,空军之豪杰”。
冯如首飞的1909年掀开中国航空史第一页,同年,意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支航空队,世界也迈入了军事航空时代。而今年,人民空军也将迎来自己60岁的生日。
特别的时空交汇点,引发了专家学者的特殊思考。
国防大学教授徐焰指出,今年,不仅是中国航空百年,也是世界军事航空百年。中国空军的成长,从艰难的起飞,到不断的摸索,如今已经进入了大发展时期。空军在国家安全战略全局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放眼世界军事发展,这也是一个必然趋势,譬如,以装备而言,当前全球军贸销售中,占金额一半的项目是战机,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空中力量建设的重要性。
空军专家董文先认为,空天力量的崛起,使威胁的方式由平面转为立体;威胁的方向,先由陆地转向海洋,后由海洋转向天空。空天已成为未来战争的战略制高点,谁掌握了这个战略制高点,谁就掌握了战略主动权。我们应把目光和关注的重点聚焦空天,抓住登高瞰下、制胜空天的历史机遇,加快推进空天力量建设,保证国家空天利益和战略安全。
21世纪是空天的世纪。空军是空天战场的主要力量,承载着党和人民实现民族振兴的厚望。面对新的空天时代、新的使命,人民空军将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建设一支与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要求相适应的强大的人民空军,出色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为维护国家安全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这既是时代的召唤,也是空军官兵追求的目标,更是历史的责任。
美丽的家园需要一方宁静的天空、和平的天空、希望的天空。
第 1 2 3页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