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各国医疗盘点:美国人痛骂制度 对医院赞不绝口

2009年06月15日16:49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北京晚报

  国外看病“难不难”

  ■美国人痛骂医疗制度但对医院赞不绝口

  ■日本人看病只交30%的钱可年轻人嫌贵

  ■英国人看门诊不收费但病人等待时间长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我国医疗“市场化”改革的后遗症。

今年3月1日,陕西省神木县在全国率先尝试“全民免费医疗”,只要有神木户口,生病住院所有费用报销90%。这一尝试在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喝彩声、质疑声此起彼伏。连日来,人们关注的焦点不断向深层次问题转移,如全民免费医疗是否会引发医院和患者过度使用医疗资金的道德风险?是否会导致财政负担无以为继?这是否是领导者作秀的头脑发热工程?……

  “免费医疗”这个问题,国外已经有一套历经多年的体系。由于国情不同、经济发展状况不同,照搬国外的医疗体系是行不通的。不过,国外的某些做法是值得我们参考的,因为各国政府都意识到,健全的医疗保障体系不仅可以推进社会公平,而且也能对经济增长作出贡献。同时,国外医疗体系也出现了不少问题,对我们正在进行的“医改”同样也可以起到借鉴作用。

  美国

  对医生和医院赞不绝口

  医疗费用十分高昂

  美国总统奥巴马13日表示,联邦政府将在未来10年内把对医院的拨款削减约2000亿美元,这一支出的调整将通过医疗体系效率的提高和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的扩大来弥补。但是,奥巴马的计划遭到了医院的反对。他们认为这个计划是不公平的,将损害患者及老年人的利益。美国医院协会主席表示,该协会正在呼吁那些接收大量低收入患者的医院联合抵制奥巴马削减拨款的计划。

  民意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美国人一方面痛骂本国医疗制度“糟透了”,一方面又对自己的医生和医院赞不绝口。

  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医疗技术,病人在选择医疗服务方面拥有很大自由。但美国医疗体制的缺陷也十分明显,素以高投入、低产出而闻名于世。

  美国的医疗机构,分为公立医院和私立医院(包括私立诊所)。在美国的城市里,大约2/3的医院都是公立医院,也就是说,这些医院是非营利机构。这些公立医院大多数是由大学的医学院开办和管理。

  美国公立医院,由地方、州和联邦政府资助,接受的资金数额巨大。而且,这些医院在为病人服务后,向为老年和残疾人举办的美国联邦医疗保险和各种私人保险公司收费。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收费足以涵盖治疗费用,所以医院收治的病人,包括低收入者、老人和残疾人等,都可以得到“免费”的治疗。

  当然,各级公立医院的资金是来自纳税人,而且联邦医疗保险制度也是纳税人在终身工作时预先缴纳的。所以公立医院的治疗手段、收费额度等要接受政府机构的审核。

  美国的私立医院则更多地接纳有医疗保险的、中等收入以上的病人。这些人负担的费用就比较多,例如加入工作单位保险时,要负担额外保费。因为私人医生的收入直接来自病人的多寡,所以他们的态度和服务要更好。不过这些医生的收费同样要接受保险公司和联邦医疗保险的审核,也就是说,在医生和病人之外,有第三方制约着医院的医疗行为。这种监督机制使得医院不可能只收钱不负责。

  但是从本质上来讲,在美国要么做富人,要么就做个彻底的穷人。真正的富人不必为就医发愁,真正的穷人看病则有政府包干。最糟糕的要数中间阶层,收入被房子、孩子、自己的医疗保险扯得七零八落,看医生要精打细算。

  需要指出的是,美国的医疗保障“市场化”并非政府“甩包袱”式的那样“市场化”。美国政府对医疗部门的经费投入不管在绝对数量还是相对比重上都是其他国家所望尘莫及的。

  但是在美国看病,多少还是给人一种“慢郎中”的印象。这主要是因为美国医院里,不是靠排队挂号,而是靠电话预约。除非病人说特别难受,必须现在就见医生外,前台工作人员一般都要找一个最适合病人和医生的时间,那么多半要几天以后了。

  英国

  门诊基本不收费

  病人等待时间忒长

  英国全民公费医疗体系(NHS)是1945年由工党提出并于1948年正式建立的。经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与完善,NHS已成为英国福利制度中的一项特色工程,是“从摇篮到坟墓”福利政策的具体体现之一。

  英国的公立医院系统历史悠久,机构也相当庞大。美国医院的很多设置和做法,最初就是来自英国。英国公立医院因为经费充足、设备完善,所以私人诊所常把自己做不了的检查和治疗送到公立医院去做。公立医院在各种服务中,赢得了声誉和信任。

  NHS覆盖面非常广泛,集医学科研、食品安全、全民医疗保健、儿童保护以及对老年和残障人群的关怀为一体,年需资金约500亿英镑,人年均83英镑(约1600元人民币)。支持NHS的资金82%由政府财政拨款,12.2%出自国民保险税,其余来自社会及慈善机构的捐款和少量的非免费医疗收入。

  和很多西方国家一样,英国实行医药分离制,除牙科收取少量治疗费外,NHS医院门诊基本上不收费,约85%的处方药免费。儿童、孕妇、60岁以上的老人、低收入者和欠发达农村地区人群一律享受免费医疗。每千人拥有8名医生和约10张病床。

  英国医院也面临病人看病等待时间太长的问题。尤其是外科手术,一般情况下,病人从预约到手术时间要等6至12个月,不少患者为了及时得到治疗选择私立医院,近13%的公民购买个人医疗保险。为此,英国政府决定从今年开始,要求各大医院将患者等待就医的时间再缩短1/3。

  日本

  看病费用只交30%

  年轻人嫌负担过重

  日本的国民健康保险制度为全体国民提供了医疗保证。每一个日本国民和在日本居住一年以上的外国人,都要加入国民健康保险,交一定数额的保险费,领取国民健康保险证。有病到医院就医,交30%医疗费即可,剩下的70%由医院和居民所在的地方政府结算。

  日本的医疗费包括3部分,一部分是患者看病时交付的费用,一部分是国民的健康保险费,一部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医疗补助。各地方政府在上一年医疗费总额中,减去政府的补助和患者交付的部分,剩下的就是国民健康保险金,根据每家和每位居民的收入分摊,收入不同,交付的国民健康保险费不同。

  但是,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目前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些年轻人不想交国民健康保险,他们认为负担太重,每月的工资扣除国民健康保险剩得太少。相比之下,日本的老人晚年日子相对好过,有自己的房子和养老年金,花钱的地方少,看病有保障。

  到日本医院看病,可以接受全方位的服务。因为考虑到病人和家属行动不便等因素,医院设专人为就诊者免费停车取车,也就是说,服务从医院门口就开始了。

  泰国

  看病只交30泰铢

  国家财政负担大

  为了让每个泰国人都能看得起医生,也为了回报农民的选票支持,前总理他信2001年上台之初开始推广“30泰铢就医计划”(30泰铢约合6元人民币)。

  据广州日报报道,该计划主要内容是,凭借公民身份证,到居住地所属医院,登记办一张“30泰铢就医计划”卡。生病需要就医时,凭“30泰铢就医计划”卡到所属医院看病,只交30泰铢,不论是什么病,一切费用都包括在这30泰铢内,患者不用再额外多交一分钱。唯一条件是,必须到所持卡上指定的医院看病。

  有两种特殊情况允许病人跨区到非指定医院看病,一是遭遇意外交通事故时;二是在发生紧急病情时,比如病人在路上心脏病突发。病人可在脱离危险后,将情况报告给自己指定医院,然后由指定医院支付其在急救医院的医疗费用,病人仍然仅付30泰铢。

  如果有疑难杂症,指定医院会报告给国家卫生保险局,然后国家卫生保险局负责协调和埋单。各指定医院将信息汇总到卫生保险局,然后由卫生保险局根据各地区可支配医疗资源,为疑难重病患者联系到现有条件下最佳的治疗医院。

  30泰铢当然远不够给病人治病,超出部分由国家负担。国家卫生保险局根据医院接受病人情况,按人头补给医院费用,医院每接收一个使用30泰铢就医卡的病人,就得到1200泰铢补贴。

  泰国的医疗体系也面临很大的财政压力。近年来,由于泰国政局持续动荡,泰国经济支柱产业旅游业遭受重创,国家财政收入大幅缩水。泰国驻广州领事馆工作人员表示,泰国新政府很可能在近期对这一福利做出重大调整。

  德国

  强制购买医疗保险

  保险费用入不敷出

  德国是世界上最早实施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拥有相对发达和完善的医疗保险体系。但也存在保险费入不敷出的问题。

  德国现行医疗保险体制以法定医疗保险为主、私人医疗保险为辅。德国医疗保险的范围很广,从疾病的预防到死亡抚恤都可以索赔,基本囊括了公民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德国几乎所有国民都被接纳到医疗保险体系中,其中约89%参加了法定保险,约9%参加私人保险。

  德国法定医疗保险的费用,是根据公民的收入来确定的,一般是定为月收入的11%到15%左右,由公民负担一半雇主负担一半。没有工作的公民,可以跟自己的家属进行投保,如果公民是靠社会福利过活的人员,则可以通过社会福利部门购买保险。

  德国法定和私人保险之间的主要差别在于,私人医疗保险可以在就医时享受更好的待遇,如要求专家诊疗、指定手术医师、住院时可以享受单间病房等,而这些都是法定医疗保险所没有的,如果参保法定医疗保险的公民也希望享受这些待遇,则需要另行购买一个附加保险。温玉顺

  各国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占人均GDP比例(2006年)  (单位:%)

  排名 国家 比例 排名 国家 比例

  1 乌干达 11.88 57 加拿大 3.00

  2 卢旺达 10.44 62 韩国 2.90

  4 美国 8.26 82 德国 2.38

  6 阿根廷 7.78 88 马来西亚 2.25

  7 越南 7.73 89 法国 2.24

  13 南非 5.67 108 新加坡 1.88

  24 中国 4.53 110 俄罗斯 1.84

  27 瑞士 4.19 125 挪威 1.48

  35 埃及 3.79 126 丹麦 1.48

  39 墨西哥 3.58 138 日本 1.36

  40 印度 3.56 145 英国 1.04

  资料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