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抄袭博士生可能被消学位 现任导师为其惋惜

2009年06月17日06:34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北京青年报

  《辽宁大学副校长陷“抄袭门”》追踪———

  如果不是急着出学术成果,抱侥幸心理发表那篇抄袭来的论文,9天后,杨伦将结束3年的学业,顺利拿到北师大哲学博士学位。现在,因为陷入抄袭丑闻,眼前的一切充满变数。

  近日,发表在核心学术期刊上的《何谓“理论”?》,至少80%的内容被认定为抄袭。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是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北师大在读博士生杨伦是第二作者,陆杰荣曾是杨伦硕士阶段的导师。

  昨天,北师大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领导找杨伦谈话,表示校方可能取消其博士学位。北师大宣传部负责人表示,如何处分杨伦,校方正在履行必要的程序。

  事件·进展

  抄袭者有可能被取消博士学位

  昨天,哲学与社会学学院召开了各研究室负责人参加的会议,通报了博士生杨伦抄袭论文的情况。该院院长张曙光介绍,学院要求博士生在读期间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1-2篇论文,但这不是强制要求,没发表过论文也可以毕业。

  杨伦是北师大哲学与社会学学院2006级博士生,研究方向是外国哲学,导师为王成兵教授。

  王成兵教授说,在《何谓“理论”?》这篇论文发表前,杨伦没有拿给他看过。5月份,看到杨伦的论文登上《哲学研究》杂志,王成兵觉得论文内容和杨伦的研究方向不太一样,不过依然感到惊喜。此前杨伦从未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过论文。

  抄袭事件曝光前,杨伦已经通过了博士答辩,将在本月底毕业。王成兵说,有3名校外教授和2名校内教授参与杨伦博士学位论文的答辩,他的博士论文货真价实。

  昨天上午,学院领导找杨伦谈话,表示抄袭事件影响巨大,最严重将取消其博士学位。

  事件·关键

  “师生”对关键细节表述不合拍

  论文抄袭事件中,最受关注的是第一作者、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陆杰荣通过辽大校方表述的事件经过,与杨伦的自述有部分不符,这些细节恰好事关责任认定。

  杨伦告诉记者,抄袭事件从头到尾都是他的责任。他说,自己把《何谓“理论”?》发给陆杰荣,想让陆杰荣帮忙在学术刊物上发表,但陆只是稍作修改后回复,后来的投稿和署名陆杰荣完全不知情。

  此前,辽宁大学党委书记王山向新华社记者介绍,“……后杨伦又打来电话,说想在期刊上发表这篇文章,但需要有陆杰荣的第一署名,陆杰荣在经询问该论文是学生本人所写后,同意了这一要求。”

  对于“受到压力背黑锅”这种猜测,杨伦说:“抄袭这件事是我一个人干的,陆(杰荣)老师不知道我投稿时署上了他的名,我现在最对不起的人就是陆老师。”

  事件·印象

  现任导师为他惋惜

  现任导师王成兵:

  我每年只招一个博士生,杨伦第一年考试英语没过线,第二年考上了。我感觉他平时不太爱说话,性格非常内向,所以怕出了这样的事他承受不了。

  博士论文答辩非常严格,学科答辩6月3日才结束,他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保罗·利科的记忆现象学研究》。我孩子今年高考,可最近我在杨伦身上花的时间比花在儿子身上的时间还多。

  平时我常和他说,不要到外面去忽悠,要静下心读文本。没想到他犯这么愚蠢的错误。他毕竟是我的学生,我觉得挺对不起他。

  隔壁宿舍同学:

  杨伦平时人缘挺好,学习也算认真,如果不是对哲学非常热爱,是不会读到博士的。他论文写的哲学家,国内基本没有人研究,他经常拿着英语和法语词典,翻看国外书籍。不懂法语语法,他就翻词典查单词,推测句子的意思。

  对话“抄袭者”

  前面不署导师名 想发表非常难

  昨天下午,杨伦没有刻意回避“抄袭”二字。在杨伦眼中,自己只是个普通的“小博士生”,找知名教授联合署名发表论文,是学术圈的潜规则。抄袭被曝光,很大原因是这篇论文意外地发表在《哲学研究》上——这份杂志太出名了。

  记者:你对学校对你的处分怎么看?

  杨伦:我没有异议。这不是学位的问题,这涉及到一个基本的原则性问题,牵涉到学术造假。现在不光是学术造假本身,而且网络上也到处在传,产生了非常恶劣的影响。按照正常的学校条例,也是要开除学籍的,所以我接受这个结果。

  记者:当时为什么想到抄袭,而不是自己写?

  杨伦:一是出于现实的考虑,就是为了毕业找一份工作;二是我有侥幸和虚荣的心理,我偷了别人的东西,如果别人没发现,我不就得逞了吗?我偷了别人的东西,能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这就是虚荣,是投机。

  今年过年前后,我学位论文还没写明白呢,但我急着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如果这期间再不投稿,毕业前就登不了了。我最早看到这个帖子(指王凌云的《什么是理论?》)是在2004年,觉得写得不错,存在电脑里了。快到毕业时,自己在科研上没有什么东西,于是就把这个修改一下写成论文。

  记者:北师大对博士生在核心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有硬性规定吗?

  杨伦:不是硬性规定。可你要是没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过论文,找工作非常不利,没有学术成果,就没有去向。

  记者:没发表过论文,对就业有多大影响?

  杨伦:我以前投过几次简历,没有任何回应。投的时候人家就说,你科研方面太弱了,我们不会提供机会的。我这样的博士在北京高校找工作没有优势,所以我投的都是地方高校,不过都没有回音。这些学校招人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你本身的学术水平,这个用论文衡量;二是导师的背景。

  记者:为什么选择以前的导师联合署名发论文,而不是现在北师大的导师?

  杨伦:我唯一能借力的导师就是陆老师,在外国哲学这个圈子里,王老师的分量没有陆老师大,陆老师是辽宁大学副校长,王老师只是一个普通的导师。

  记者:如果没有前面导师的署名,同样质量的论文,人家也可能不会发?

  杨伦:发表论文时,作者在学术圈里的地位和影响是很重要的。我把陆老师的名字写到前面,就是为了增加发表的机会,因为圈里谁认识我啊?

  记者:这是一种潜规则吗?

  杨伦:可以说是行规。因为我们这些小研究生想在核心期刊上发文章,不是说完全没有可能,但确实非常困难,因为没有任何学术声誉。杂志也有这种心态,发名人的文章,对他们也有好处。

  记者:抄袭的时候有没有想到今天的结果?

  杨伦:我当时一稿多投,根本没想到《哲学研究》这样的权威杂志能刊登。如果发在小杂志上,很多人可能看不到,也就不太会追究。

  记者:那你以后还有什么打算?

  杨伦:这个事情以后学位也没了,也不可能在这个圈子里面呆了,学术前途算是没了。先在北京呆着,找一个跟哲学完全没有关系的工作吧。

  记者:你家人知道这事吗?

  杨伦:父母还不知道,他们都已经60多岁了,不上网。我哥哥知道了,他一直安慰我。

  新闻背景

  国内哲学界权威核心期刊《哲学研究》2009年第4期刊登了《何谓“理论”?》一文,媒体对比发现,其中至少80%的内容抄袭了云南大学讲师王凌云多年前的一篇文章《什么是理论(Theory)?》。

  《何谓“理论”?》 的第一作者是辽宁大学副校长陆杰荣,第二作者是北师大在读博士生杨伦,陆杰荣是杨伦硕士阶段的导师。

  辽宁大学方面表示,“抄袭”系杨伦一人所为,陆杰荣署名仅为帮助学生的论文得以发表。杨伦承认,这篇文章是自己几年前从网络上下载的。

  ■漫画/陈彬

  

(责任编辑:张勇)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