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加大直接投入 避免过多行政干预
作者:■新华社记者吴晶晶卫敏丽顾瑞珍
我国广大中小企业在吸纳就业、繁荣市场、引导消费、激励投资、促进出口、技术创新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眼下它们大多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发展受阻。
在此间举行的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政协委员们纷纷为面临严峻压力的中小企业度过金融危机“寒冬”建言献策。
中小企业发展面临诸多难题
“当前中小企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力量。”赵晓勇常委介绍说,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在各地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达到430多万户,在全国范围内提供了大于60%的产品和服务价值量,75%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66%的发明专利,82%的新产品,68%的外贸出口,50%的税金。
但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各地中小企业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困难和问题,资金短缺、产业结构失衡、要素市场趋紧、产品科技含量偏低等深层次矛盾逐渐显露。特别是资金短缺、融资困难、出口受阻、发展乏力等问题尤为突出。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仍未完全见底,企业走出危机影响的前景仍不容乐观。用地难、融资成本高、规划不清晰和中小企业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是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致公党中央对浙江等地中小企业调研后指出。
“要突破融资难这一制约中小企业诞生、成长、发展的老大难问题,需要集合包括企业、社会、政府在内的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其中进一步强化政府扶持功能是至关重要的。”赵晓勇常委说。
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
政协委员们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国家及省市县各级政府都投入了名目各异数量不等的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资金,大都建立有融资担保机构。但是,存在不成体系、资金不足、担保不力、银行惜贷、企业融资成本较高、融资效率低下等问题。
阳宝华常委认为,应加大直接投入,表明政府决心。扩大对中小企业投资担保资金的注入,对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贷款进行贴息,对银行和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新增中小企业贷款和担保形成的呆账损失给予一定的补偿,支持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加大出口退税力度。
赵晓勇常委建议,设立国家中小企业银行,营运国家及地方政府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为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建立国家担保制度,设立国家担保机构,对符合产业政策、经济效益显著、关系国计民生的贷款项目或社会担保项目提供国家担保或再担保。
致公党中央则建议,在国有大银行中设立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支行,每年从财政中拿出一部分,作为银行风险基金,对中小企业,尤其是对初创企业、装备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专业技术公司和公共技术平台等领域进行重点扶持。并采用适合于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评价指标和尽职免责制度,解决现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资金扶持政策不落实的问题。
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
目前我国一些地方采取了提供创业辅导服务、建立创业辅导工作网络等具体措施,对中小企业予以扶持。政协委员们建议,应进一步完善中小企业服务体系,为中小企业搭建服务平台。
致公党中央建议,应建立由政府主导的非营利性咨询机构和专项资金,支持科技人员深入中小企业服务,对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咨询,帮助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为企业提供公益性的智力支持。同时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科技和产品创新服务,建立和完善企业征信系统。
还有的委员认为应合理配置人力、土地、资金等要素市场,在政府采购、招投标体系、业务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为中小企业公平合理竞争构造良好环境。
“要避免过多地行政干预,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资本市场的引导,保护好宽松的融资环境。”阳宝华常委提出,在应对金融危机期间,还可对企业实行“特护期”政策,在一定时期内做到不到企业检查,坚决做到不与民争利,不与企业争利。”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