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09-06-19 03:45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 进入论坛 手机读报
特殊的气候与土质,造成了我省450万亩的盐碱地,其中大同盆地面积最大,有300万亩,占全省面积的67%,而且集中连片,治理难度大,严重制约着当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化学改良剂的出现,盐碱地区的一道曙光 研究结果表明,在重度和极重度碱化土壤上,每亩施用脱硫石膏2000-3000公斤,配合施用化学改良剂150公斤,结合其他农艺措施,玉米产量可以从每亩200公斤提高到400公斤,第二年可以稳定在500-600公斤。几乎是寸草不生的极重度碱化土,每亩施用脱硫石膏3000公斤和化学改良剂200公斤,当年就有收成,连续改良3年后,玉米产量可以稳定在每亩400-500公斤。
经过测算,改良1亩盐碱土平均需要1500公斤脱硫石膏和150公斤化学改良剂,另外需要配施有机肥3-4方,尿素20公斤,酸性过磷酸钙50公斤,投入成本约400元左右,但需要连续投入3-4年。由于没有累积效应,所以该技术对土壤和作物都是安全的,如果此技术能够大面积实施,可在大同盆地增加有效耕地20万亩。
脱硫石膏,正是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的副产品 我省是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大量煤炭的直接燃烧使得二氧化硫的排放成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目前国内控制这种污染很重要的一项技术就是进行烟气脱硫,这也是许多大型火电机组所走的主要环保技术路线,而烟气脱硫产生的大量副产品——脱硫石膏正是用化学方法改良盐碱地的主要原料。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日益重视,火电厂烟气脱硫技术逐步受到重视,大批火力发电厂必须安装烟气脱硫装置,由此产生的脱硫石膏量急剧增加。省内火电站将全部安装烟气脱硫装置,这样下来,全省每年产生的脱硫石膏量将高达200万吨以上。
据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负责人介绍,利用火电厂脱硫石膏和工业废弃物加工生产的盐碱地化学改良剂,不仅可以改良盐碱地,增加耕地资源,提高耕地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可以变废为宝,减轻二次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是关系到国计民生、子孙后代的大事。
为这项先进技术进行大面积推广搭建一个平台 盐碱地改良项目实施10年来,累计推广面积50万亩,辐射面积100万亩,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1500元,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明显。但是,利用脱硫石膏和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土壤效果虽好,却尚未形成规模,带动能力不强。分析主要原因,首先是脱硫石膏的生产企业与施用者的沟通渠道不畅,在利用结合方面,没有有效的协调和组织,各方面的积极性还未充分调动起来。其次是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的成套技术虽已成熟,但因为没有大规模的实践推广应用,农户中掌握改良技术或经过培训的人员偏少,技术人才大量缺乏。第三,投入偏高,盐碱区的农民没有经济实力承担改土费用,而政府也没有相应的费用来补贴农民,更缺乏鼓励企业和农民改良盐碱地的优惠政策,在国家土地开发整理的盐碱地改良项目中只有实施水利工程的措施,没有化学改良材料费的投入,严重影响了治理效果。
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各级政府既应该调动技术部门提供技术指导和农户积极改土的积极性,更要支持农业科技部门开展盐碱地改良的技术研究和示范服务,建立核心示范区,开展技术集成和再创新,实现改良土壤项目区每村至少有一名既掌握原理、又懂实际操作的技术人员,提高改良土壤的效率;在经费问题上,政府可以利用专款补贴的方式,鼓励农民改良盐碱地,也可以从土地整理费用中,拿出一定资金用于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或者把脱硫石膏改良碱化土壤项目作为省级和国家级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单独立项。同时,由于脱硫石膏和化学改良剂改良盐碱土的方法已经成熟,政府应尽快出台减税或增加补贴的政策,鼓励企业生产和制造盐碱地化学改良剂,鼓励燃煤电厂所产生的脱硫石膏用于盐碱土改良工程。
本报记者白续宏 本报通讯员张强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