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美联储将成美国金融风险守门人

2009年06月19日06:22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北京青年报

  美国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彻底的金融监管体系改革已经一触即发。昨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了美国联邦政府制定的“金融白皮书”。这份长达88页的方案从机构、市场、消费者保护和国际合作等多个角度,对美国金融监管做出了较为彻底的重制,其中包括将美联储打造成为“系统风险监管者”、设立全新的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监管金融消费产品以及对对冲基金和私募基金实施监管。

  奥巴马表示,他本人始终对于自由的金融市场抱有强烈的信心,出台“大萧条”以来最大规模监管体系改革计划,就是为了能够在防止不健康市场行为泛滥的同时,激励金融创新。他认为,本次改革能够增强人们对美国金融体系复原的信心并防止危机再度发生。

  美国国会预计将对奥巴马提出的这份改革计划进行长达数月的辩论,其中许多改革提案均需通过立法。参众两院已为此安排了十多场在7月中旬前举行的听证会。美国媒体预计,法案的出台以及最终实施时间,有可能被推迟至明年。

  ■美联储成为系统风险监管者

  根据计划,美联储将被赋予权力来监管美国规模最大、最具系统关联性的“一类金融控股公司”,而这些可能对整个系统构成威胁的机构本身,也将因此在资本金和流动性方面面临更高的要求。美联储还负责对这些公司的高管薪酬以及金融市场交易系统实施监控。对于美联储来说,获得上述监管权力意味着其成为改革后美国金融监管体系中的系统风险监管者,这也是该机构职权在过去几十年中所经历的最大变动。

  美联储的职责变化早在市场意料之中。5月下旬,就有美国媒体披露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部分重要权力将被转移至美联储。而就在计划公布前一天,奥巴马还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指出,“必须有某个机构来对整个系统而非单个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实施监管,而美联储则是承担这一重任的最佳候选。”

  不过,计划同时建议创立一个由美国财政部领导的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帮助弥补在监管方面的空白,促进政策的协调以及识别新出现的风险;而美联储必须通过这一机构获得美国财政部的书面许可,方可行使其系统风险监管权力。与此同时,美联储在实施紧急借贷方面的权力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国财政部的限制。

  ■新设全国性银行监管机构

  对于银行业的监管,奥巴马政府建议关闭储蓄管理局,设立一个新的单独监管机构以对所有联邦特许银行加以监督。这一全国性银行监管机构将成为财政部下属独立机构。新机构将接过当前负责国有银行监管工作的监理专员办公室监管权,并担负现在的储蓄管理局职责。新机构将被赋予全面审查执法权。

  奥巴马政府称,单一银行监管机构将填补当前监管结构中所存在的空缺,这种结构也是此次金融危机的促因所在。前财长保尔森去年首次提出这一想法,但当时遭到了银行业的强烈反对。另外,美联储与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将保留其监督全国性特许银行的角色,国家信贷联盟署也将继续监管各信用联盟。

  ■新设消费者金融保护机构

  新计划中最有异议的措施在于政府计划创立一个新的机构——消费者联邦保护局(CFPA),在信用卡、房贷等银行交易中保护消费者利益。该局将拥有取缔不公平条款和行为的权力,以及为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制定规则的权力,其主要目的是为消费者提供清晰的资讯,防止不公平和欺诈性交易的发生。

  这个新机构将把过去几个政府机构分摊的权力集中起来。华盛顿的一些游说集团担心这样一方面会让失去监管权力的那几个机构展开争夺“权力”的战争,而且建立这个机构也在无形中扩大了政府的监管权。

  ■“大政府”重回美国市场

  不少专家认为,加强监管的确没有错,但将所有希望寄托于监管,认为监管就能消除一切危机,显然是非常不现实的。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研究员沈洪溥撰文直言:“一言以蔽之,这个言必称‘改变’的总统的所作所为,无非是要将‘大政府’这个在美国消失多年的‘幽灵’重新召唤到市场中来。”

  沈洪溥认为,强悍的“美国版大政府”并不能避免日后的新问题。首先,综合经营本身就意味着金融系统的风险点增多,体系脆弱性上升,机构的风险根本无法通过单纯调高资本金额度或提高监管力度来完全对冲;其次,衍生品创新本意就是规避监管、博取利益,不能指望用扩张警察队伍的办法来完全消灭犯罪;此外,对那些因自己贪婪而犯下错误的消费者过度保护,可能诱发更广泛的侥幸心理;同时,政府接管大型金融机构难免疏离市场,既稀释了原股东权益,又面临官股如何退场的困境。

  沈洪溥指出,当前国际经济金融领域最深刻问题在于,与美国巨额债务相捆绑的美元流动性会怎样演变。这几乎也是制约未来世界经济走向的最重要变数。即使由“大政府”控盘的美国消费、投资、贸易能不歇脚地一路攀升,也无法解决外部国家对过剩美元累积必然引发泡沫的担心。

  ■制图/黎倩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要点

  ■据新华社

  联邦储备委员会获得更多权力,监督范围扩大到所有可能对金融稳定形成威胁的企业,而不仅仅是银行控股公司。

  由财政部牵头成立金融服务监管委员会,以发现金融体系的“系统性”危险,同时促进跨部门合作。

  对金融企业设立更严格的资本标准,大企业的标准相应提高。

  设立专门的银行监督机构,对所有在联邦政府注册的银行实施监督。

  要求对冲基金等大型私募资本的经营者在证券和交易委员会注册。

  对市场透明度提出新要求,加强信用评级机构监管,抵押贷款债券的发行方必须持有这些债券。

  对信贷违约掉期等场外交易的金融衍生品实施全面监管。

  美联储获得监管重要支付、结算和清算系统的权力。

  撤销储蓄管理局这一监管力度较弱的部门,以避免部分吸储机构借此避免美联储监管。

  建立消费者金融保护署,以保护消费者不受金融系统中不公平、具有欺骗性和滥用权力与资金的行为损害。

  为大型非银行金融机构倒闭确立既定程序,以避免它们的无序倒闭损害整个金融体系。

  限制美联储的紧急救助权力,要求其在向个人、机构和企业提供紧急金融救援前获取财政部长的书面许可。

  市场反应

  华尔街对金融监管改革方案心存疑虑

  奥巴马政府的金融监管改革方案17日正式出炉,这是上世纪经济大萧条以来美国政府对金融监管体系进行力度最大的一次全面改革。如果改革方案得到通过并付诸实施,美国金融生态将随之发生巨变。就此,华尔街在表示支持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疑虑。

  美国几家交易所集团在计划公布之后率先表态。纽约泛欧交易所集团首席执行官邓肯·尼德奥尔表示,现在的监管体系已经过时,奥巴马政府强化金融监管有助于恢复投资者对美国金融体系的信任。

  纳斯达克-OMX集团首席执行官罗伯特·格雷费尔德支持政府加强对金融衍生品和场外交易市场的监管,他认为这有助于提高市场的透明度。但他反对过度监管,强调监管的效率和有效性。

  由于在金融危机中接受了政府的救助,大多数金融企业表态谨慎。摩根士丹利发布了简短的声明表示支持政府的监管改革。在17日当天归还政府救助资金的高盛、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则都没有表态。

  原本不在政府监管之列的对冲基金、私募基金、风险资本投资基金这次也被列入监管名单,这些基金对于政府的新政心情十分复杂。“无论是对冲基金还是私募基金,没有人愿意接受政府的监管,无论从商业模式上,还是从实际操作来讲,接受监管都意味着更高的成本,但这是一个不得不接受的现实,”一位在纽约从事对冲基金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我们现在需要的是政府给出更多的细节,如对什么规模的基金进行登记,是不是每笔交易都需要记录。从整个金融业角度看,强化监管可以使市场运行的更加平稳,但是到具体的操作中,政府到底要监管到什么程度,最终是否会达成一个妥协,现在仍存在变数。”

  对于金融监管新政,经济学者、专家和市场人士普遍存在两派意见,支持者认为强化监管有利于金融业的长远发展,反对者认为方案仍不完善,同时存在监管过度的嫌疑。

  曾供职于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的莱恩亚克指出,奥巴马的经济团队关注的是经济宏观层面的问题,比如如何解决系统性风险,怎么监控金融企业和市场等问题以避免重蹈金融危机的覆辙。他认为新政仍然对很多现实问题缺乏对策,比如对于造成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的个人如何处理、繁冗官僚机构并不能防范类似的金融危机再次发生的问题。

  不少分析师认为,政府的监管方案会影响到金融企业的盈利能力。罗奇德尔证券公司的银行业分析师理查德·博维认为,新的监管方案过于复杂,过于严格。比如要求金融企业提高准备金率,这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

  还有人对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权力过于集中表示担忧。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的主持人赖瑞·库德劳撰文指出,美联储其实是这次金融危机的制造者,美联储的低利率政策引发了美国的房地产泡沫,进而引发金融危机。金融改革方案赋予美联储更大的权力。文章由此提出质疑:如果美联储决策失误,金融体系何以能够避免重蹈覆辙呢?

  ■文/新华社记者 陈刚

  

(责任编辑:张勇)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