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适房6连号弊案的三重追问
武汉市5141名困难家庭参与一个经适房小区公开摇号。结果摇中的124名市民中,有6人的购房资格证明编号是连号。经查,6人均系申请材料造假(今日本报A12版)。
5000余人参与经适房摇号,中出6连号的几率有多大?华中师范大学一位数学博士的计算结果是:千万亿分之一。
首先,要不是这诡异的6连号,群众恐怕不会质疑,媒体就不会跟进,自然也谈不上启动复查程序。换言之,如果作假者能将这6连号分而拆之,打散到其他号码中,谁还能从公示中看出什么端倪?6连号作假之所以败露,原因无他,只在于“太假了”——这才是最令人郁闷的地方。如果作假作得稍微合乎常理,群众监督或程序监督对经适房摇号弊案还有什么力量可言?最直接的疑问是:6连号虽然被查了,此前的经适房摇号中,有没有与6连号类似的更隐蔽的骗购行为存在?
其次,经适房6连号弊案让人担心的还在于这是“一整套”程序,涉及居委会、街道、公安、民政、国土、房产等多个公共部门,只要其中某一个环节较真,作假都几无可能。同时,也正因为老百姓对这一领域“作假几无可能”抱有普遍信仰,所以,千万亿分之一概率一旦弄假成真则更让人诧异——这就和高考冒名顶替事件一样,公众不禁要问:在层层防守的底线公平领域,完成作假目标,究竟需要多大“能量”?在民间大有市场的“办证、登记、摇号一条龙”服务背后,又有多少公共权力在寻租、在沦陷?
此外,还有一个问题值得警惕:帮助千万亿分之一概率最终落地的,是摇号软件,这也是经适房配置中程序正义的重要环节。我们平时大多关注摇号前的审批与稽查程序,对摇号软件等信息工具给予天然信任,然而,6连号弊案中的软件却是“自己编的程序自己用、自己保管、自己修正”,结果,就有了这千万亿分之一的神奇,更神奇的是这连号摇中的竟然是连号舞弊者。这让我们反思公共利益配置中的那些随机程序,比如公证人员的“摇号”等,它们都经过第三方检测、经得起彻查吗?
(江苏 宋桂芳)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