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投资的信贷需求正在逐步回升。
一个显著的例子是,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浙江义乌,今年1、2月份,在全国信贷突飞猛进之时,却苦于信贷投放不足。直到二季度以来,这种情况已得到逐步改观。
“虽然还没完成今年的整体信贷计划,上半年的计划现在却已经超额完成。
据本报记者从当地银行获得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义乌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约788亿元,比上月增加约7亿元。此外,1-5月贷款共增加约81亿元,已超过去年同期。
一叶知秋。或许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5月投资“国有部门热、私营部门冷”的状况继续改善,民间投资回暖的趋势进一步稳固。
短贷拉动信贷复苏
“前两个月贷款想放却放不出去,不过,这几个月已经大大好转,资金需求大了。”义乌当地一股份制银行支行行长也如此表示。
他称,这主要表现在,从今年3月开始,信贷增量明显大大增加。2009年前一两个月,当地信贷每个月仅新增区区几千万元,但到了3月则转变为增加超过5亿元。“与全国信贷由中长期信贷占比高的结构不同的是,义乌当地的信贷增长主要来源是短期贷款驱动,中长期贷款反而没有明显增加。”
本报记者了解到,义乌1-5月短期贷款增加了约74亿元,票据融资增加了约7亿元,但中长期贷款却减少了8000万,光5月份单月中长期贷款就减少了7个多亿元。而2008年义乌市1-5月的短期贷款增加了约37亿元,票据融资增加约3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了19亿元。
“因为现在信贷需求主要是民营企业开工量有所增加,尤其是一些大的企业正在启动一些新项目,或者恢复、增加生产量。”上述股份制银行支行行长认为,比如当地的一些丝袜龙头企业在金融危机中没有受到重创,因此在近期判断市场走暖时,开始加大生产投入。
而上述国有银行支行也认为,民营企业的经济活动正在开始复苏。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义乌知名的民营企业三鼎织造,近期将投资26亿元,上马12万吨差别化锦纶长丝项目。这被称为“义乌有史以来最大的工业项目”,建成投产后,三鼎集团的锦纶丝生产能力将跃居世界第一。
“这个项目现在还处于环评阶段,贷款投入还没那么快,不过我们很早就开始在跟踪这个项目,进行贷款营销。”上述国有大行支行行长说。
另一方面是企业的订单情况有所好转,上述支行长表示,“据我了解,现在有30%左右的企业反映订单量的情况比较稳定,25%左右反映订单量有所增加,市场上的外商客户群体正在增多,尤其是3月中旬以后明显增加。”
据义乌市工商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3月,义乌市场成交额113.06亿元,同比增长14.2%;实现出口3.72亿美元,同比增长0.41%,进入4月,市场继续呈现回暖趋向。4月份,义乌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37.7亿元,环比增长8.8%,同比增长1.5%,义乌工业经济开始出现回暖迹象。
5月,义乌市场出口虽然有所回落(海关月度出口标箱数由4月的32324个减少到27996个,降幅达13.39%),但在国内贸易的推动下,市场的成交额却明显上升,当月28.44亿元的成交额比4月净增7.1亿元。
不过,从去年年底开始,义乌一些民营企业由于高利贷沉重负担而倒下,企业老总逃跑、企业倒闭的现象较多,这令银行发放贷款时心惊肉跳,“但现在基本上听不到大企业倒下的消息了。”上述股份制银行支行行长说。
相对而言,在以小商品为主的义乌,都是草根出身的中小企业,在国家的4万亿政府投资中,义乌的政府项目投资并不多。
“据我所知,上半年给政府投入的项目比较大的只有一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信贷投放了5个亿,其他大部分都是民营经济的。”上述国有大行人士说。
这也表明,这几个月来的信贷增长大部分来自于民营企业需求。如果更进一步推广到浙江地区,也存在类似信贷需求上升的迹象。5月份,浙江省的信贷增量仅次于广东,逾700亿元。自今年3月份以来,浙江的单月信贷增量已连续三个月超过信贷凶猛的江苏。
信贷资金流向隐忧
“下半年还要加大信贷投放。”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说,在利润考核指标上,现在存款做得越多反而亏本,因此必须要加大信贷投放,弥补利润压力。
而上述国有大行人士则表示,分行对支行的信贷政策并没有改变,下半年政策还是比较宽松。
不过,在信贷扩张的同时,他们也感受了一些困惑。从数据来看,1-5月义乌的信贷增量超过了去年,但去年有特殊政策:信贷紧缩,指标控制严格。从目前来看,当地还是有不少银行支行的贷款是负增长状态。
而民营投资回稳还是要继续观察,才能更加确认信心。
从全国来看,今年公布的贸易数据显示,5月出口同比下降26.4%,增速再创新低。这就意味着,除非外需能够在短期内企稳,或者国内消费增长加速,否则民间投资增长将遭遇需求瓶颈。
而义乌市对28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状况及趋势问卷调查统计结果显示, 1至4月,义乌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31.2亿元,同比下降5%,尽管4月份降幅较1至3月减少3.6个百分点。从利润看,4月份企业利润同比持平或增加的企业仅占16.3%。
“有时候看订单多了,也有担心,以前企业可能挑选订单,但现在可能订单的质量是下降的。”上述银行人士说。
另外的担心则来自于,上述股份制银行人士透露,基于他的观察,由于银行营销力度加大,信贷投放也加快了,但可能企业的资金需求量并没有实际那么大,那么部分信贷资金并不是投入到生产流通领域,而是有可能流入资本市场,“我们是一边放贷,一边心慌。”
由于通胀的压力,近期各地股市、楼市价格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现在炒股开始发热了,身边炒股的人比去年多了很多,不过还没有到2007年的那种疯狂程度。”义乌当地一位炒股的居民说。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浙江等地信贷需求有所上升,但中小企业聚集的珠三角地区似乎没有大的好转。近期去珠三角地区调研的一家证券公司分析师也指出,当地一些银行反映,无论从贷款需求还是利率浮动的情况来看,银行都没有感受到当地经济回暖,本地信贷需求依然疲软。而企业方面,原来一些大客户投资需求不明显,反而是一些小的客户相对有些投资意愿需求。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