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张武术收集到的古生物化石 记者卢水平摄
荆楚网消息(楚天都市报)武汉一位市民到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探亲,寻到三块奇怪的石头。昨日,经地质专家和古生物专家鉴定,这几块石头均是距今4.5亿年前的珍贵化石,且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地质专家呼吁,应及早在当地建立“地质遗迹保护区”,进行保护和开发。
石头缝里抠出4.5亿年前“菊石”化石 张武术是同济医院急救中心职工。几天前,他趁休假到利川市毛坝乡探亲。
在距离毛坝乡约3公里处的山里,他找到两块形似“海螺”的石头,一块黑里透红,另一块则黑中泛绿。而相隔不远的碎石堆里,他又意外地找到一个通体泛黄的石头,这块石头像根棒子,横断面还分几层,最中间有一根石头心子贯通全身,犹如脊柱。
昨日,张武术带着这些石头和拍回的当地石丛照片,与本报记者一同来到省地质科学研究所。该所地质遗迹评价中心教授级高工谭秋明以及科研部总工程师缪永胜两位专家,经过近2个小时的仔细研究比对发现,形似“海螺”的石头竟是“菊石”的化石;而那根长约20厘米的石头“棒子”则是“角石”的化石。这两种古生物均出现在距今4.5亿年前的“奥陶纪”。
据专家介绍,“菊石”和“角石”本身并非石头,而是生活在海洋里的软体动物,由于遭遇地质突变,被瞬间埋没于地下,长期与空气隔绝后慢慢石化演变而来。这些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古生物学和地质学,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3年前就有类似收获,“按图索骥”再获奇石
其实,早在2006年的9月,张武术就在利川探亲途中收获了第一次意外之喜。那一次,他从许多奇异的石头中发现一块有树叶般花纹的怪石。经省地质科学研究所专家鉴定,这是三叶虫的化石,这种三叶虫出现的年代也是奥陶纪(本报2007年3月20日一版曾做报道)。“这一次,基本是按上一回的老路,特意去寻找的。”张武术说,“而且这一次的发现,距离3年前的地方仅500米距离”。据张武术讲,在那里还有很多奇形怪状的石头,长年藏在深山里。
专家呼吁当地尽早划定地质保护区 张武术两度从利川山中找到珍贵化石,令地质学家们兴奋不已,但同时也表达了担忧。谭秋明表示,将向上级申请研究经费,带领地质研究人员前往利川实地考察。
据张武术讲,由于他不太懂收藏,“菊石”化石在飞机上被挤破了。而在利川当地,因居民们根本就不认识这些石头,在采石或修路时难免损坏它们——他发现的那个不完整的“角石”化石就是在一个采石场的碎石堆里找到的。
谭秋明认为,如果古生物化石在利川大面积密集存在,则建议当地政府和国土资源部门,在勘察的基础上,及早将化石比较集中、门类比较齐全的地带划定为“地质遗迹保护区”,对化石实施圈地保护,防止被滥采滥挖。同时,还可依托当地现有的旅游资源,整合、盘活地质生态旅游。
链接
奥陶纪,是地质年代中的一个纪,处于古生代中5亿500万年到4亿3800万年前这段时间。奥陶纪是地史上海侵最广泛的时期之一。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