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西三角经济圈”现雏形 将托发改委编发展规划

2009年06月24日01:28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发展西部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发展西部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西三角经济圈”雏形乍现

  川陕渝三省市已签署合作协议 不久将委托国家发改委编制发展规划

  本报记者边峰

  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走过十载之际,被川陕渝等西部省市寄予重望的“西三角经济圈”设想,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的获批而渐趋现实。

  今年两会期间,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正式提出了构建“西三角经济圈”的设想,建议国家将重庆经济圈、成都一小时经济圈和西安的关中经济圈联合起来,形成“西三角经济圈”,并明确为全国第四增长极。

这一区域面积约2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1.18亿,包含了47座城市,GDP总额1.5万亿,占全国的6.3%,整个西部的33%。

  据了解,目前三省市发改委已经签署合作协议,形成了工作机制,三省市政府也将在不久后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并委托国家发改委编制“西三角”发展规划。

  从今年两会期间提出概念至今仅短短3个月,“西三角经济圈”就开始进入前期研究的务实阶段,也显示了西部省市提速发展的迫切心情。

  西部开发寻找新突破

  占国土面积71%的西部地区,一直缺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增长极,不能不说是西部开发的一大缺憾。

  前不久,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西三角经济圈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比较分析》报告显示,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十年来,重庆、成都和西安这西部三大城市的城乡差距仍很明显。

  2008年,成都、西安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10年前当地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而重庆2008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1995年时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种差距不仅与直辖市、省会城市的身份不尽相符,而且对提高西部地区城乡居民收入整体水平的聚集、辐射、带动、示范作用也不明显。

  此外,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至今十年来,西部各省市尚未形成一个有机整合的经济发展体,西部省区长期各自为政,优势资源不能共享,甚至相互争斗资源,项目重复建设,这也在中心城市周围形成了经济洼地,不仅不利于中心城市发展,也不利于周边地区发展,这种现象无疑制约了西部开发战略的深入推进。

  在西部省区看来,打造重点地区,发挥各城市产业特点,调整产业结构,加快建立西三角一体化市场,实施西三角大市场牵动战略,靠增长极带动,携手合作加快区域经济发展,将是未来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和实现战略升级的重要步骤。

  陕西省副省长吴登昌认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而对于西部地区来说,加强区域合作迫在眉睫。加快建立跨省市的经济圈,带动整个西部经济快速崛起,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这需要陕川渝等地的密切合作。

  川陕渝三地是西部开发的核心区域,起着“承东起西”的作用,三地携手有利于在西部地区形成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并带动西部大开发和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发展格局的形成。

  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缩小区域差距,扩大内需是重要内容,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沿海产业逐渐向内地转移,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向内地回流,国家又提出刺激经济扩大内需的计划,此时正是进一步加速推进西部大开发战略升级的最佳机遇期。

  而成立“西三角经济圈”,将使西部各省市的资源得到很好的整合和互补,实现资源共享,能够实现经济增长的最大化,对于形成西部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形成凝聚力强、辐射带动作用大的西部经济高地具有重大意义。

  前不久,陕、渝、川、甘四省市政府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专家学者在西安召开了以“发挥城际联动作用,积极构建西三角经济圈”为主题的大关中发展论坛。会上,西安市副市长杨广信发言提出,“十二五”如果能够把西安、重庆、成都这三个城市整合起来,形成一个大的西三角,能够形成国家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之后的第四个增长极,那么对西部大开发就是一个大的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即将开启。

  川陕渝大步靠近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解决川渝与西安的交通与快速连接应当是“西三角”要突破的难题之一。

  但这些现在已不再是难题。实施了十年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使西部省区的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交通不便带来的阻碍逐渐弱化,目前三地的空中距离仅一小时,形成了一小时经济圈。

  陕西省发改委主任祝作利说,陕西正在打造到重庆、成都的“一日交通圈”。今后5年陕西还将投资约7000亿元全力推进交通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到2012年陕西高速公路总里程将突破3800公里,建成关中公路大环线,构筑关中城市群一小时经济圈和连接重庆、成都等9个省会城市的“一日交通圈”。

   此外,西安到成都的客运专线即将动工,还有若干公路和铁路建设已经开工或规划。艰险蜀道已经或即将被高速公路和铁路贯通,到时候,成都、重庆、西安三个城市可在三个小时内到达。

  时空距离的大幅接近让西三角具备了足够的硬件支撑,而更重要的是,川陕渝三地经济之间本身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

  祝作利说,近年来,三地都保持着较好的合作关系,这为发展“西三角经济圈”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在当前三地发展战略中,西安是西北最大的中心城市,航空航天、科技资源雄厚,研发能力较强。成都是西南地区的金融、科技和商贸中心,电子信息、商业和科研有明显优势。重庆是全国重要重工业基地和西南重要的商业中心,装备、机械业很强大,制造业发达,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承接成都、西安的研发成果,并迅速转化为生产力。

  从资源情况看,陕西的基础材料、矿产资源丰富,四川水电资源丰富,重庆则可接纳四川的水电产能,陕煤入渝、渝铝输川陕等方面都有密切往来,另外就是三地还聚集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大中院校,人力资源相对充足,可以形成内在的发展动力。

  同时,目前重庆和四川相互投资的比例非常高,而西安科研力量向成都和重庆转换比重也很高,这都为今后三地的合作奠定良好基础。

  西部发展新机遇

  前不久,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正式获批,使“西三角经济圈”的设想更加现实。此前,成渝经济圈已获批成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宝通表示,西三角是由西安、重庆和成都三大中心城市支撑的,但目前西安与重庆、成都相比,人口较少、实力较弱。在这三城中,重庆、成都都是大柱子,西安是个细竹竿;要构建西三角,带动西部,就必须做大做强西安,让整个关中经济带活跃起来,使其优势凸显出来,只有这样“西三角”才能平衡和稳固。

  而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正式获批为发展“大西安”提供了契机。

  在国务院批复的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中,明确提出支持西安在统筹科技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方面开展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杨广信说,这也要求西安必须要有大西安、古西安、新西安的发展定位,加速推进西咸一体化的步伐,使西安与重庆成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稳定的支撑起西三角经济区,同时利用已有的教育、科技优势,将西安建设成为“中国的创新科技之城”。

  在西部的官员和学者看来,突破了秦岭巴山屏障的“西三角经济圈”,使成渝经济圈和关中经济圈两大经济圈贯通,形成互动发展的新局面,对于解决陕、渝、川、甘之间的交通瓶颈,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发挥军工科技优势,开拓市场空间,实现产业升级,消除秦巴山区的贫困,实现陕南突破发展都将发挥强大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肖尧)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