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民间中国登月队梦想照进现实 资金筹集困难(图)

2009年06月25日16:26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青年周末


  指挥老婆去买“黑火药”,差点被当成“恐怖分子”

  眼见团队组得差不多了,拜德海默除去正式的上班时间外,所有的业余时间都奉献给了“登月研究”。“他整天指挥我买这个买那个的,你给我打电话前一会儿,刚出去给他买东西。”张女士在电话那头,依旧是嗔怪中笑意盈盈。

  迄今为止,拜德海默让太太买过的最麻烦的一件材料,大概就是用来驱动登月车的推进剂。

  “他最初有个想法,要做别人都没做过的东西。

因为比赛项目中要求登月车在月球上行驶500米,他最初想到的推进剂材料是类似中国‘黑火药’那样的化学混合物。在上海,只有一个公司有卖这样的东西,而且还是一般只卖给学校的,供学校进行火箭模型发射的科普实验。那东西从外形看,有点像咱们中国的爆竹,就是体积要大上好几十倍。我们去买的时候,奥运会刚刚举行完,人家都不卖给我们。”

  因为一开口就要50个,而且还没相关的准许购买证书,这对中德夫妻险些被怀疑成有“恐怖分子”的嫌疑。两人好说歹说,解释了半天他们要搞的登月实验。对方在将信将疑之后,专门去找了公司领导申请,在确定真有“Google X登月大赛”这么回事的前提下,让张女士“签字画押”担保不出事,才把拜德海默需要的“黑火药”卖给了他。

  事后,记者在张女士的指引下,去selena团队的网站看了拜德海默实验“黑火药”威力的那段视频。

  视频拍摄于一段凌乱的书桌上,桌子上摆着好几个瓶瓶罐罐。在列出了几个复杂的化学方程式之后,拜德海默幽默地来了句“为了保留我们的手指,本次实验的使用量是工程用量的二百分之一。”

  随即,他戴着副黑漆漆的墨镜露了下锃亮锃亮的大光头。接下来的动作,看起来还真有些危险。一个废弃的易拉罐被剪下了底部,平放在桌上,一些灰白色的粉末被撒了上去。拜德海默从某个容器里用滴管取了小小的一滴液体,特小心翼翼地滴到粉末上。刹那间,整个视频上腾起一大团火光。烟雾散尽时,桌子上已经烧焦了一大块。

  类似这样的视频,selena团队的网站上上传的挺多,还有不少制作精美的模型图。

  德国老板支持下属玩“登月”,中国老板会反对

  这个“中德混血登月队”的效率和成绩着实震撼了星空探月队一把。

  在星空队的论坛上,有关这个中德合作队的介绍被放到了置顶帖子的位置上。

  “这个团队给人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从介绍、网站到宣传都还做得不错。”

  “我们也要加紧了!”

  星空队核心成员的跟帖评论里,多多少少有些羡慕的成分。

  而在这种羡慕背后,更多的似乎是来源于不同文化背景的无奈。

  在现实的资金困难之外,困扰星空队成员们的另一个难题是来自家庭和单位的不理解。何海鸿告诉记者:“我曾跟几个队员在电话里聊过,也曾见过面。因为登月这事情需要耗费很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些队员的妻子或女友大多数都不理解,觉得他们在做一些烧钱又没效益的事。所以有不少人的参赛决心不是很大。”

  凑巧的是,同样的问题在中德登月队里也发生过。最初,记者希望能采访和拜德海默合作、帮他绘制模型图的中国工程师,可拜德海默却在回信里丝毫不提那位工程师,转而给了记者他太太的电话。

  在长达一个多小时的采访后,记者才了解到其中的一些微妙之处。原来,因为那位中国工程师就职于一家中国公司,顶头上司不太满意他不全心工作,反而去玩“登月”这么耗时耗力的“奢侈爱好”,还曾专门找他谈了话。拜德海默和妻子达成了共识,不再让这个朋友在媒体的采访中曝光。

  “这一点,中国老板和外国老板还真是不太一样,有着文化上的很大差异。比如说我老公这个老板,也是个德国人。他们的公司文化就是你8小时内工作完成了,你的业余个人爱好我们不但不干涉,而且很支持,甚至会为你感到骄傲。他的德国老板以前跟客户谈生意时,还会这么介绍他:‘这是我的技术总监,他正在搞登月’。可到了中国老板那里,他们就好像家长管小孩一样,认为正职工作是第一位的,必须全心全意扑在工作上。” 拜德海默的太太如此解释说。

  而在文化差异之外,无论是中德队,还是星空队,他们共同面对的最大问题,或许还是去哪里拉来数千万美元的巨额投资。

  记者采访对中德队提供技术援助的南航教授宗鹏时,他或许对整个事件的走向看得更为清晰。他说:“以后的难关会很多很多,甚至在现在都想象不到。航天这个事,动用的资金数量是以亿为单位的,即使是这个总奖金的3000万美元也远远达不到独立完成登月这个任务。如果最后想赢得奖项,整个运作过程将极为复杂,除了技术之外,还需要大企业砸钱式的连锁性投入。对于这个德国人而言,可能他也是希望通过参与比赛学到一些东西,能否达到目标不是最重要的。”

  北航的教授贺卫亮并不愿意接受采访,他通过电邮回复寥寥几句:“关于GOOGLE LUNAR X PRIZE的事情,起初我们也是感兴趣并积极推动此事。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国内似乎难以推动。因此,我们这里逐渐淡化,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民间资金的筹集问题,特别是目前的经济状态和人们对航天效益回报的认知程度。”

  对于这样很可能无疾而终的结果,或许中国的民间参与者也早已心中有数。民间登月对于国人而言,更像是一堂自娱自乐的大众科普课。

  2007年9月13日,“Google登月X大奖赛”正式开始,民间的目光投向私人登月 (图片来源googlelunarxprize.org)

  2009年3月,德国人拜德海默在上海一个足球场上试验月球车模型

  以上为Selena队进行民间登月的各装备模型示意图 供图/拜德海默

  星空队的网站及他们设计的月球车草案图 供图/何海鸿

[上一页] [1] [2] [3]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