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吴敬琏回南京母校看望 自打节拍唱起当年校歌

2009年06月26日04:45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华报业网-扬子晚报

  到母校金陵中学

  “估计当年英语成绩很悬”

  “看到这么多年轻的同学,觉得自己也变的年轻了。

”昨天下午,经济学家吴敬琏回母校金陵中学为学弟学妹们演讲。吴老讲述了自己学生时代的趣事。他高二时正赶上1947年“五·二O”运动。南京大学生都在进行反内战游行,走到了广州路被堵,当时正在学校的他和所有同学一样,都爬上了钟楼或是爬墙出去上街看。

  作为高二的学生的他,当时很迷茫。“现在回头看看,还是有颇多遗憾的。”吴老说,由于当时局势动荡,1945年转到成都,他的两个姐姐一个在燕京大学,一个在金陵大学。当时成都也有许多知名学校,但许多都是以传统教育为主。“有些学校还是‘打板子’的古代教育,我不喜欢。”加之受舅舅在金中念书的影响,一直向往现代化教育的他最终还是选择了继续就读于金陵中学。

  1946年,读高一的他患了场肺病,长时间躺在床上也给了他自我思考的时间。从狭小圈子中思考如何利用数理化报效社会到更深层的范围内关心政治,广泛阅读。说到当时的学习成绩“数理化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不过如果查当时中学的成绩档案,估计英语分数还是很悬的。”谦虚的吴老还提到,当时对于文学的热爱也在慢慢升温,从巴金到鲁迅,从屠格列夫到车尔尼雪夫斯基,都是当时他很痴迷的。1947年吴敬琏从科学救国论者转变为了革命救国论者。当时他的姐夫是一名国外通讯社工作者,那时的吴敬琏就开始听延安广播电台里毛主席的讲话然后再整理好,让姐夫用外国文学社名义发稿。说到这里,吴老还和大家分享了一个趣事。当时刘邓大军过黄河,姐夫在给国民政府国防部打电话核实时,恰巧国防部的负责人也姓刘,接通电话后姐夫竟脱口而出“刘伯承将军”。

  “高二时就要认识到自己对于社会的责任了,如果进入社会再补救就很困难了。人生每一站要想想好,如何及时修正,是否还有欠缺。高二的同学们,你们都准备好了吗?”吴老一句激励、振奋的话语又不失几分幽默,博得了台下阵阵掌声。

  链接

  小学中学时的吴敬琏

  小学是1936年从现南京市琅琊路小学开始的,读了一年半即二年级到了重庆,在长江南岸的精益小学读过一学期,然后进了重庆城内的巴蜀小学,最后从对岸的江北新村小学毕业;1941年考入重庆南开中学,1943年转入成都高崎初中,1945年考入成都的金陵中学,1946年回南京继续在金陵中学读高中。

  不断转换学校的主要原因有三个:一是战争,小学时代他经历了抗日战争,高中时代又经历了内战;二是父母的事业——《新民报》的扩大和发展,加上父母作为新闻报业家,注定要生活在政治中心,所以随着政府的搬迁他们也必须搬迁;三是他因时不时生病而不得不休学。

  本版撰文 宛璐 伍慧 王璟 吴俊 视频 丁丰 宪辉

  南京要主攻创业关

  吴敬琏昨与金中师生和媒体对话

  昨天,吴敬琏在金陵中学与师生和媒体记者就人文教育、金融危机以及南京发展定位等话题进行了一场精彩的对话。

  喻旭初老师:您曾经做过有关“高举科学与人文旗帜”的演讲,对于当代中学生来说,如何提高人文精神?

  答:就拿我自己说,原以为只要学好数理化就可以了,后来开始关心政治,扩大阅读量。作为当代的学生,提高人文精神不是一个报告、一堂会就可以解决的,而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我现在还常想起过去语文课上学到的课文,还会哼唱从前音乐课上所学的歌,这些都在我灵魂中沉淀了。

  学生:我国能否经得起经济危机考验?

  答:现在主要有两种观念:一是,这样的危机是外生的。在金融危机下,我国出口订单减少,引起企业销售经济上的困难,困难是外来的;第二种观念是引发危机的原因不在中国,在美国。但是中国金融体系已经和美国的相融合了,两国的金融体系互补才维持了整个体系的发展。美国金融体系害的是低储蓄率的病,每年的GDP总量一部分是消费,一部分是存款。美国存储率很低,在爆发前降低至零,甚至是负值。那么这样的情况如何维护高消费,那只有借钱,只能靠入超。谁担负了出超的任务呢?中国。当一个国家大部分人需要就业,自然资源不紧缺,就要利用西方国家低储蓄率、需要大量的进口,会成为一个很好的发展自己的方式,这样的体系也就蕴藏了危机。

  记者:对下半年是否遇通胀有何预测?

  答:货币发行增长势头很猛,流动性很宽松,但是否会通胀不一定。货币超发有两个可能:通胀这个词在英文中翻译是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往往在货币超发后会影响人们的消费。更快起作用是资产价格的膨胀。主要资产是股票、房地产、收藏品。20世纪以后日本、韩国等,产生了资产价格膨胀,也就是泡沫形成。现在大量发行货币,消费物价指数不会很快起来,但不代表可以安心睡大觉。泡沫生成后,人们对他的感觉与消费物价上升的反应不同。

  记者:对于江苏及南京未来经济发展和定位,您有什么看法?

  答:在2005年时,我就给苏锡常领导同志们拉过了“警报”,增长模式要改变。比如现在苏州已经出现了许多民营企业,并引进研发外资企业。无锡也有自己的特色,它们及时调整,现稳步发展。作为南京,人才荟萃,拥有众多一流高校,知名科研机构。人力资本就是优势。这样好的条件,现在要做的就是把人才潜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就是要攻创业关,让有才能的人展示自己。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赵婷)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