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业主要求开发商退房
事故原因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业主要求开发商退房并支付违约金。
坊间传闻退房补偿标准为12500元/平方米。
本报上海讯(记者吴红林、周裕妩) 前天清晨5时30分左右,上海闵行区莲花河畔景苑在建的7号楼突然倒塌,一人死亡。
不排除次生灾害可能性
昨天上午,负责事故原因勘查的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有关负责人透露,经过一夜紧急抢险,莲花河畔景苑其余未倒塌的10幢楼状态相对稳定,但目前还不能排除次生灾害的可能。
昨天下午,闵行区政府新闻办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事故原因目前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昨天8时30分不到,大批业主赶赴位于梅陇西路968号的该楼盘退房接待点。莲花河畔景苑的开发商依旧没有露面,接待业主的只有闵行区及梅陇镇的相关信访接待人员。有关方面表示,关于退房的具体处理方案,必须得等到事故原因查明并公布后才能形成。
记者获悉,昨天,近200名莲花河畔景苑的业主形成了初步的4条意见,并形成了文字:要求立即退房;一周之内停止银行的还贷;一周内查明并公布事故的原因和责任人;要求开发商在1个月内退还房款,支付合同上5%的违约金,赔偿银行利息,参考同地段房价补偿原购房差价,支付动迁过渡安置及补偿费用等。由于接待点现场并无开发商代表,政府部门接待人员又不便接收这份赔偿要求,业主们不得不将其张贴在接待点的门口。
临时业主委员会成立
业主代表王先生透露,截至昨晚,已有近400名业主签署了退房登记表,他们将成立临时业主委员会维权。记者了解到,坊间传闻将按照12500元/平方米对业主进行退房补偿,不过,这一说法并未得到有关方面和业主的证实。由于许多业主都是两年前购买的期房,当时每平方米的价格是12000元左右,而目前的价格约18000元左右。传闻中的退房补偿价格显然不会让业主们满意。
另来自政府部门的消息称,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资质证书仍在有效期内,目前开发商、建筑商、施工方、监理方等9人被采取控制措施。另外,被疏散居民已全部回家。
开发商登记号码是空号
根据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网站资料显示,莲花河畔景苑开发商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1995年12月12日注册,注册地址在闵行区莘朱路968号,法人代表张志琴,其最高学历为中专,企业性质为“私营有限责任公司”,持三级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证书。
根据信息显示,记者昨日赶到该开发商所在的莘朱路968号。让记者大跌眼镜的是,这个地址根本不是上海梅都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所在地,而是另外一家公司。梅都公司登记所用的电话号码54218732也为空号。记者从保安那里了解到,梅都公司以前确实在这里,但早就搬走了,至于搬去了哪里,他们也不得而知。
莲花河畔景苑已暂停销售。网上房地产数据显示,莲花河畔家园总套数共629套,已售出489套,目前可售套数为140套,累计合同均价为14297元/平方米。
钢筋只有拇指般粗
工程院院士:施工方很可能偷工减料
本报讯 据《扬子晚报》报道,记者在现场注意到,连根倒地的地基桩体上,部分混凝土横切面在巨大力量的拉扯下,似乎出现少量蜂窝状空缝。记者还看到,作为地基桩体最为关键的力量支撑,暴露在外的地桩钢筋有拇指般粗。在倒塌大楼的底部,地基桩体散落一地。这些桩体基本为圆柱形,有些是实心的,有些则为空心。在有些“圆柱体”的横截面上出现了一些小小的细孔。
昨天,已从事土木工程研究53年的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吕志涛教授向记者表示,我从业53年来第一次碰到这样的事情。如果经过正常的设计、施工,根本不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从图片上分析,唯一能解释的理由应该是在房屋设计或施工的重要环节出了问题,而且很可能在打地基时出了问题。
由于没有到现场勘查,吕教授表示不宜过早下判断,但据他猜测,施工方很可能偷工减料。
评社:在建楼倒塌是一记警钟
一栋楼倒塌了,以之为鉴,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职业责任、安全意识和道德良知当永远立起来。
前不久,广西梧州一栋9层旧楼连拆三次依然不倒,获赠绰号“楼坚强”。谁曾想,“楼坚强”刚刚走红,“楼脆弱”却又登场。27日,上海市闵行区一在建13层楼盘不可思议地连根拔起,整体倒塌。不幸中的万幸是,该楼盘尚未交楼、入住。试想,如果业主已经入住,如果整楼的人正在酣甜入睡,这一次突然的倒塌带来的家毁人亡将是怎样的一场悲剧!
倒塌原因,莫衷一是,有地质影响说,也有质量问题论。暂且不去追问深层原因,单单施工方对安全隐患的漠视,就足以让人震惊不已。就在楼房倒塌前一天中午,该楼盘附近的淀浦河河道南侧约83米的防汛墙严重损毁,而防汛墙坍塌引起的地表应力改变,与楼房倒塌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还有,倒塌的楼房前面正开挖一个大型地下车库,施工人员就认为,倒塌的楼房附近可能有暗浜,以致造成地下泥土流失,影响楼房地基发生变化。
作为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理应具备从地质勘探、数据采集到施工设计、安全管理、应急方案、险情排除等一系列技术准备和制度保障,包括应对地质因素对施工和楼房安全的影响。可前一天中午,附近的河道防汛墙严重损毁,河床被抬起至约5米宽,施工单位焉能不察?竟然不进行技术论证和有效防范。再者,施工方应该清楚,在建好的楼房之间开挖土方会影响楼房安全,可为何还麻痹大意,不顾施工行为对周边环境的改变,对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视而不见?
另外,记者现场察看发现的地基桩体横切面上的蜂窝状空缝、地基桩体有些空心、有些横截面上的细孔,还有网友对断裂管桩中钢筋的质疑……虽然事故的确切原因有待彻查,但目前披露的这些细节所折射的施工纰漏、安全意识缺乏和制度短板,不禁让人浮想良多——我们现住的或者将来要住的房子,牢固可靠吗?对众多在建、已建乃至已入住的楼房,如何定期或不定期进行“体检”,以及早排除隐患?
一栋楼的倒塌应该足以警示我们,并引起我们的最深切的关注,身边那些将要建的、在建的和已经建好的楼房,是否安全,又如何保证其安全?由此延伸开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领域,还有多少我们忽视的、或许某天就会突然降临的安全隐患?
偶然之中,亦有必然。我们要做的,应该是从这些“偶然”和“突然”事件中,寻找那些“必然”因素,从而堵住每一个漏洞,确保时时刻刻的安全。就拿上海这次塌楼事件来说,就应该从规划、施工许可、招投标、资质管理、工程监理等环节逐一审查,查找漏洞,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和缜密的监督机制,确保每个环节有条不紊。昨日,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就发出通知,从即日起对全市各在建工程项目进行安全普查。“亡羊补牢,尤为未晚”,以“楼脆弱”为警示,深入关切每一项安全,应是当务之急。
一栋楼倒塌了,以之为鉴,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职业责任、安全意识和道德良知当永远立起来。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楼脆弱”的倒塌不啻为一记警钟。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