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矿石谈判 没有意义的“最后期限”
邓聿文
提要 铁矿石谈判可以看做是中国原材料采购的一个缩影,如何把庞大的市场需求真正变成国际市场的话语权,除了谈判策略外,我们还需练好内功。
昨日是2009年铁矿石长期协议合同确定价格的最后日期。
看来双方都没有退让的意思。如果中国的铁矿石贸易改用现货价格结算,这将改变铁矿石市场通行了40多年的按基准价结算的历史。
目前,铁矿石市场的现货价格已飙升至每吨78美元至81.5美元(含运费)的4个月高位,接近或略高于日、韩企业达成的75美元至85美元的基准价格。鉴于铁矿石贸易主要发生在现货市场,价格的上涨一方面意味着需求旺盛,这是力拓等铁矿石巨头不愿让步的原因,从而无疑为中国与全球矿商的艰难谈判增添了新的复杂因素;另一方面,也要警惕基准价失效后,现货市场波动所带来的衍生品和投资机构炒作的风险。
尽管谈判最后期限以及铁矿石现货价格的上涨对中国接下来的谈判很不利,然而,并非表明我们就没有回旋余地,如果手中的筹码运用的好,我们依然能够争取到最大利益。
首先,铁矿石库存充足是中国在接下来的谈判中最大的有利因素。数据显示,今年前5月中国累计进口铁矿石24189万吨,同比增长25.9%,铁矿石库存已超1亿吨。这些库存足以支撑钢厂用到8月,从而意味着即使有实际需求,也不会在现阶段出现明显的原料缺乏现象。鉴于中国是世界铁矿石的最大买主,占世界铁矿石需求总量的一半以上,若中国企业近三个月的时间不进口铁矿石,势必对世界三大主要矿商构成巨大压力。事实上,这也是它们最担心的一点。
其次,中国的钢铁产能过剩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前段时间,国内钢材价格的持续上涨使得一些原本处于亏损边缘的钢厂又重回盈利,钢铁产能大大释放,并刺激了更多的铁矿石需求,这使得几大矿业巨头对中国钢企“复苏”的形势作出了误判,也是它们迟迟不愿向中国作出过多让利的根本原因。但中国钢企的“复苏”多半是一种假像,它是在国家以产业振兴的名义通过政府兜底的做法消化库存的,具有不可持续性。随着经济的企稳回升,前一阶段对钢铁行业的大力度政策支持应不会再出台。假如谈判迟迟不能取得进展,国家正可借机压缩过剩产能。
除上述因素外,还有其他一些有利条件,有助于中国的铁矿石谈判。例如,中铝最近表示将参与力拓配股计划。虽然后者终止了中铝的注资计划,改为向市场配股的方式筹集资金,但作为力拓的单一最大股东,如果中铝参与力拓的配股计划,将既能保住现有的地位,又能降低购股的平均成本,从而间接对中国在铁矿石谈判中拥有某些影响力。
总之,在这场铁矿石的谈判中,正如中钢协的负责人所说,如果现货价格在之后高于基准价,就算谈崩了,中方也不过是去买现货而已,现在没有签约并没有损失。而参照过去的经验,铁矿石的现货价格能否长时间高于基准价,是很存疑的。
根据以上分析,虽然在铁矿石谈判中我们不用过度担心中国的利益会受到很大损害,然而它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铁矿石的需求大国,在全球铁矿石总体仍是过剩的情况下,中国却仍然拿不到谈判的话语权,受制于别国的“首发价”,原因何在?事实上,在其他原材料的采购上,我们都存在类似的问题。
我认为,要想把中国庞大的市场需求真正变成国际市场的话语权,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有关部门在制定行业经济政策时,不要把国际市场价格的变动置于视野之外。二是改变垄断型企业的运行机制,让这些企业能够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目前,中国垄断企业在对外决策机制上,存在两个极端,要么是太大胆,胡乱决策;要么是畏手畏脚,怕决策失误承担责任。应该使这些依赖海外市场的大型企业根据市场经济的需要来完善运行机制,包括决策机制。三是转变国际采购模式,构建国际采购联合体,以整体力量加重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谈判砝码,同时提高采购的透明度,以利于保持供求匹配。四是中国企业应走出去,直接在国外建立原材料和能源基地,摆脱仰人鼻息的处境。
(作者系《学习时报》副编审)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