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日电
继汇源果汁、青岛啤酒后,又一民族品牌——太子奶遭遇外资的狙击。
据悉,7月6日,雀巢将派出一支考察团前往株洲,就全面合作与高科奶业进行洽谈,并考察太子奶相关业务和资产。
代表地方政府接管太子奶的株洲高科奶业董事长文迪波证实了与雀巢已经进行了五轮谈判而签约在即。
早在高科奶业强势介入太子奶事件之后,株洲官方就表示,太子奶集团找到战略投资者接手或资产负债率达到良性指标后,官方将退出。
“7月份,高科奶业将与雀巢签订全面合作框架协议。”6月26日,代表政府接管太子奶的株洲高科奶业董事长文迪波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公开证实,太子奶正在同雀巢进行合作谈判,经过第五轮谈判后所达成的基本协议,即雀巢和太子奶双方将在生产管理、新品研发、包装设计和原材料供应4个方面开展合作。
即便可能很快就能拿下太子奶,但雀巢方面却对洽购太子奶一事则显得异常的低调,矢口否认与太子奶方面接触的事实。
这样的行事风格也遭到了异议。“你可以光明正大来谈,为什么要背着实际控制人去暗度陈仓,这不是一个堂堂的国际知名企业应该有的做法,也不符合其自身形象。公司某知情人士称。
“雀巢曾经与李途纯有过接触,希望其能够把股权卖给雀巢,但遭到了李途纯的拒绝,此后,雀巢就开始背着李途纯暗中与三家外资小股东进行接触,并得到了旨在获得退出收益的三家小股东的支持。而三家小股东也积极游说当地政府,让雀巢得到了株洲市方面的首肯。”一位深知交易内情的人士透露。
这意味着,继汇源果汁、青岛啤酒等近期深陷外资大鳄的收购战后,又一个食品饮料行业的民族品牌岌岌可危。
民族品牌或沦陷
“雀巢要是收购太子奶,我是要怀疑他们的动机的。”雀巢的收购遭到了太子奶创始人的极力反对。李途纯公开表示,“雀巢看重我们,就是看重我们在二三线城市的实力。”
目前,雀巢在中国高端奶粉市场占据领导地位,但是,在中国二三线城市进入情况却并不理想。而太子奶曾经是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发酵奶生产商,在二三线城市的覆盖率非常高。收购太子奶能够填补雀巢在二三线城市乏力的现状。
但这样的收购却触碰到了民族品牌敏感的神经。
“外资在收购中国民族品牌的时候,更多地不是为了帮助品牌的成长,而是消灭它。”曾经多年研究中国企业发展历史的一专家表示,中国被收购的那些企业90%,品牌消灭了。
而王永对此也表示,其极力反对雀巢收购太子奶。他认为,品牌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品牌资源的竞争是国家间软实力竞争的一个组成部分,从以往多个民族品牌收购后的命运来看,民族品牌最终都被外资逐渐消灭。“雀巢收购太子奶后,不仅仅是要消灭一个强大的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它有望获得乳酸菌行业的定价权,而获得定价权后,则不排除提价等行为获取高额利益,危及中国食品产业安全。”
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曾经出现过的著名品牌,在被外资企业收购后,大部分都已经淡出市场。其中包括活力28、熊猫洗衣粉、美加净、乐百氏、扬子、香雪海冰箱、红梅音响、天府可乐,甚至互联网行业的易趣、3721等。
“这是外资企业收购中国民族品牌企业的一种策略,即"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买,买了后就让之死"。”国内研究企业并购的专家认为,中国民族品牌在外资并购中沦陷,无一幸免,“现在是国内企业海外买企业人家不让买,国内民族品牌却被一个个消灭。”
按照以往的外资企业收购中国品牌企业的整合路径,首先是让创业团队离开公司,取得公司控制权;然后控制渠道和品牌,同时开始企业重整,裁员;企业开始因为重整而走下坡路,企业出现亏损;最后亏损扩大,则将原有品牌束之高阁,推出自有品牌。这也让业界对于太子奶品牌的命运异常担忧。
回归创业者成最好选择
可以确定的是,太子奶不可能长期维持现有的准国资运营的托管状态,现在,太子奶只有两个选择,卖出或者回归。而太子奶业绩的快速好转和债务重组的顺利推进,也让市场认为太子奶回归李途纯或为最佳选择。
作为太子奶的创始人,李途纯短暂离开而于2月份重回太子奶后,太子奶的境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太子奶于今年2月开始恢复生产,根据来自官方方面的数字显示,上半年太子奶的销售额接近4个亿,利润接近6000万,上缴税收超过1500万。太子奶集团起死回生,生产经营情况已经在逐步恢复正常。
在2008年11月李途纯被迫离开太子奶的时候,三家外资股东方曾经派出过高管团队,但是因为缺乏行业的运营经验,无法重启太子奶。而在政府出面托管太子奶之后,李途纯重回太子奶,并且被要求继续经营管理太子奶。今年以来的强势增长的业绩表明,李途纯团队仍旧有掌管太子奶的实力。
上述太子奶集团高管对记者表示,经过半年多的谈判,太子奶集团现有的20亿元的负债,其中11.8亿银行贷款中的80%都已经签订了延期还款的协议;而另外的8亿多元的非银行贷款,也全部都签好了未来7年内分期还款的协议,“可以说,现在太子奶集团已经不存在资金链断裂的问题。”
目前,太子奶集团总资产大约为33.8亿元,负债20亿元,资产负债率大概为60%,与国内大型奶业集团的平均资产负债率相比较差距并不大。
随着太子奶的经营已经恢复到2007年前期的水平和债务重组进展顺利,这使得李途纯重新掌管太子奶的希望也越来越大。
“企业出现亏损则税收减少、就业岗位减少,对于地方政府来说,这并不是愿意看到的情况。”太子奶集团某高管称,李途纯反对将太子奶出售给雀巢,这也是重要原因。
“并不是有钱什么都能买到的,民族企业家对企业的爱和民族品牌都是钱所买不到的,我们应多给民族企业家一些机会,”王永呼吁。
一位乳品行业分析师认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无论谁入主,能够为地方带来税收的增长,能够带来就业岗位,那么讲应该支持谁。因此,可以说,太子奶重回创业团队手中,已经成为最好的选项。(钟彬)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