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草根英雄的铁血战斗

2009年07月03日07:47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解放军报
  2007年,凭借军旅剧《士兵突击》中“许三多”一角,从少林寺走出来的“草根少年”王宝强,成了当年炙手可热的明星之一。2008年,王宝强几乎没有什么作品与观众见面,而今年,随着央视《我的兄弟叫顺溜》的热播,王宝强再度强势回归荧屏。
满街争议新偶像,男女老少夸顺溜,成为今年夏天军事题材电视剧的一道亮丽的新景观。

  从著名作家朱苏进的同名小说看,其人物语言及情节的设置,都无疑是为王宝强量身定做的作品,其风格非常适合王宝强这样一个为观众熟悉的演员。《我的兄弟叫顺溜》以抗日战争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天才狙击手的铁血往事。主人公顺溜是一个从山窝窝里蹦出来的神枪手,他凭借着与生俱来的射击天赋,赢得所在的新四军六分区司令陈大雷的赏识,陈大雷给他起了个大名叫陈二雷。在司令员陈大雷的帮助下,在战火的淬炼中,顺溜由一个天生的神枪手成长为一个神勇的狙击手,在抗日战场上屡立奇功。在我看来,顺溜与《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相比,有一些地方是相通的,他们的性格都是很固执、执着,有时候爱钻牛角尖。但他们却又有很大的不同,顺溜是在战场上成长起来的英雄,他比许三多更有主心骨,他总能在惨烈的战斗中保持清醒头脑,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怎么做才能多杀鬼子。顺溜也不像三多那么“肉”,他刚毅、坚韧,有自己的性格、脾气,有自己要坚持的东西。于是,他的形象也更符合老百姓对铁血英雄的期待。

  如果说《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是一个质朴、憨厚、诚实的士兵,那么《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顺溜,则在此基础上大大上了一个台阶,他除了具备许三多那种乡村娃娃的诚实品格之外,更多的是坚韧、顽强和战斗意志的坚定,他对侵略者的仇恨是发自内心深处的。作为一个喝狼奶长大的草根英雄,顺溜在面对国恨与家仇、民族情感与个人尊严、胜与败、生与死的抉择时,内心经历了痛苦、挣扎和迷茫,最后以一个悲怆的结局收尾。此举让人垂泪,发人深思。在纪念建国60周年的今天,顺溜形象的成功塑造,无疑是对抗日战争中涌现的千千万万个平民英雄的最好纪念。

  《我的兄弟叫顺溜》之所以感人,是因为这部作品在欣赏习惯上更符合中国观众传统的审美心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环环相扣,跌宕起伏。作品一开始,便给观众一个不同寻常的开头:顺溜这样一个天才的神枪手,在战场上误把自己的司令陈大雷当成了伪军,一枪击中了陈大雷的头盔。陈大雷事后非但没有责怪他,反而手举火柴盒让他射击,以检验他枪法的真假,在众人的劝阻和惊叹中,顺溜手起枪响,司令手中的火柴盒被洞穿后化作一个小小火球。于是,陈大雷与顺溜成了生死兄弟,此后便有了顺溜在抗日战场上精彩动人的故事,便有了三道湾战斗中,顺溜气吞山河的英雄壮举。在一次又一次战斗中,顺溜成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狙击手。在一次狙击鬼子中将石原的战斗中,为了完成任务,他眼看着自己的姐姐被鬼子坂田强暴后投井自尽……于是,鬼子坂田成了他的下一个袭击目标。而此时,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国民党军队接受了鬼子投降,并安排日本鬼子从连云港乘船返国。陈大雷忽然发现顺溜已经独自赶到码头,心急如焚,如果顺溜击毙鬼子,破坏了停战协议,顺溜会受到军法惩处。顺溜将自己的枪口对准了仇人坂田,打中了他手上捧的骨灰盒。不料,国民党军队突然发现了顺溜,于是万弹齐发,顺溜倒在了血泊中壮烈牺牲。而对这样一个中国士兵,日本军人却十分崇拜和敬仰,认为顺溜是他们心目中的真正的大英雄。当陈大雷赶到现场时,一切都晚了,抱着顺溜,他泪如泉涌。一个真正的中国狙击手的英雄形象,在一片痛悼声中得以完整展现。

  作为第一次成功塑造的英雄狙击手形象,《我的兄弟叫顺溜》之所以创造了央视一套极高的收视率,还在于作品在表现英雄时自始至终的幽默品格。战争年代,英雄们对革命充满豪情,同样也充满必胜的信念,而幽默和诙谐正体现了他们的革命乐观主义和浪漫主义情怀。这样一种表现手法,更体现英雄形象的真实和人性光彩,也更加感染人、鼓舞人、激励人。这一切,都使顺溜继《士兵突击》之后,成为广大观众倍加喜爱的士兵新偶像。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