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点提要依托人才市场,吸纳社会人才为军队建设服务,我军文职人员制度的建立让大批文职人员走进军营,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文职人员作为一个全新的人才群体,在融入军营、履行军队特殊使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不足。
广州军区163医院一方面为他们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另一方面始终坚持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路”、“铸魂”、“输血”、“补钙”,使他们在军队优良传统的熏陶下和急难险重任务的锻造中,像军人一样勇于担当使命,成为卫勤保障的一支生力军。其做法值得借鉴。(高志文)
3年前,他们是军队文职人员制度的第一批“新生儿”,没有军籍、不着军装,“入伍”之初有着诸多的“先天不足”;3年后,他们出色完成军事演习、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等重大保障任务数十次,30余人次立功受奖,其中25%光荣入党,40%取得科研成果,成为卫勤保障先锋。广州军区163医院文职人员在军营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素质实现了破茧成蝶的蜕变。
从就业到“入伍”:观念碰撞下显露“打工”心态 文职人员刚到部队闹出的许多笑话,让医院领导至今想来仍哭笑不得。医院第一次搞卫勤训练,部队还没集合,却收到了6名文职人员的“休训”报告,且理由都是“身体不适”。结果这6人训练第一课就缺了席。事后,院领导派一名干部去看望这6名同志,真实情况让这名干部着实吃了一惊。交流中,文职人员小李直言不讳地说:“我们不是军人,参不参加军事训练,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说到底,我们就是来医院上班的,工作以外的事就不要掺和了。”小吴也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去搞训练也可以,但要么事先说明是"义务劳动",要么就要发劳务补贴。”小朱的话,还引来了好几个人的附和。人已到部队,思想却没“入伍”的事远不止这一件。文职人员集训,第一次内务检查时,集训队领导发现,各式时髦衣物、各类化妆用品占了大半个内务柜。队里要求集中保管,一些人却向医院领导告状说,集训队侵犯了女同志的个人生活权利;组织部队优良传统和医院荣誉史教育,很多人心里犯嘀咕:医院发展靠收入,与其花时间搞这些“姓军”的教育,不如多学点挣钱的技能,自己多条门路,医院也多点收入。一件件让医院官兵“看不懂”的事,凸显文职人员到军营的“就业思想”和“打工心态”。医院领导在随后的调查中了解到,文职人员应聘的初衷更是五花八门。普通外科文职人员粟典,儿时就向往军营,崇拜军人。院校毕业时,她想到哪都是打工,如果能当一名军队的文职人员,虽然没有军籍,不穿军装,但可以走进军营,也更有机会找个军人伴侣,圆儿时的梦想。检验科硕士技师孙硕,大学毕业正准备到地方医院应聘时,得到了该医院来校招收文职人员的消息。她反复比对军地医院工作待遇,当了解到文职人员不仅能享受与地方事业单位同等岗位的工资标准,以及各项社会保险,同时还能享受部队政治学习、入党、立功受奖、深造、探亲休假等各项政治待遇后,把就业首选目标定在部队,几番“过关斩将”最终如愿。而老年病科护士邹丽华的想法更简单,在工资、待遇与地方差不多的情况下,到部队上班可以接触新鲜的军营生活,一举两得。
从“局外人”到自己人:正确摆位后催生教管硬招 一次野外训练中,医院正组织紧急搭建野战医疗所时,雷雨突至,文职人员较多的手术组的帐篷却迟迟搭不起来,指挥所不得不从其他组抽调军人加强力量。最后,尽管帐篷搭起来了,却因延误时间,手术组挨了批。该组官兵非常委屈:虽然组里人手多,但大部分是文职人员,一个个避雷躲雨,工作时又怕水怕泥,人再多也不能发挥优势。文职人员初到部队的众多不适应症,让医院官兵对他们很难“看上眼”;在完成重难任务时,一些科室领导很难对他们放心。逐渐,他们中的一些人被排除在日常大项活动之外,被官兵戏称为是“拿军饷、住军房、坐军车的部队"局外人"”。对此,医院领导认为,这些具有较高学历、一定特长和专业技能的文职人员入军营,是部队全面建设的“新鲜血液”,也是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新生力量;要把抓文职人员工作当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位、管到位、用到位。从文职人员进入军营第一天开始,该医院领导就始终把他们当作“自己人”,医院建设的“主人”。教育上,着重打牢他们姓“军”思想的政治根基,强化理想信念、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上,让他们统一食宿、统一佩戴预备役符号,建立健全班(排)务会、请销假等军营管理制度;训练上,着重解决岗位骨干中突出存在的工训矛盾等问题,制定完善了一系列训练细则和考评方法。为了使他们尽快融入部队,医院还在现役干部与文职人员之间深入开展“三带”、“三学”活动:干部带思想、带作风、带形象,文职人员学技能、学业务、学管理,增进理解,深化感情。医院像抓干部队伍建设一样,热心解答他们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难题,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内部关系,关注他们取得的成绩和成长进步,并把优秀人才纳入医院技术骨干群体,制订统一的优秀人才培养、使用、奖励等制度措施。老年病科文职护士龙艳,多次在护理技术操作比武中获奖,到医院转文职人员仅1年时间,就被任命为该科一区护士长。像龙艳这样,有为就能得到重用的文职人员在该医院比比皆是。3年来,近20名工作出色的文职人员得到了医院发放的学历升级考试经费补助,35名在岗位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或取得科研成果者得到重奖。条条硬举措,锻造了一支心系岗位、建功军营的过硬队伍。去年,该院年度优秀科研成果中,有30%来自文职人员。
从岗位到“战场”:使命浇铸中锻造“打仗”本领 “岗位成明星,名利轻松得;训练成尖子,评奖是看客。”这是3年前在文职人员队伍中的流行语。“技术实惠论”、“训练无用论”等导致的是价值观偏向、职责偏移。为了“纠偏”,该医院结合使命教育、强化战斗精神教育、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活动,组织他们深入学习《文职人员条例》,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不仅要精技术,还要强武艺,这既是条例所规,更是使命所系。在强化使命意识中,医院组织他们参观院荣誉史、学革命史;号召他们向身边的“名医名刀”和“十佳医德医风之星”学习;组织他们到国防科大“银河”巨型计算机中心见学,瞻仰烈士陵园,参观伟人故居,现地缅怀革命先烈;开展“做岗位能手,当战场尖兵”等讨论竞赛活动。越学理越明,越思志更坚。在忆军史、铸军魂等一系列“使命浇铸”活动中,许多文职人员深刻感悟到,作为一名军队文职人员,虽不是军人,却与军人使命同在、责任同重。过去曾为争取个人利益忙于自我设计,现在深知手上的技术“姓军”,应把岗位当战场。既强使命,又给地位。该医院对文职人员与现役官兵一样,同等对待、同等重视、同等使用,将他们编入医院党团组织,参与到思想汇报和谈心交心等组织生活中来;吸收特别优秀者进入支委,担任团组织骨干;在执行重大任务活动中,敢于把他们推上前台,让他们担当先锋,广泛开展火线入党、立功创模等活动,使他们与军人一样获得奖励、得到荣誉。麻醉科文职人员李兰,不仅业务精湛,且多次主动请缨担任大项应急保障任务的主力。在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活动中,院党委将她树为先进典型,为全院官兵作事迹报告,还将她的事迹编入医院发展“先锋人物录”。此事在文职人员队伍中产生了强烈反响。
既树打仗意识,又强打仗本领。医院把文职人员编入机动卫勤分队,选择复杂条件和恶劣天候组织卫勤训练,锤炼他们的作风意志;结合抗洪抢险、应急支援保障等重大活动,练技能、强素质。2008年2月,我国南方部分地区遭遇雨雪冰冻灾害,京珠高速全线告急。在该医院救灾应急保障方阵中,始终活跃着一群文职人员的身影,他们像军人一样,哪里有困难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有危险就冲向哪里,千里奔波、日夜坚守,成为医院救援先锋队中的生力军。在这个特殊战场,先后有3名文职人员火线入党,11人立功受奖。
认同感:文职人员成长的催化剂 徐广安 本报特约通讯员韩文
前不久,徐州空军学院课堂教学竞赛经过两轮激烈的角逐,3名文职人员分获一、二等奖,令许多老教员刮目相看。这些任教不足两年的文职人员,何以在人才济济的教员队伍中脱颖而出,取得优异成绩?一位文职教员深有感慨地说:从我们跨入校门开始,认同感就油然而生,成为我们成长进步的催化剂。
认同感从哪里来?该院政委李广俊为我们指点了迷津:认同感来自对文职人员的真诚尊重和能力素质的认可。
前不久,该学院政治部主任朱卫东对筹建中的“专业技术干部职称评审库”的名字提出意见:文职人员也是专业技术人员,怎么能将他们排除在外?最终这个名字定为:“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库”,由“干部”到“人员”两个字的变化,折射出学院对文职人员的充分尊重。
如何强化文职人员对自己、干部教员对文职人员两个认同感呢?学院对此进行了大胆尝试。他们走出的第一步棋就是不折不扣地落实总部规定的文职人员待遇,报销文职人员婚前体检费、差旅费,发放独生子女费、过节费……去年初,一个单位发放教员文具办公费时,没有发给文职人员,机关了解情况后当即提出批评,并要求立即补发,尽管每人只有150元,但让文职人员心里热乎乎的。
针对部分文职人员自信心不足的现象,学院主动搭建平台,鼓励他们参加各种教学竞赛,在大赛中增加信心,提升能力素质。
“军校给了我一个舞台,我要还军校一份精彩。”这是文职人员朱倩倩获郑州协作区数学创新教法竞赛第一名和军队院校教学创新教法竞赛三等奖后的获奖感言。当初,在确定参赛选手时,院党委对文职人员群体十分重视,要求文职人员主动参与选拔。任教才一年的朱倩倩珍惜机会,在教研室老教员的帮带下,一路过关斩将,最终取得了优异成绩。文职人员袁晓梅第一次参加教学审定就顺利通过,表现出扎实的理论功底。教研室组织编写《大学物理实验》教材时,大胆起用她担任主编,她不负众望,圆满地完成了编写任务,还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篇,其中一篇被EI检索收录,她被学院评为优秀人才。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