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随着国际油价的起起落落,我国成品油价已有4次调整。除了年初的一次降价,其他三次均为提价。至目前,我国油价竟然比美国高出一大截!
面对如此高的油价,舆论一片哗然!
油价比美国还要高
判断国内油价高低时,很多普通消费者都习惯拿美国作参考。
以北京为例,从2008年10月份开始,最常用的93号汽油就已经超越美国的价格,并且之间的差距一直保持在2元左右,此次涨价之后,按1美元约合6.83元人民币的汇率换算,美国1升汽油的价格是4.51元人民币,而中国1升汽油则为6.37元人民币,价格大约高出1.8元,调价后的汽柴油零售价其实已相当于去年国际油价每桶140美元时候的水平。
最近一项关于成品油价格的权威调查显示,93%的受访者表示对一个月连续两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感到“不适应”。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开始有了经济头脑,已经意识到油价涨了可不仅仅关乎到“有车一族”,而是与每个人的生活成本息息相关。首先就是物流成本的提高。油价上涨,关系民生的物资运输成本也会上涨,这些成本很可能被转嫁到老百姓的菜篮子里。其次,高油价下,直接受伤的就是汽车业,然后波及关联产业,而对汽车业的振兴,国家已经花了这么大的精力,民众储备了这么多的期望,现在却遭到“涨价”的当头一棒。不少人开始担心,在当前经济形势下,这显然不利于拉动内需,不利于经济的复苏。
定价机制仍欠透明
事实上,新的定价机制在5月并未得到完全的贯彻执行,6月1日的成品油上调幅度也低于预期,本次成品油价格调整距离6月1日调整时间为21个工作日,国际原油均价上涨幅度远超4%。业内人士认为,从这个角度讲,发改委本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有利于树立政策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一位不愿具名的某知名证券公司分析师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尽管社会对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方向予以认同,但目前的定价机制仍存在一些硬伤,比如过程中普通消费者的参与度、尤其是直接影响成品油价格的炼油厂的合理利润到底是多少,目前尚缺乏透明。一方面要保证炼油厂获得合理利润,但是对“合理”的理解业内却一直无法达成统一的认识,因此在定价机制中也就无从体现。可以肯定的是,只有通过进一步公开价格信息,使消费者更多地了解价格形成机制,才能增加全社会对油价调整的认同和支持。
油价未在听证目录
油价的波动牵动着老百姓的神经,又是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然而,油价的调整却并不需要听证。对此,发改委负责人曾公开表示,实行价格听证的商品和服务,包括重要的公用事业、重要的公益性服务和自然垄断经营行业三类。油价未在听证目录,可以不举行听证。
对于发改委的这种说法,北京百伦律所合伙人王华认为,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涉及公共利益的重大行政许可事项,行政机关应向社会公告,并举行听证”,油价的重要性不言自明,仅仅因为目录中没有列明就抹杀其“公共利益”的性质,不免有打擦边球之嫌。“油价调整涉及广大民生,影响不同利益群体,不公开不透明的调整很容易出现某种不满情绪和负面影响,对于受油价影响的广大民众来说,公开透明无疑才是最有说服力的。”王华如是说。
根据现行《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当国际市场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汽、柴油价格”。对此,很多人表示不解。众所周知,国际油价的高低一直受石油投机商的影响,把自己国家调价机制公然大告于天下,会不会给国际炒家以可乘之机,故意连续拉高油价从中渔利呢?
对此,某证券公司分析师认为,对该规定的理解不能过于机械与教条,22天的计价期只是测算油价的一个区间,不能说在此期间只要超过4%就调一次。调控应具有相对稳定性及预见性。同时,调价的幅度应如实反映市场趋势,对短期由于投机造成的快速上涨和下跌应该保持理性的判断。然而,无论如何,国内油价大幅度高于美国都是不正常的。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