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门称婚介网站必须有实体店
专家认为受骗网友很难举证网站存在欺诈 近日,上海市普陀区人民法院受理了一起离婚诉讼案件,妻子起诉离婚的理由竟然是丈夫在交友网站上公开“征婚”。听闻此案,人们在感到荒唐的同时也不禁好奇,究竟是怎样的网站竟会随随便便替一个已婚男人做征婚广告?
网上征婚欺骗事件多发 近日,王女士在一家交友网站上发现了自己丈夫的征婚广告,上面赫然写着:“离异,有房,有车。
”王女士对这则“征婚广告”进行了认真辨认,确定广告中所描述的男子确为自己的丈夫。不仅如此,之后丈夫承认自己曾多次在网上“征婚”,并在自我介绍中明确表示自己交友的目的是“结婚”。恼羞成怒的王女士随后将丈夫诉至普陀区法院。
其实,交友网站上的欺骗事件时有发生。上海徐汇区人民法院也曾受理过此类案件。
小雪今年27岁,通过交友网站认识了一个叫小刚的男子。小刚在网上总是文质彬彬,自称是某药品公司老总,且身世坎坷,正在苦苦寻找自己的“终身伴侣”。很快,小雪就和小刚确定了恋人关系。不久,小刚声称事业上出现瓶颈,需要资金周转。于是小雪倾囊相助,将自己存折上的几万元都借给了小刚。此后,小刚便从小雪的世界中“消失”了。
交友网站大打婚恋招牌 记者在“百度”搜索“交友网站”后,共得到了570多万条相关网页的搜索结果。仅从数字上看,交友网站已经在当前的网络文化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随意点击进入一家交友网站后,记者发现,网站的醒目位置赫然写着“缔造中国婚恋交友网第一品牌”,并称自己是“中国最安全严肃的婚恋网站,只欢迎以婚姻为目的、具备严肃婚恋心态的单身人士、征婚者注册,娱乐交友者请勿入内”。
记者又点击进入另一家自称“最好的”交友网站。网站上“高成功率白领精英婚恋交友首选”字样被粗体标出,颜色醒目。
经过对多个网站的观察,记者发现,各家交友网站纷纷在广告词中大做文章,例如“最严肃”、“最专业”、“最安全”、“成功率最高”等字眼出现频率极高,对于想要结婚的青年男女来说,显然颇具诱惑力。
并且,记者发现,这些交友网站普遍会收取“会费”。
释疑解惑剖析三个疑问 交友网站从事婚介是否涉嫌“打擦边球”?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几乎所有交友网站,其背后的注册公司不是科技公司就是信息公司。那么,科技或信息公司可否经营交友网站?挂着“交友”之名的“最严肃婚恋”网站到底可不可以做婚介生意呢?
记者从上海市民政局的知情人士处得到了明确的答复:“这种行为涉嫌违法。”他向记者解释,通常情况下,婚介网站必须有实体店,仅凭一个网站不能做“婚介”生意。
另据《上海市婚姻介绍机构管理办法》中的相关规定,举办非经营性婚姻介绍机构的,应当依法向机构所在地的区县民政部门办理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手续,领取登记证书后,方可从事婚姻介绍服务活动。而举办经营性婚姻介绍机构的,应当到工商行政部门办理登记注册手续,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从事婚姻介绍服务活动。
民政部门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很多交友网站有打擦边球的嫌疑,如果网站安排一个男士和一个女士见面,本质上是很难分清双方算交友还是相亲。不仅取证上存在困难,在实践中也很难界定。”但其强调:“民政部门会不定期对这类交友网站进行监管检查的。”
对此,华东政法大学民法学教授牟逍媛表示:“如果网站的经营范围内没有包括婚介服务,那么网站任何具有婚介性质的服务和收费行为都是违法的,应该被定性为非法经营。”
交友网站是否应对“交友者”身份进行监管?记者从某交友网站了解到,目前交友网站普遍未实施“实名制”,但是都鼓励网友使用实名交友。而记者在一些交友网站上看见,网站上的注册会员鲜有实名注册,类似“紫莲花”、“凤尾竹”、“飘儿”等名字随处可见。
那么实名制注册是否就可以帮助网站监管“交友者”身份呢?
上海市律师协会信息网络及电子商务研究会副主任、北京广盛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律师刘春泉表示,我国目前尚无这方面的强制性规定,但实名制的确是监管的有效方式。“公安部如今已经提供公民身份信息网上核查服务。”他说,采用实名注册的网站,可以通过公安部的专业网站,输入姓名和身份证号,核实注册者的真实身份。
记者从交友网站上了解到,目前一些交友网站虽然没有实施实名制,但会通过增加星级,鼓励网友上传身份证、离异证、户口本等证件,达到变相的监管。
其实,对于交友网站可否对“交友者”的身份进行验证,专家的观点也并不相同。牟逍媛就表示:“网站在没有取得婚介经营资质的前提下,根本不具备获得会员身份资料的条件。网站如何保证交友者个人信息的安全?如果这些信息被盗取了应该由谁来负责?”尽管牟逍媛肯定实施实名制对监管具有决定性意义,但她强调,没有获得婚介从业资格的网站如果贸然要求会员进行身份认证,显然也是违法的。
谁该对那些“受害”的交友者负责?交友网站的工作人员并没有直接回答记者的这个问题,她表示:“我们会在网站的醒目位置,贴出许多交友的安全公告,系统也会经常给用户发送安全邮件当作提醒。”
据网站工作人员介绍,一旦有用户举报上当受骗后,网站将会及时冻结被举报用户的账户,同时封杀其IP地址。“我们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核对问题用户新注册时是否使用了原来的邮箱。另外,客服人员也会对网友信息的真实性进行筛选。”
如果网站对交友者的“安全”有了不少主动提醒与被动保护相结合的举措,网站还该不该对交友被骗担责呢?
牟逍媛解释,如果网友要认定网站存在信息欺诈,那么受害人须提供确凿的证据,但由于网络的虚拟性,一般受害人提供的证据往往缺乏可信性,所以此类案件在取证上存在很大困难。
刘春泉则认为:“网站在多数情况下不需要担责。”他表示,网站的开通都是经过审核的,而网友通过网站交友时被骗,只是网友的个人行为。“其实很多网站早就规避了这个问题,因为它们只把自己定位为一个平台。”刘春泉说。(本报记者刘建本报通讯员 丁孙莹) (来源:法制日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