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1日电法国《欧洲时报》日前发表评论员文章说,美国华裔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长朱棣文日前结束访华行程。从他们的措辞不难看出,他们虽长着华人面孔,但毕竟“是美国人,在美国出生,受美国教育,为美国利益服务”。
中美关系的微妙和复杂会否因为美方频频打出“华裔牌”而有明显改变,还需拭目以待。华裔高官访华,应该平常看待。
文章摘录如下:
同样长着“黑眼睛、黄皮肤”的美国商务部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长朱棣文日前结束了为期四天的访华行程。与媒体连篇累牍地报道二人的行踪、挖掘两人的身世背景不同,关于两位华裔部长联袂访华到底取得了什么实质性成果的报道却少之又少。显然,这场开创了美国历史先河的访问更具象征意义,而血缘关系也不可能一时解决中美之间的一些问题。
美国在排放问题上一直欲促中国做出承诺,亦曾多次“发声”,骆家辉和朱棣文访华也竭力在各种场合把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拉到同一条船上”。
从这两位部长的措辞中不难看出,他们虽然长着华人面孔,但毕竟“是美国人,在美国出生,受美国教育,为美国利益服务”,甚至因为他们熟悉美中两国事务,知己知彼,在谈判博弈时更有针对性。
自多位华裔入阁奥巴马政府开始,不少人就期待他们能为中美关系加分,这一方面是因为他们开创了华裔在美参政新纪元,同时也彰显了海外华人影响力的提升。但从国家关系来讲,华裔能入阁的重要原因除了本人具有相当实力之外,也与其所在国希望“华裔牌”能在处理与中国这个重要国家的关系中起到桥梁作用有莫大关系。
实际上,无论是选择两位华裔担任商务部长和能源部长的重要职位,还是特意安排这两位华裔部长联袂高调访华,对来自少数族裔的奥巴马而言,其政治意涵都非常明显。中美关系的微妙和复杂会否因为美方频频打出“华裔牌”而有明显的改变,还需拭目以待。
当中国鼓励支持华人积极融入、参政议政的同时,也需有所警惕,千万不能因为发达国家政治高层中多了一些华人面孔,在公开场合多讲几句对华友好的软话,就懈怠了对这些国家国际战略调整、价值观念转变的研究和揣摩。
我们相信,随着海外华人影响力的扩大和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必然还会有更多华人或者华裔融入当地主流社会,进入政坛位居要角,这也要求我们学会以一颗平常心看待这些长着华人面孔的外国高官和他们在发展与中国关系中扮演的角色,毕竟他们宣誓就职的效忠对象是他们要为之服务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国家利益为先”永远是不变的主旋律。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