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名医生齐上阵 同步移植两颗心 河南母亲江城少年同获“心”生
同步接受心脏移植手术的河南母亲和江城少年,术后恢复良好。崔俊 摄 |
本报讯 (记者李艳梅 实习生谢银龙 通讯员黄冬香 聂一钢 涂晓晨)昨日从协和医院获悉,两颗心脏同步移植成功,一名来自河南的中年女子和一名江城少年10日同时接受移植,目前恢复良好。
昨日,在协和医院心脏外科重症监护室里,39岁的叶小芳静静地坐在病床上;同一病房里,和护士交谈的少年刘昶一脸帅气。仅在十几天前,他们均心力衰竭,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一次感冒后,叶小芳打针、吃药不断,几次休克。
今年3月,在沌口开发区读高一的刘昶发现自己走路越来越吃力,走不到50米就上气不接下气,到后来连学都上不了。在床上躺了两个月,刘昶被父母抬到医院,他的心脏已“肿得像西瓜”。
70名医生团队上阵
自2003年,协和医院已成功完成心脏移植18例。两人同步心脏移植最大的考验是移植团队。心外科主任董念国说,一台心脏移植手术需要35名医护人员,负责接受供体、手术麻醉、手术和术后监护。两台手术同步需要一个“庞大”的医护团队。
董念国说,等待心脏移植的病人很多,在美国,只有20%的病人能够获得移植机会,多数人在等待中死去。在国内,获得机会的病人更少。
术前,刘昶的母亲终日以泪洗面,请求医生救救孩子。7月10日早晨,叶小芳、刘昶同时被送进手术室。到中午两台手术全部结束,异常顺利。
同一天获“心”生
叶小芳家庭贫穷,准备放弃治疗。想着家中13岁的孩子,她流着泪说:“孩子太小了,我想活。”叶小芳的老母亲一直陪伴女儿手术。老人记得,女儿术后对她说的第一句话:“妈妈,再不要担心,我好了。”
术后第一天,刘昶就想下床。这个乐观的小伙子一天比一天恢复得好,现在已能下床帮护士干活。
护士长刘芬说,他们两人术后恢复非常好,但要隔离一个月,主要是预防术后感染和抗排斥反应。
小资料
人类心脏移植始于1967年,由南非医生实施。上个世纪80年代初,心脏移植成为终末期心脏病的治疗方法。目前,心脏移植患者五年存活期已超过75%,最长的存活时间已超过30年。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