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华盛顿7月23日电(记者任海军)英国《自然》杂志和美国《细胞·干细胞》杂志23日分别在网站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利用iPS细胞(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培育出哺乳动物的消息。参与其中一项研究的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高绍荣博士认为,这表明中国在iPS细胞研究领域的水平正得到国际科研界越来越多的认可。
高绍荣博士目前正在美国匹兹堡访问。他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政府意识到,在iPS细胞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各国起点都差不多,我们有机会在这一领域赶超其他国家。因此,政府对iPS细胞研究的支持力度非常大。受益于此,中国的iPS细胞研究势头非常好,也拥有一批专门从事这一研究的科研人员,他们已在国际顶尖杂志上发表了多篇论文。
高绍荣说,美国、日本、英国、德国以及中国是世界上在iPS细胞研究领域处于领先的国家。与美国相比,中国科研人员的水平并不低,但数量还不足。
高绍荣介绍说,动物的4倍体囊胚只能发育成胎盘,无法发育成动物个体。他们在研究中将培育的iPS细胞注入小鼠4倍体囊胚腔中,最终培育出成体小鼠,从而证明他们培育的iPS细胞具有全能性,即可以发育成小鼠的各种器官和组织。
高绍荣博士表示,iPS细胞具有全能性说明,完全通过体外操作可以得到与胚胎干细胞具有同样分化能力的细胞,这将大大拓展iPS细胞的应用前景。
据高绍荣介绍,他的课题组与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琪课题组采用的实验方法不同,周琪课题组培育iPS细胞时用的是逆转录病毒,而他用的是慢病毒。此外,高绍荣课题组培育出的小鼠体细胞不需要加入转录因子就可继续使用,因为培育iPS细胞时所用的4种转录因子已经整合在小鼠基因组中,可以据此研究不同iPS细胞的重组效率,从而确定哪种类型的体细胞更适合培育iPS细胞。
高绍荣认为,这项成果对干细胞全能性的机理研究以及器官移植、药物筛选、基因治疗等临床应用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