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武市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部,隶属于银川市,地处宁夏引黄灌区的精华地带和经济核心区之一,文化璀璨,历史悠久;是宁夏的资源富市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重要的煤电化基地、羊绒产业基地及自治区沿黄城市带经济核心区重要城市。
全市总面积4539平方公里,现辖6个建制镇、2个乡、1个街道,总人口23.4万,其中回族人口占51%。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市委、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争做全区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争创全国百强县”,充分挖掘区位比较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大力实施“兴工强市”和优势特色产业带动战略,经济社会逐步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2008年,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84.6亿元,增长17.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41亿元,增长4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70.7亿元,增长3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2419元和5182元,增长23.2%和17.1%。在第八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居全国392位,列中国西部百强县(市)57位。
一、县域经济发展成就
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坚持项目带动,推进结构调整,发展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发展环境,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灵武在全国县域经济排名中平均每年以前进百位的速度快速发展。
1.产业结构更加合理。立足资源优势,坚持不懈地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以工业化引领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实现了由“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历史性转变。2008年工业增加值达61.8亿元,是2002年的7.6倍;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73.1%,提高了26.7个百分点,工业对GDP的贡献率达80.8%。着力调优农业结构,在稳定粮食总产的基础上,建设了沿河瓜菜产业带、沿山百公里草畜产业带和沿山长枣产业带,农业产值达9.89亿元,年均递增7.1%;大力发展旅游、房地产、连锁配送等现代服务业,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2年的3.2亿元增加到6亿元;一、二、三产结构由2002年的20.9∶51.4∶27.7调整到2008年的6.2∶81.5∶12.3。
2.特色产业不断壮大。坚持把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壮大县域经济综合实力的重要途径,在做大规模、精深加工、改造升级、培育品牌上下功夫,形成了以煤电化、羊绒、有色金属、粮食加工为主导的优势特色产业格局。一是倾力打造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大力培育发展煤电化支柱产业。立足煤炭资源优势,强抓自治区宁东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再造一个新宁夏”的历史机遇,规划建设了宝塔项目区、宝丰项目区、灵州综合工业园、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循环经济试验区,100万吨重交沥青、25万吨催化裂化、8万吨聚丙稀、60万吨重催、220万吨焦化、400万吨洗煤等一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产值逐年递增。二是倾力打造国家级特色羊绒产业基地,大力提升羊绒产业层次。羊绒产业是自治区重点扶持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开发建设了占地3500亩的羊绒产业园区,出台了《加快羊绒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意大利阿尔法、英国道森、新疆新意、内蒙鄂尔多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现入园企业已达43家,累计完成投资20亿元,目前已有38个项目建成投产,羊绒产业园区已被列为全区重点扶持的特色园区和“全国百佳科学发展示范园区”。组建了3个羊绒产业集团,建设了羊绒信息大厦、羊绒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中银360吨纺纱、圣雪绒100台电脑横机制衫等一批促进产业升级改造的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培育创建了“千堆雪”、“绒典”等5大品牌。2008年,灵武流通原绒7000余吨,占世界44%,占全国58%;生产无毛绒3600吨,约占世界50%;羊绒产业产值达45.5亿元,出口创汇1亿美元,灵武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重要的羊绒集散地和无毛绒羊绒及其制品加工基地,被授予“中国(灵武)国际精品羊绒之都”等称号,赢得了“世界羊绒看中国,精品羊绒在灵武”的美誉。三是着力加快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努力培育和壮大民营经济。采取设立工业发展扶持资金、中小企业信用贷款担保基金、支持企业人才发展基金和对重点骨干企业挂牌保护等一系列措施,大力支持民营,企业技术改造,促其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竞争力,连续5年实施了民营工业企业“双十工程”,扩大了一批金属冶化、粮食加工等行业的升级。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8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达到20家。四是大力发展以灵武长枣、畜牧养殖、设施瓜菜为主的特色农业。注重做大规模,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长枣种植面积10.9万亩,荣获“中国灵武长枣之乡”称号;大力实施羊产业铸龙系统工程,建成各类养殖园区(场)91个;集中连片发展设施园艺1.8万亩。
3.城乡环境日益改善。坚持把改善人居环境作为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积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围绕打造“精品园林城市”和“沿黄城市带核心区”这一目标,突出“唐韵、绒都、枣乡、生态”特色,完成修编城市总体规划,确立了“城市西移,融入沿黄城市带”的发展思路。坚持以新区开发带动旧城改造,完成新区45万平方米住宅楼建设,旧城拆迁改造237万平方米,人均住房面积由2002年的24平方米增加到30.6平方米。实施了中心广场改造、灵州兴唐苑、世界枣博园、湖滨仿唐步行街等重点工程,建成了集中供热、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集污及污水处理等一批重点项目,城市建成区面积由8平方公里扩大到12平方公里,新增绿地面积200万平方米,成功创建“自治区园林城市”。近年来,城市建设每年投资强度超过3亿元,城市化率达48%。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村庄布局规划,重点实施了乡村道路、人饮安全、村庄绿化、清洁能源等基础设施工程,新建“塞上农民新居”示范点7个,解决9.8万人饮水安全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防沙治沙、生态治理等重点工程,2002年以来生态建设面积达427.5万亩。
4.社会事业全面推进。坚持把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作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标,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建设。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2002年以来累计投入4亿多元,建成了一批重点教育设施工程,城乡中小学由76所调整为41所;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大大提高,小学入学率达100%,初中入学率达98%,农村幼儿教育普及率达70%。制定了山区教师、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和少数民族寄宿生交通生活补助制度,免费对未升入高一级学校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技能培训。二是公共卫生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新建了市医院、疾控中心,改扩建8个乡镇卫生院和74所村卫生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98%和82%,农合基金使用率、统筹基金使用率和实际补偿均位于全区前列。三是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制定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困难群众医疗救助、特困学生教育救助和城市特困居民冬季取暖救助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2002年以来累计投入社会保障资金1.66亿元,受益35万人(次)。四是创业行动日趋活跃,加强就业技能培训,加大就业支持力度,以创业带动就业,2002年以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8526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7955名。
5.发展环境明显优化。坚定不移地优化发展环境。始终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断创优发展环境,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和效率。一是着力优化政务环境。积极推进依法行政,成立了行政服务中心,清理规范行政审批事项,简化审批程序,推行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建立了首问负责制、岗位责任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等10项制度,出台了不良行政行为登记管理办法,高效务实的环境进一步形成。通过服务型政府的塑造和政务环境的优化,引进企业数量急剧增加,每年引进外资达10亿元以上。二是着力优化司法环境。建立健全了司法部门内控机制,积极开展法律援助,坚决落实错案追究制度,实行办案速裁制,“打官司难”、“执行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三是着力优化人文环境。深入开展以“明礼诚信、遵规守纪、革故鼎新、凝心聚力、大干快上”为主题的民风民俗教育活动,抓党风带政风促民风,重点解决干部群众思想道德、工作作风和行为规范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人人都是发展环境”的理念逐步形成。通过优化发展环境,灵武的吸引力得到明显提升,凝聚力得到不断增强,创新发展的活力日益激发。
二、县域经济发展经验体会
1.必须坚持以创新的思维开创工作新局面。全市上下把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作为推动工作的法宝,积极培育鼓励创新、支持探索、宽容失败的政策环境,注重保护、引导、发挥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使人心有了新凝聚,焕发出了空前的干劲和热情,创新创造的活力不断涌现。全区第一个再生资源循环经济试验区启动建设,农村“三财改革”经验在全区普遍推行,全区第一家矛盾纠纷调处中心挂牌成立,率先启动全民创业行动,建成了全区最先进的县市级教育资源管理中心,这些“单项冠军”在全国全区都具有开创性意义。实践证明,只有思想有活力,发展才有活力;只有创新的思想,才有创新的作为,才能想出新办法、拿出新招数、形成新亮点、走出新路子。
2.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近年来,正是全市上下勇于正视发展的差距和困难,始终把科学发展这一主线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全过程,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开创了灵武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局面。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实现新的跨越,必须大力破除在加快发展中存在的观念性、体制性和环境性障碍,着力营造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实践证明,只有坚持科学发展不动摇,科学发展、加快发展,才能更好地解决前进中的问题,缩小发展中的差距。
3.必须坚持集中力量抓大事。坚持把抓大事、重落实作为推动工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每年都确立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大事和实事,明确目标责任,定期督查通报。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扬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讲求效率、比拼速度,攻破了一个个难题,打赢了一个个硬仗,推动了全局工作,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实践证明,只有坚定不移地抓大事,脚踏实地抓落实,才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突破。
4.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作为发展的主体,在发展中尊重民意,集中民智,依靠民力,汇聚了强大的发展合力,增强了经济实力。实践证明,只有高度关注民生、切实保障民生、着力改善民生,突出解决群众操心挠头的热点难点问题,才能实现经济发展与为民、利民、惠民的高度统一。
5.必须坚持真抓实干不减力。近年来,灵武取得的每一点成绩,都是各级干部转变作风、求真务实、辛辛苦苦干出来的,都是强化职能、狠抓落实、攻坚克难拼出来的。当前灵武正处于“争做全区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争创全国百强县”的关键时期,要始终把抓落实作为一种能力、一个标准,努力营造谋事、干事、干成事的浓厚氛围,真抓实干,一抓到底。实践证明,只有切实改进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以实实在在的发展变化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支持,才能更好地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三、今后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及措施
灵武正处于加快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兴工强市”和特色产业带动战略不动摇,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创新,强化项目支撑,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着力改善民生,加快科学发展,推进跨越式发展,力争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89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700亿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500元,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中进入百强县,实现“争做全区县域经济发展排头兵,争创全国百强县”的奋斗目标。
1.坚定不移地推进“兴工强市”战略。一是全力支持服务宁东基地建设。按照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目标定位,强化服务意识和主人翁意识,主动承接宁东社会管理事务,完善项目建设服务机制,确保重点建设项目“零障碍”。重点围绕宁东主导产业,积极培育发展配套产业和下游产品,力促宝塔、宝丰项目区及临河工业园、灵州综合工业园扩规增效。力争到2012年,能源化工产业产值达到500亿元以上。二是提升羊绒产业国际竞争力。重点抓好原绒控制、产品研发设计、骨干企业培育、品牌培育、人才引进等环节,加快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建设中国羊绒交易市场(中心),拓展国内外市场,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在羊绒行业标准的制定和产品定价上取得国际话语权,打造国际型精品羊绒生产加工基地。力争到2012年,羊绒产业实现产值100亿元。三是提升循环经济集聚效应。整合全区废旧金属回收、交易市场入驻园区,重点引进和发展有色金属及型材加工,鼓励支持新材料、旧家电回收产业,形成再生资源回收、加工和综合利用产业链,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新材料、有色金属、再生资源、回收拆解循环经济示范区。力争到2012年,有色金属冶炼业实现产值100亿元。四是提升粮食加工业规模档次。实施“龙头企业振兴工程”,充分发挥粮食加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规划建设新华桥粮食物流园区,引导区内外大型粮食加工企业入驻园区,促使优势农产品向多品种、高档次、高效益的深加工领域发展,打造西北地区最大的粮食加工、集散基地。力争到2012年,粮食加工业产值达到20亿元。
2.坚定不移地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把扩大规模、提升层次、打造品牌、科技创新作为主攻方向,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扶优壮大长枣、优质粮食、羊产业等优势产业,形成规模优势、整体优势和效益优势。一是加快发展灵武长枣产业。突出苗木繁育、贮藏保鲜及深加工、市场拓展、品牌保护等关键环节,灵武长枣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实现“人均1亩枣”的发展目标,精心打造国家级名牌果品基地。二是大力实施羊产业铸龙系统工程。重点支持养殖大户和清真肉制品加工企业,力争到2012年,全市羊饲养量达1000万只,存栏420万只,打造自治区级标准化规模示范基地和全国最大的肉羊生产基地。三是强抓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采取政府规划引导、多主体参与,积极鼓励涉农部门、龙头企业、农村能人和专业大户发展专业合作社,促进产业化经营;大力培育清真、绿色、有机品牌,拓展销售市场,提高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
3.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紧抓自治区打造“黄河金岸?塞上明珠”沿黄城市带的机遇,突出“唐韵、绒都、枣乡、生态”的城市特色,高标准修编城市总体规划,实现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区域市场、生态环境保护和公共服务“六个一体化”。一是着力提升城市服务功能。采取政府引导、企业开发的原则,加快新区建设和旧城改造步伐,基本解决“城中村”问题。加大以“水、路、热、绿”为重点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注重抓精品、挖内涵,做到一条街道一个主体功能,一个建筑一个标志,一个小区一个花园,修一路绿一线,基础设施功能更加完备,争创全国卫生城市、园林城市。二是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积极探索统规统建、统规自建、集中联建等模式,逐步实现农民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业用地向规模化集中,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加快推进临河、宁东、东塔农民新村及新庄点建设,率先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三是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生态林与经济林相结合,建立“以林养林”的生态建设模式,加强林木管护,巩固生态治理成果,加大禁牧封育力度,构建银川东麓生态防护林、宁东生态保护圈和黄河过境段防护林生态体系,打造全国防沙治沙示范县。制定节水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管理,建立沿黄防洪水系、沿山生态水系、城市景观水系、农村节水水系,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打造全国节水型社会示范县。
4.坚定不移地培育壮大服务业。着眼于增加就业岗位、增强产业配套能力、强化城市服务功能,大力发展以现代物流和旅游为主的服务业,带动餐饮娱乐、商贸物流等行业共同发展,提高三产比重。一是大力培育现代物流业。高标准建设银川国际空港物流中心,以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为出发点,着力打造集内陆口岸、货物集散、物流配送、商品检验检疫、商务服务于一体的国际空港物流中心和全国最大的穆斯林用品物流基地、贸易中心。二是加快发展旅游业。按照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标准,围绕自治区打造“黄河金岸”的总体要求,着力开发建设水洞沟遗址、国家级地质公园、白芨滩沙漠风情园等以文化考古、历史遗迹、工业观光、沿黄休闲、市区园林、民俗体验和特殊生态为主的旅游产品,创立和打响“神韵古灵州、活力新灵武”的旅游主题形象,彰显灵武亿年历史、万年文明、千年古城的独特魅力。三是提升餐饮服务水平。努力挖掘地方和清真餐饮文化内涵,扶持特色餐饮名店,发展地方名菜、名小吃,打造清真菜肴品牌。围绕灵州兴唐苑、湖滨街等规划建设特色餐饮街区,提高住宿、娱乐业档次和服务水平。积极引导社会资金进入住宿和餐饮娱乐业,建设2-3家星级酒店。加快发展商贸业,培育建设大型商贸中心。
5.坚定不移地保障和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民生,加大资金投入,办好顺应民意、为民谋利的实事,做好关心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一是办人民满意教育。深入实施“稳才、引才”、“铸师魂”、“名校长、名师培养”等“八大行动”,在全区率先实现12年义务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大力发展民办、公办幼儿教育,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健全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网络体系。力争到2012年,初中升学率达到96%,普通高中毕业生本科录取率达到40%。二是加快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健全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改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条件,提升乡镇卫生院、社区服务站、村卫生室服务能力。开展好“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试点工作。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建立重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基金。三是推进全民创业带动就业。围绕优势产业集群、现代农业、商贸物流和社区服务等领域,用好创业担保贷款基金,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搭建创业平台,拓宽全民创业空间,培育创业带头人500个,中小企业200家,带动就业5万人。完善就业援助制度,重点帮扶城镇零就业家庭、城镇低保人员、下岗职工等困难人员就业,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四是逐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养老、医疗、失业、工伤保险覆盖面,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合)率基本实现全覆盖,报销比例平均水平达60%以上。启动农村养老保险,建立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机制。建立干部职工住房货币补贴制度,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快解决困难群众住房问题。做好防灾救灾工作,引导群众避开地震断裂带居住,提高新建住房抗震标准。严防重特大安全事故,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五是大力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建成体育馆、电影院、图书馆及大型群众休闲娱乐场所,加快乡村、企业文化站(室)建设。创新形式和载体,培育一批文艺团队,打造一批文艺精品,弘扬主旋律。注重发掘历史文化,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申报和保护开发工作。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