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28日电 法国《欧洲时报》7月28日刊发时评文章说,俄罗斯“一只蚂蚁”牵动数万华商的命运,甚至波及中俄经贸关系,“灰色清关”这个词汇构成了此次事件的焦点。俄罗斯下决心打击“灰色清关”,长远上有利于中俄民间贸易的健康发展。
对于海外华商以及在各国从事民间贸易的中国商人而言,更应从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训,通过正常、合法的途径出入海关,这也是“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最好方式。在整个中国经济和“中国制造”都在逐渐转型的今天,海外华商也到了摈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小智慧”的时候。期待他们能够以“大智慧”发掘“大商机”,从而造就华商海外经营的“大安全”。
文章摘录如下:
近期以来,在俄罗斯切尔基佐沃市场经营的数万名华商,一直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赖以生存的市场被关闭,数百亿人民币的货品被查封,部分商贩被限期离境甚至扣押……在这个被俗称为“一只蚂蚁”的市场外,海外华商真切体验着“热锅上蚂蚁”的命运,在等待和奔走中备受煎熬。
海外华商的遭遇引起中国政府的关注,以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为首的中国代表团赴俄交涉,并立即收到成效。如今,华商已被允许从关闭的市场中提取自己的货物,俄方也开始实施清理摊位和转移货物的具体方案,并愿意提供必要的协助,同华商代表就相关问题进行磋商。
“一只蚂蚁”牵动数万华商的命运,甚至波及中俄经贸关系,又是什么让这只“蚂蚁”有了如此巨大的能量?
从媒体的报道中不难发现,“灰色清关”这个词汇构成了此次事件的焦点。所谓“灰色清关”,是指通过“清关公司”办理进关手续,发货人只需向“清关公司”交纳一笔费用,后者全程代办报关、纳税、商检等手续。
应该指出,“灰色清关”的产生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是上世纪90年代初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提振经济、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而这一“历史的功臣”此次成为被打击的对象,其原因在于,“清关公司”往往通过贿赂海关官员,将高税率的货物报成低税率货物并瞒报货值,同时无法向收货人提供正式的海关完税凭证,成了一种偷税漏税行为。有报道称,因“灰色清关”而导致的俄罗斯关税损失,每年至少在200亿美元。
因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过往的一些措施变得不合时宜、需要改革,在很多国家都普遍存在,俄罗斯打击走私腐败,整顿本国市场,无可厚非;而俄中民间贸易合作走向正规化也是必然趋势,俄罗斯下决心打击“灰色清关”,长远上有利于中俄民间贸易的健康发展。
对于俄罗斯而言,需要在果断行动的同时,兼顾历史原因,尽量保持克制,为彻底消除“灰色清关”设立时间表,尤其需要避免莫斯科市长卢日科夫“安置中国商人不是我们的工作”、“中国人必须离开”这样的过激言论,更不能因为当前经济危机蔓延,借整顿市场之名,行贸易保护之实。若是如此,势必引发中俄之间的贸易战,得不偿失。
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在与俄罗斯协商解决善后问题、减少中国商人损失的同时,也应对散布在全球的中国商人和商贩进行合理合法的引导,避免这一事件在世界各地引发连锁反应。
对于海外华商以及在各国从事民间贸易的中国商人而言,更应从此次事件中汲取教训,切实转变经营方式,生产和销售优质产品,组建手续齐全的贸易公司,通过正常、合法的途径出入海关,这也是“中国制造”走向全球的最好方式。
在世界商圈,华商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以勤俭节约、吃苦耐劳和极具“小智慧”而闻名。这种“小智慧”能让华商们迅速发现商机,做出应变,但也正是这种“小智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的发展,甚至成为某种悲剧和灾难发生的诱因。
此次事件中,很多华商早就知道“灰色清关”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安全因素,但依然选择用这种方式出口货物,甚至在货物被查扣后,选择用钱收买来解决问题。这也许是迫不得已之举,但也让华商在俄罗斯的经营长期存有“灰色地带”,当俄方动真格整顿市场时,部分华商手续不齐全、举证被动的特点就完全暴露出来。
勤劳等诸多优点让海外华商们显得可爱并受人尊敬,但一些弄巧成拙的“小智慧”往往让勤劳变成徒劳,当海外华商们每每因此遭受重创时,都显示出一种难以描述的无奈。
在整个中国经济和“中国制造”都在逐渐转型的今天,海外华商也到了摈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小智慧”的时候。在切尔基佐沃市场被关闭后,很多华商表示要离开俄罗斯,他们是去寻找另一个有着“灰色清关”的地方,还是要去刻画海外华商的新形象……我们期待他们能够顺利完成转型:以“大智慧”发掘“大商机”,从而造就华商海外经营的“大安全”。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