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与职工矛盾激化
一位中钢协人士表示,通钢事件虽然让人意外,但事出有因。
“早就听说通钢职工对管理层不满意,今年3月份还有多名通钢职工向协会反映改制后的日子很不好过。”
记者了解到,通钢管理层与职工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薪水过低、频繁加班、职工福利”等方面。
一位通钢中层员工表示,自从2005年通钢改制后,通钢职工的工资“就没有上涨过,反而一降再降”,退休工人每月工资按工龄分布在200元至600元不等,一线普通工人每月工资只有1000元,金融危机时,“平均不到500元”。
据记者了解,通钢目前拥有近3万员工。
“这三四年里,曾作为吉林省引以为傲的老牌国企,但现在通钢属性已经模糊不清了。”上述通钢员工回忆。
7月份,建龙集团与吉林省国资委达成新意向:建龙集团以10亿元现金和其持有的通钢矿业公司股权,向通钢集团增资控股,持股66%,吉林省国资委等其他原有股东直接持有通钢集团的股权降至34%。
喋血事件
为重组敲响警钟
这曾被认为是一个钢铁业重组的典范。
建龙钢铁牵手通钢集团,为中国钢铁业兼并重组中跨区域、跨所有制的重组,创造了一个典范。建龙集团董事长张志祥相中北仑港、布局南北的眼光和举措,也为业内不少人士称道。
但通钢喋血事件让模范重新归零。
“这一事件的发生,折射出不同钢企在重组过程中,在管理理念、人事安排、文化氛围等方面,可形成的矛盾有多大。”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兼总工程师李新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跨区、跨所有制的重组,是最终的发展方向。“现在民营钢企占半壁江山,所以跨所有制联合也需推进。”
目前相应的金融体系、税收制度、淘汰落后补偿机制都还未建立起来。“现有及未来的区域内联合重组,也可能只是个过渡,但这也需要鼓励,因为操作相对容易。联合重组,应该先易后难。”他说。
李新创告诉记者,在近年来钢企重组浪潮中,政府态度、企业利益分配等层面的因素,多为人关注,而员工情绪等则被淡化处理。
“比较切合实际的,是要兼顾处理各方利益,既要给被兼并企业的发展带来后劲,也要考虑职工利益,慎重处理。”李新创表示。(据新华社及《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页] [1] [2] |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