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乌鲁木齐7月28日电(杜刚、刘军岐、张鸿墀)“我真想当一名记者,告诉别人妈妈的故事,让更多人得到帮助和关心。”
新疆阿克苏地区新和县塔什艾日克乡塔什力克村的阿依加玛丽,一个因残疾被亲生父母遗弃的汉族女婴,被维吾尔族母亲芒孜兰木阿皮孜收养18年后,女孩子有了这样一个强烈的愿望。
1990年5月的一天,家住新疆新和县塔什艾日克乡政府旁的买买提,无意之中发现一个几个月大的弃婴。出于同情,他将孩子抱回了家,但到家后才发现这是一个身体严重畸形的女婴。买买提想来想去,还是把孩子送到了新和县福利院。
同村的芒孜兰木阿皮孜听说这件事后,专门来到县福利院看望这个婴儿。孩子的状况让芒孜兰木阿皮孜的心揪紧了:孩子呼吸急促,眼睛根本无力睁开,四肢紧缩在一起,一身又脏又烂的衣服裹着瑟瑟发抖的幼小躯体。没来得及征求丈夫的意见,芒孜兰木阿皮孜决定收养这个可怜的孩子。
芒孜兰木阿皮孜的丈夫听了妻子的决定后,半天没说话。在她的劝说下,丈夫米吉提阿不都同意了妻子的这一善举。尽管贫困的家中还有5个孩子需要抚养,但几天之后,芒孜兰木阿皮孜就和丈夫到新和县民政局办理了收养孤儿的手续。
回到家后,芒孜兰木阿皮孜赶紧给孩子洗了个澡。当她看到孩子手脚长满水泡、浑身出汗后,急忙将孩子抱到乡卫生所看病。得知孩子的这些症状是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缺钙造成的,她就按照医生的嘱咐每天坚持用中药、盐水为孩子擦洗。
芒孜兰木阿皮孜和丈夫给这个孤儿起了个好听的维吾尔族名字:“阿依加玛丽”,汉语意思是“像月亮一样漂亮”。他们希望这个名字能给孩子带来好运,让她像其他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为了给孩子增加营养,芒孜兰木阿皮孜从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开支中一省再省,挤出一部分花在阿依加玛丽身上。她听说鸽子可以增强身体抵抗力,于是每逢巴扎那天,她都会到集市上买一两只鸽子,炖熟了给孩子补充营养。
看着母亲一天天身体消瘦,家里的5个孩子不希望母亲为这个残疾的汉族女孩继续操劳,他们劝说母亲把阿依加玛丽送回县福利院。但芒孜兰木阿皮孜和丈夫仍然决定留下这个孩子,她对孩子说:“无论哪个民族,人心都是肉长的。如果你们因为残疾被父母遗弃,没人抚养,你们还有生的希望吗?”
为了帮助阿依加玛丽早日康复,芒孜兰木阿皮孜想了很多办法。她不仅四处求医学习推拿按摩术,还买回推拿书籍照着学,看不懂汉语就照着书上的图例模仿。慢慢地,芒孜兰木阿皮孜从一个对推拿一窍不通的“门外汉”,变成了熟练掌握推拿技术的“按摩师”。
芒孜兰木阿皮孜多次带着家里所有的积蓄到800多公里外的乌鲁木齐市大医院给孩子看病。她的事迹感动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康复医院的医护人员,自治区康复医院先后两次为阿依加玛丽免费治疗,并为她们解决了往返的路费。
8年过去了,奇迹出现了:阿依加玛丽的脖子、四肢能够活动了!这给了芒孜兰木阿皮孜极大希望。可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一年,芒孜兰木阿皮孜的丈夫米吉提阿不都因胃癌撒手人寰。
看着还没长大成人的6个孩子,芒孜兰木阿皮孜哭晕了好几次。但令她欣慰的是,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妇联给她寄来了慰问金;阿克苏地区民政局专程派人携带慰问品看望孩子;新和县农业银行将她一家作为重点扶贫对象,逢年过节都来探望孩子……还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也上门看望这位善良的母亲和慢慢长大成人的阿依加玛丽。
坚强的芒孜兰木阿皮孜全身心地投入到对阿依加玛丽的治疗和照顾中,用伟大的母爱与命运抗争着。又过了几年,阿依加玛丽的四肢终于可以伸展开来,已经能够坐在床上了。
离收养汉族女儿阿依加玛丽的那一天已经过去了18年,岁月渐渐染白了芒孜兰木阿皮孜的双鬓。如今,她依然坚持每天给女儿按摩、推拿。阿依加玛丽在别人的搀扶下也能站起来去户外活动活动了,她说:“如果有一天病好了,我要给母亲做饭,还要下地拾棉花,照顾心爱的母亲一辈子。”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