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50后历经十年浩劫和贫困时代 不会慨叹今不如昔

2009年07月31日03:13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话说“50后”

  ■梅桑榆

  “50后”者,上世纪50年代生人也。生于五十年代的人,其数以亿万计,而同为“50后”,年龄、命运也有差别,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经历,那就是经历过十年浩劫和贫困时代。

正因有此经历,他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与他们的下一代有所不同,且有其独特的共性。

  “50后”大多能吃苦耐劳。他们经历过饥荒岁月,大多饱尝过饥饿的滋味。生长于农村的人,对大饥荒的恐怖更是没齿难忘。即使是城里人,也大多吃过以稻草根、红薯藤磨成的“小秋收”,曾经靠喝那能照得见眼珠子的稀汤度日。生于50年代末的人,当时虽然尚不记事,但许多人一定听父母说过,他们靠怎样的努力,才未使他或她因饥饿而夭折。生在城市者,大多经历过上山下乡,生在农村者,自幼便跟随其父辈学习稼穑。他们虽非“天将降大任于斯人”者,但却都有过“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经历。为了温饱,他们必须不分寒冬酷暑,终年披星戴月地劳作。即使未曾下乡的城市青年,若不是幸运地进了工厂,也要为生存而打临工,干苦力,而许多人终年含辛茹苦,并不能保证免于饥寒。苦难不一定能促使人奋发有为,但经历过苦难的人,就像经过长期超强训练的运动员,对劳苦有过人的承受能力。

  “50后”大多生活俭朴。他们经历过物质严重匮乏的年代,当年,城市人吃粮油需凭小本子购买,而无论城乡,布料、香烟、火柴、肥皂等物,都是凭票供应。粮油要省着吃,然而,省,并不意味着就可以细水长流,断粮缺油的事经常发生。农民更是害怕过冬春,因为那是青黄不接的季节,苦累一年分到的粮食若不够过冬春,就要挨饿。生活用品一定要省着用,若凭票供应的物品用完了,就别想再买到。有时手里攥着票证也买不到东西,只有靠原始的手段解决生活必需,买不到火柴,人们只好以铁片石块纸媒,敲击取火;肥皂用完了,用草木灰和水,澄清后洗衣;买不到煤油,又无豆油代替,只好天一黑就上床睡觉……“50后”一省数十年,养成了生活俭朴的习惯,以致后来物质供应丰富,收入提高后,许多人仍然舍不得大手大脚地花钱。生活的俭与奢,是他们与其后代的明显区别。

  “50后”大多不会怀念过去的岁月,慨叹今不如昔。他们经历过荒唐可怕的年代,当年,思想禁锢,文化荒芜,运动不断,人们稍不小心就变成了“阶级敌人”,成为专政对象。有“历史问题”的人要打倒,无“历史问题”的人因说了一两句真话,也要打倒。他们的子女,也被按照“老子反动儿混蛋”的血统论而划为异类。上至国家主席,下至平民百姓,说批斗就批斗,整死了仍要强加种种罪名,说他们“死有余辜”。红卫兵可以随意闯入民宅抄家,民兵可以半夜三更随意敲开百姓的家门,清查有无可疑的人留宿。人们外出要单位、居委会、生产大队的证明,否则便被扣留审查……一言以蔽之,人们毫无安全感和行动迁徙的自由。尽管“与人斗,其乐无穷”,但斗人者哪天自己一不小心,便被人抓起来,成了被斗的人。“50后”既然亲身经历过那可怕的岁月,当一些别有用心或不明真相者胡说那个时代“官吏清廉,社会公平,治安良好,民风淳朴,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对恐怖年代进行浪漫化、天堂化,甚至叫嚣要回到那个时代时,他们便会起而反驳,或报以冷笑。谎言与胡话,只能蒙蔽年轻人,而蒙蔽不了他们,因为不寻常的社会阅历,使许多“50后”具有反思过去与独立思考的能力。

  笼统地说一个时代的人如何如何,难免有失偏颇,“50后”当中,既有在那个时代走红当令、享受特权,如今大叹今不如昔的“愤老”;也有由俭入奢,乃至变得骄奢淫逸的人。因此,我这篇小文,只是试图对大多数50后的共性进行概括,而不包括其中的“另类”。

(责任编辑:高瑞)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