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8月4日电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清华大学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4日做客新华网,就目前备受关注的水电气价格改革话题与广大网友在线交流。在谈到为什么最近会出现水价上调的趋势时,傅涛表示,五个原因促成了最近突发性的调价:一是供水成本确实在增加;二是原来的水价里没有考虑污水处理的成本;三是水价中也没有污泥处理的费用;四是我国要提高资源型产品的价格的客观要求,因为水到今天已经成为战略性资源了;五是供水行业效率过低。
主持人傅主任,您是专门研究水的。其实水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电和气用得更频繁的一个东西,这种资源型产品的价格一涨,老百姓反映特别大,尤其是最近水的涨价。首先老百姓就会问这个水为什么就会涨了呢?原来的价格怎么就不合适了呢?
傅涛刚才周所长也提到了,其实我国前30年的发展资源环境付出的代价太大了,水不仅和资源有关系,和环境也有关系,我们供水取的是自然的水环境。水作为一种工业原料和能源一样是生产的前端,同时也是生活的必需品,水是生命之源,老百姓一天也离不了,所以供水调价老百姓反映会更大。从工业上说会直接传导到消费品上,水作为生活资料也会直接反映给老百姓。
另外一个因素就是,从1998年以后我们就把地下水消费管理办法下放给地方了,不像其他的重要的产品定价权都在中央。下放以后当地人民政府都有权力按照一定情况调整价格。所以媒体上报道也会比较多,因为有的时候发改委发一个通知别的产品就调整了,但是水的话,我们600多个城市都是调价主体,好像看上去是涨成一片,但是实际上也是在慢慢调整的过程中。
但是我们的水的基本性质和其他的能源产品性质不太一样,我们称之为市政公共措施。在这种定性之下,原来我们的服务基本上是由地方政府的事业单位或者国有公司来经营的,我们经营了几十年,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的供水保障率、污水处理提高的速度在发展中国家来说还是得到国际上较好的承认的。但是这里面也显现出了我们以前的一些问题,比如效率低下的等等问题。但是近十几年来我们在供水上做了一些调整,这十年统计36个城市每年平均上涨了5%左右,污水出率十年平均每年15%左右,这个调价一直在进行,最近比较突出一个是周所长提出的去年通胀的压力,很多产品政府调价推后了,而在今年年初好像突然爆发了,实际上每个城市是只调一次,而实际上调价程序是正常范围之内的。
刚才主持人也提到国际接轨的问题,供水的价格其实我们比国际上便宜很多,因为供水是完全属地性的,基本上是按照中国的价格,跟国际上的发达国家相比实际上是他们的1/5左右,当然,我们的人均收入也比他们要低,这基本上是和收入相当的水平。
为什么最近会出现调价的趋势呢?这和我们现在的形势发生变化有关系,我曾经提到过,有五个原因促成了最近突发性的调价:
一是供水成本确实在增加。供水成本增加的原因有环境代价:以前我们发展30年没有支付足够的环境代价,沉淀下来的是水源地合格率比原来低了很多,各大公司取的源水合格率在比较低的水平,官方数据说是70%的水平。在这个背景下我们要满足比较高质量的供水,因为供水不仅仅是工业原料,它也关系到人民的健康,包括“三致物”都在水中,现在很多有机物由于源水污染是煮沸消除不了的。烧开水掩盖了水质上的问题,但是随着水源的污染,大量的溶解性有机物进入了水体,光靠煮沸的办法是很难解决的。国家2007年发布了新的国标,把原来水质标准由35项提高到106项,基本和国际接轨,2012年要强制执行。
这些问题光靠20年前建的陈旧设施实际上是很难达到的,如果不增加成本意味着老百姓的健康是很难保障的,这个威胁甚至有些地方已经显现出来了,包括南漳的自来水污染事件,其实每年自来水发生的这些事件非常多,大部分是地方政府协调处理了,并没有让老百姓完全知道。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比如我们的污水处理,十年前我们知道150座污水处理厂,现在是1500座,之后还要达到2500座等,按照国家的要求2010年要达到70-80%的污水处理率,36个核心城市要达到100%的污水处理,实际上污水处理的成本在国际上来说和供水是相当的,原来我们水价里根本没有考虑这个,十年前水价里面根本就没有污水处理费,所以这几年涨得非常快,仍然和我们处理100%污水的要求有很远的差距。
第三个因素就是污泥处理,污水处理完以后并不是就安全了,污染物转移到泥里面,即便像北京、上海这样的核心城市,我们70-80%的泥也没有得到真正稳定化的处置,大部分堆砌了,一旦下雨也会进入河流。原来我们的水价里也没有这个泥的费用,按照国际通行方式,泥的费用要占整个污水处理的40%。这几个都是原来我们水价的空缺,老百姓付的水价应该由供水和污水共同组成的。
第四,其实我国要提高资源型的价格,水资源也是其中之一,原来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付也是几分钱的费用,但是水到今天已经成为了战略性资源了,但是水资源费的提高不增加供水和基本的原料成本,这部分成本是国家通过税收和费两种形式,目前国家采取的是“费”的形式,基本上以地方政府收取为主。
当然,也有效率因素,供水行业是国有公司里改革最晚的几个因素之一,有一种效应称之为“锅底效应”,政府很多没有地方安排的人都进入到政府还能主导的行业,供水就是其中一个,所以供水承接了很多非企业性的行为,所以客观上造成了供水公司人员素质较低。这几个因素造成了我们这几年来水价在持续增长,当然还有其他很多因素,但是我提到的这几个是其中最主要的。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