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依“桥”而兴旌阳绘就新坐标

2009年08月06日07:07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四川在线-四川日报
  老工业城市灾后重建不走老路———

  本报记者李旭张红霞7月28日,酷暑,德阳市旌阳区青衣江大桥施工现场十分忙碌。再过两个月,它将成为贯通旌阳东西片区的“金桥”,青衣江大桥至龙泉山北路沿线将迎来新一轮开发热潮。


  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灾后恢复重建为契机,旌阳区走上一条依“桥”而兴的发展道路:以黄河大桥为轴线,打造园林化城市新区;提升软环境,搭建政企间“沟通桥”;以联村帮户为着力点,架起干群“连心桥”。

  “桥”式发展:

  以黄河大桥为轴聚集优质资源

  “"东边"比"西边"好!”这是德阳市民对该市人居环境的一致看法。以旌湖为界,德阳西边城市发展因受三大厂制约,街道相对拥挤,建筑较为陈旧;东边则依山傍水、高楼林立,交通和城市配套趋于合理。

  位于黄河大桥旁,占地15.9平方公里的黄河新区走上了与过去截然不同的发展道路。“黄河新区最大的特点就是规划中没有一个工业项目。”该区管委会副主任张斌告诉记者。工业项目上哪去了?“主要集中在区工业集中发展区。”旌阳区委书记杨建明称,该区正按照科学重建的思路,将所有工业项目向区工业集中发展区和五个特色乡镇工业园区聚集,黄河新区将打造成没有工业项目的园林化城市新区。

  作为德阳市主城区所在地,旌阳靠什么来带旺人气、商气?根据德阳城市发展规划,旌阳区未来5年有近10万农民进城,新一轮城市化该如何建设?答案依然是依桥而兴。

  眼下,以黄河新区为代表,行政办公、高档住宅、教育、科研、医疗、商贸、休闲娱乐等优质资源正以黄河大桥为轴线加速聚

  集,德阳市区新坐标呼之欲出。依托“桥”式发展,一张覆盖城乡、辐射周边的区域商贸经济网逐渐成形。

  创新理念:

  高效服务让企业留下来

  由于厂房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被毁,锦盛纺织打算搬离旌阳区。这是一家极具潜力的企业,其高级纺织设备全部从意大利进口,重建后产值将超过1亿元。

  为使企业留下来发展,旌阳区经济局工作人员王爱民几乎跑断了腿。土地征用、拆迁协调、厂房建设……为做好服务,王爱民来回奔波了十六七趟。该区各部门迅速为这家外地企业落实多项优惠政策,补贴资金高达200多万元。高效贴心的服务深深打动了企业负责人唐岁萍,企业最终留了下来。今年6月,企业在旌阳区孝感镇重建新厂房,预计1年后投产。

  灾后重建不仅是硬环境的重建,也是软环境的提升———怀着这样的理念,6月,1500名旌阳区党员干部顶着烈日走出办公室,奔赴在150多家企业的厂房、工地,成为企业的服务员。不断刷新的新增企业报批、开工、投产数字令人激动。截至6月末,旌阳区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16.82%,拉动经济增长7.16个百分点,上半年该区GDP增长居德阳第一。

  高效便捷的服务,在旌阳区政企之间搭起了一座“沟通桥”。

  联村帮户:

  受灾群众搬进“巴适”新家

  黄许镇太康村15组受灾群众苟成安最近搬进了新家,他激动地说:“多亏党支部帮助,我才能住进这么巴适的新房。”在和新镇高治村,投资10多万元铺设的水管引山下渠水上坡,一举解决了灌溉难题。在外来业主和蔬菜协会带动下,该村去年实现蔬菜总收入28万元。仅此一项,全村人均收入超过100元。

  这是旌阳区开展“联村帮户”行动的缩影。在1500余名党员干部定点帮助下,该区3876户贫困户、112个村理清了发展思路,解决了发展难题,大步奔向新的生活。

  “帮到紧要处,爱在心坎上。”目前,旌阳城镇职工、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0%、80%以上,“新农合”报销比例大幅提高;7360名返乡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得到解决,培训农民工5536人,培训就业率高达85%……震后一年来,旌阳人的生活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