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今年四月份起,我每个月除了必要的生活费支出外,什么也不敢买,连街都不敢上。因为我欠的卡费还有好几千元没还呢。”利用暑期正在天河路某西式快餐店打工的广州某大学学生小西把今夏的主要目标设定为“努力挣钱”。
她郁闷地告诉记者,由于自己在前年底开始使用信用卡,并在一年的时间又申请了另外三张“以卡养卡”,拆东墙补西墙。所以,现在“周身是债”,不得不身兼多职,除了快餐店一天6个小时的工作外,还兼职三份家教。
记者了解到,自2004年9月广东发展银行推出国内首张学生信用卡以来,多家银行都将信用卡的销售范围扩大到了校园,很多大学生都成了有卡一族,逐渐养成了透支消费的习惯。据调查,“80后”甚至“90后”怀揣大把信用卡盲目消费造成入不敷出,不得已采取“以卡养卡”,致使财务和信用陷入双重危机的“卡奴”已不是个别现象。
办卡比买车票容易
“办银行卡,比买张车票都容易。只要填一张表,复印学生证和身份证就行了。”刚入学就办理了信用卡的广州某师范大学大二学生小张告诉记者。
小张来自农村,去年的学费还是向家长借的,“现在亲朋之间借钱,也是要出利息的,办张能透支的信用卡,相当于小额贷款,手续简单,利息又低。”
“现在学校里有很多人向我们推销信用卡,不仅不要钱还有礼品拿,比如水杯、钱包等,我一下办了三张。”像小黄这样受到礼品诱惑而办数张信用卡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法律界人士指出,大学生群体没有稳定的收入,面对时尚消费文化的诱惑以及商家引诱式和炫耀式促销广告的狂轰滥炸,极易诱发部分大学生无节制刷卡消费的冲动。
银行希望大学生消费,大学生需要消费,这看似同一的目标,其实对双方都存在着风险。
办了信用卡半年后,就读于英语专业的大三学生小叶就收到银行的法律投诉信,这让她又懊恼又生气。小叶告诉记者,懊恼的是自己没有把透支的钱还上,生气的是银行的催款通知单太多。她说:“我本来想用信用卡分期付款买笔记本的,可是现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诚信记录上出现污点麻烦更大,以后再也不敢欠银行钱了。”
国泰君安银行业资深分析师伍先生也指出,学生没有稳定、有保障的收入来源,其还款能力得不到保证,如果学生填写资料不真实,还会加大银行日后的“追债”成本。
法律界人士认为,毫无疑问,向没有工作的大学生群体滥发信用卡,会导银行坏账、死账等问题。
记者从金融专业人士处了解到,除了招商银行和民生银行一般不针对学生开展信用卡业务以外,其他银行对于学生办卡的要求显得宽松许多。
完不成任务扣奖金
有业内人士认为,“滥发卡”现象之所以出现,与银行对营销人员实施单一以发卡数量作为考核指标的激励机制密切相关。
广州某银行的业务人员向记者透露,由于单位有信用卡考核要求,若完不成要按每张50元扣奖金,迫不得已只好让身边的朋友办卡,如此一来,自己也间接地成了“受害者”。
记者走访广州市各大院校发现,在学校里推销信用卡的并不都是银行的工作人员,还有一部分是在校学生。银行以每推销一张信用卡给相应提成的方式在校内占领市场。在这种情况下,这些学生只想着尽可能多推销信用卡,显然并不会对办卡人的资质、信息真实与否、是否有还款能力等问题负责。
广东华安联合律师事务所律师耿爽认为,大学生信用卡泛滥的根源在于银行的无序竞争,银行业务员把办卡数量作为业绩。
培养正确消费观念
“在现代社会中,信用卡是不可或缺的。一味地指责银行或者让银行停止向大学生办理信用卡并不能解决问题。因噎废食,拒绝发放信用卡并不可取。”有银行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耿爽表示,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养成良好的刷卡习惯。在办理信用卡业务时,一定要向银行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并及时更新;要经常查询自己的信用记录;如果对自己的信用记录有疑问,要及时向银行有关部门申诉,绝对不要拖延时间。最重要的一点是办卡要慎重,刷卡时不能太冲动。
有专家指出,银行应该理性有序地开展大学生信用卡业务,不是“一哄而上”。银行在办理大学生信用卡业务时,应避免“走形式”的做法,应该加强对大学生家庭情况、经济情况、信用情况的审核,并对大学生进行理财咨询,开展有关理财教育的讲座,引导大学生合理理财。同时,要作好大学生办卡后的工作,在大学生使用信用卡过程中,加强对大学生使用信用卡的监督和引导,并和学校一起,重视大学生的责任教育与诚信教育。各高校也应注重对大学生正确消费观的培养,加强对在校学生的信用卡知识培育。这是发展信用卡业务、为大学生服务、降低银行风险的多赢做法。
记者了解到,银监会于上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信用卡业务的通知》。该通知特别强调:向经查已满18周岁无固定工作、无稳定收入来源的学生发放信用卡时,须确保第二还款来源的偿还能力,否则不得发卡。人们期望,这一通知对大学生使用信用卡乱象有所遏制。
本报广州8月5日电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