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世界经济呈积极变化 “中国回暖”令人瞩目(图)

2009年08月09日09:25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6日电 题:从世界经济坐标看“中国回暖”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王昊、叶书宏

  美国经济衰退“似乎正在结束”,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7月31日在最新的美国经济年度报告中作出如此判断。美国商务部当日发布的第二季度最新数据显示相同的积极迹象。而此前不久,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数据更令人瞩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企稳回升。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中国回暖”取决于世界经济运行中的诸多坐标。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和发达国家,中国和美国经济的企稳迹象释放了怎样的信号?怎么看待外部实体经济面出现的积极变化?全球经济结构的调整怎样作用于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之路?

  世界经济呈现积极变化 何时走出困境仍需观察

  权威解读

  美国商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美国今年第二季度经济仅出现1.0%的负增长。总统奥巴马8月1日评价说,经济刺激计划在过去6个月中“刹住”了经济衰退的步伐。

  鉴于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美国经济呈现的积极信号令人鼓舞。此外,从全球范围来看,今年上半年反映实体经济制造业走势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服务业指数以及消费者信心指数等各项经济先行指标,纷纷保持上升态势。

  然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报告在肯定美国经济表现的同时,也指出美国经济活动仍然疲弱,投资和消费仍受抑制。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小广也分析,世界贸易是判断世界实体经济走出危机的主要方面。他说:“美国失业情况还在攀高,这就影响全球贸易的恢复。只有全球贸易见底,世界实体经济才算是真正见底。”

  众所周知,中国外贸依存度高达60%至70%。外需疲弱的压力一直是中国经济复苏的主要障碍。7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统计数字,上半年连月来的进口降幅有所收窄,而出口下降21.8%的跌幅却为多年来少见。

  针对这些最新情况,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和政治研究所张明认为,进口数据中6月份的全国进口跌幅比上月收窄12个百分点,说明“政府主导的投资在增加,投资的项目本身对原材料和中间产品产生需求”。

  “如果出口疲软,进口开始反弹的趋势继续的话,今年外贸对GDP的贡献将会是负的。”张明对短期内外贸局势表示担忧。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世界经济是V形,还是U形的复苏途径,我可以肯定地说,不会出现经济大萧条的情形。但至于什么时候走出困境就很难说。”他认为,只要世界实体经济没有出现明显的改善,中国面临的外贸形势就不明朗。

  全球虚拟经济反弹 资产泡沫催生通胀隐忧

  从2008年底至今,美国推出7870亿美元的经济刺激计划,欧盟拿出2000亿欧元救市,日本的经济刺激规模累计达38.4万亿日元,而中国也斥资4万亿元力挽经济困局。

  在各国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大规模经济刺激计划的影响下,大量流动性注入全球虚拟经济。以股市为例,全球股市上半年出现普涨局面。截止到6月10日,道琼斯指数、标准普尔指数和纳斯达克指数在近3个月时间里分别上涨了26.1%、30.19%和35.1%。据估算,全球股市市值在上半年已膨胀了16.07%。

  “这实际是资金的故事。”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中国经济评价中心主任刘煜辉说,“和发达国家股市相比,今年第二季度新兴市场股市平均涨幅在70%左右,可以看出各国为刺激经济而大量投放的货币流向多数是新兴市场国家。”

  8月初,中国A股市场向3500点挺进,比年初上涨70%多。同时,国内房地产市场从量价齐跌到回升,从土地流拍到重现“地王”,显示出新一轮涨势。中国股市与房地产市场在同期的一路高歌,从某种程度验证了刘煜辉的观点。与此同时,中国的信贷投放连创新高,引发人们对资本市场虚高的担忧。

  “这说明,新增信贷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未能进入实体经济,而悄悄进入了股市、房地产等虚拟经济领域。”中国社科院金融专家彭兴韵指出。

  但在张明看来,除了国内信贷增发的影响以外,来自境外的投机资金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不容小觑。

  张明认为我国外汇储备超两万亿美元的最新统计值得高度关注。“短期资本流入的压力会很大,从第二季度外汇储备增加的数目来看,增速是去年四季度以来最强的。我担心,国内流动性的旺盛加上外部短期资本流入,我们会面临更加严重的资产价格泡沫。”

  从经济规律而言,资产价格泡沫有可能进一步发酵通胀的预期。全球流动性不断增加促使国际清算银行日前更是发出中期全球通胀预警。而相对于经济明显企稳的中国,通胀已经成为下一阶段不可回避的话题。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7月底公布的一份关于第二季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报告指出,资产价格的上涨将首先出现,而通货膨胀随后可能到来。

  然而,现实的情况是我国CPI和PPI持续处于下降通道。那么,中国经济增长是否会出现通胀的局面呢?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张建华认为:“大宗原材料价格上升的话,可能会引发一些输入性通胀,或者是结构性的通胀。”

  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日前则指出,近期物价上涨压力并不大。“今年我国不会出现通胀,因为当前的产能过剩及依然严峻的就业形势都能够有效地阻止通货膨胀。”

  世界经济探寻复苏路径 中国结构调整任重道远

  刚刚落幕的首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中美承诺两国将各自采取措施促进国内经济平衡和可持续的增长,以确保从国际金融危机中有力复苏;这些措施包括增加美国的储蓄和提高消费对中国GDP增长的贡献。

  中国依靠出口和投资拉动的经济模式显然不能持续,美国高消费和低储蓄的经济结构也被迫转向。金融危机撼动了原有的世界经济构架,各大经济体都在努力寻求新的复苏路径,中美达成的共识无疑对这一探索具有积极意义。

  “美国要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例如新能源,或者是生物医药,关键取决于美国是否能主动启动结构性调整,是否会主动提高居民储蓄率,是否会改变经常项目赤字的格局。”张明说。

  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把新能源作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希望通过开发新能源,带动美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增长。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同样表示,新能源是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路径之一,可以视作未来新的经济引擎,但他也坦言,“这取决于美国以及其他国家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

  对于美国的经济结构调整,王小广认为这会对我国造成压力。“危机就是调整的时机,无论采用何种新路径,美国的校正过程可能需要五年到十年,尽管这对中国来说有压力,但不是坏事,应该是最好的机会。”

  在外需形势仍不明朗的情况下,中国经济内部的问题与矛盾更需要消化解决。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指出,过去一个时期外需主导型发展形成的很多产能并不属于落后产能,调整起来是相当困难的,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此外,对于增强未来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方面,祝宝良建议要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未来消费增长的关键领域,还是在住和行方面。

  尽管任重道远,但是综合上半年的宏观经济数据,中国的表现令人瞩目,“保增长,调结构,保民生”举措成效卓然得到国际社会的赞许。

  欧盟委员会前主席普罗迪表示,从中国政府颁布的政策来分析,中国正在以一种更加平衡的方式推动经济发展模式的改革,这种改革将会使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更具有竞争性。
(责任编辑:renyue)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昵称: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