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职,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战略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为了把这件意义深远的事情做实做好,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影响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因素,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从而努力营造良好的内外环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影响大学生“村官”成长的因素 (一)大学生“村官”农村工作经验缺乏、专业知识和自身能力与农村需要不相适应。大学生“村官”从校门到农村,缺乏对农村社会的了解和艰苦环境的锻炼。调查显示,大学生“村官”具有农学背景知识的仅有4%,大多缺乏农村工作的知识背景和农民迫切需要的实用技术。村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呢?相关调查显示,82%的村民认为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是发展经济。然而,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发现,86%的大学生村干部认为组织文艺活动、活跃农村气氛是重要的工作,这与农民群众的要求显然不一致。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存在盲点。由于大学生“村官”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管理机制尚不健全。有些地方虽然出台了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办法,但管理和考核机制并未真正落实到位。大学生“村官”虽由所在乡镇管理,但由于身份特殊,乡镇党委政府既不能以一名普通乡镇干部去管理和要求,又不能以一名农村干部去对待和使用,在管理方法和管理制度上大多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另外,大学生“村官”的学习培训、政策保障、工作考核、督促检查、表彰激励等制度也都处于探索阶段。
(三)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身份尴尬。农村需要的是带领农民致富的领头人。大学生村官“非官非农”的尴尬身份,使他们很难融入当地环境。学生“村官”想进村“两委”是很困难的事情,因为不少村庄规定,村里“两委”委员必须同时满足拥有党员身份和本村村民两个条件。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