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央行”副总裁许嘉栋认为,人民币未来可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但现在还不是时候。输出入银行理事主席李胜彦则称,“从获利性来看,人民币因为大陆国力渐强而升值,但它流动性仍不足,缺乏成为外汇存底持有币别的条件,不适合持有”。
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山不转路转”,只要循货币交换机制管道,取得人民币不是不可能,“央行”应尽快与中国人民银行洽谈相关事宜。台湾空中大学教授李允杰说,台湾很多外汇存底都是从大陆赚来的,而且现在人民币也是强势货币;如果马当局将人民币视同美元、欧元,将之纳入作为外汇存底,这是好的开始,利大于弊。他建议两岸必须尽快建立货币清算机制,“在这个问题上,经济考虑应该重于政治考虑”。
大陆台湾问题专家李家泉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台湾把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的可能性是有的:一是经济发展,两岸物流、经流更频繁的需要;二是民意要求,随着交往的频繁,很多人愿意使用人民币;三是要水到渠成,这不是谁非要这么做,而是两岸交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要求。李家泉认为,这个过程快则两三年,慢则要等到马英九第二个任期。台湾政治大学教授康荣宝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说,短期内实施的可能性近乎为零,但长期发展另当别论,“人民币本身必须更加国际化、自由化,才能具备此种功能。而这种功能实现的时间难以预料,十年、二十年都很难说”。
蓝绿激烈争辩 蓝营普遍表示赞成。国民党“立委”费鸿泰说,外汇存底纳入人民币可以分散风险,也会有投资效益。“立委”邱毅称,过去台湾将人民币视为“伪币”,“即在汉贼不两立的时代,并不承认对岸是一个国家。不过,在台湾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存底后,等于两方走向相互承认,也就是台湾也承认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存在,这部分与过去明显不同”。
绿营则不以为然。民进党“立委”管碧玲声称,刘兆玄根本就是外行、不懂。前“国策顾问”黄天麟称,“如果政府硬把人民币作为外汇存底,将促使两岸经贸改用人民币报价。若新台币逐渐被人民币取代,就等于人民币国币化,而货币都被统一了,难道不是在实现一中市场吗?”“台教会”社经组召集人林健次还列出了所谓的“三大隐患”,即“台湾外汇存底纳入人民币后,等于我们把部分存款放在中国,毫无保障。其次,人民币货币信用不稳定,加上两岸关系敏感,台湾风险极大。第三,台湾将逐渐变成人民币使用区,彻底丧失货币自主权”。亲绿的《自由时报》9日评论称,如果这是马当局的政策风向球,那么它对台湾的危害比100个莫拉克台风还要大,“政治意义不言可喻,就是马政府将推动两岸货币统一、经济统一,走向政治统一”。
《经济日报》认为,大陆早已是台湾最重要的市场,台商和大陆做生意要用到人民币,民众旅游也要用人民币,“人民币进驻台湾3210亿美元外汇存底,成为其中的一部分,绝对是必然的事,只是时间早晚而已”。《旺报》9日刊登的文章还预言,不出10年,人民币将如过去的台湾钱一样“淹脚目”。《联合晚报》题为“超越统独看人民币”的社论也说,刘兆玄的说法未必真会兑现,但透露出某种施政判断,反映了一个难以忽视的主题,“台湾要以新思维因应对岸的高速变化……到那时,台湾必须考虑应对的难题,又岂止是人民币与外汇存底的关系?”
“阅读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环球网(www.huanqiu.com)” (来源:人民网-《环球时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