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潍坊市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从四个方面加强大学生“村官”的跟踪培养和规范管理,引导和鼓励他们扎根农村干事创业,充分发挥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一是明确岗位职责。制定出台了《潍坊市到村任职大学生管理办法》,规定到村任职大学生是中共党员的,安排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或委员;不是中共党员的,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
同时,明确大学生“村官”当好“六大员”,即党的政策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富民强村的促进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目前,全市2303名大学生“村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18人,副书记101人,委员911人;担任村委员主任3人,副主任134人,委员5人,主任助理1131人。
二是开展结对帮带。建立了乡镇领导干部、驻村机关干部、村干部与到村任职大学生“3+1”结对帮带制度,定期谈心交心,及时了解大学生“村官”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加强理论学习指导,手把手传授经验和技术,带领他们参与村级事务管理,促进他们更快适应农村工作。寒亭区大学生“村官”王超,在结对乡镇、村干部的引导下,白天入户走访,晚上对村民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汇总,第二天协调解决,半年来为群众办实事100多件,被村民亲切地称为“黄埠村的好闺女”。
三是加强实施锻炼。积极创造和利用各种工作、学习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大学生“村官”。一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熟悉远程教育设备的优势,让他们具体负责农村远程教育服务工作,每月固定日期组织党员群众集中学习收看,发挥远程教育传播先进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服务农民群众的作用。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村官”利用专业特长,围绕新农村建设这个主题,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提高他们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统计,全市大学生“村官”已提出农村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新农村规划等方面的合理化意见建议180余条。此外,在保证大学生“村官”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安排他们每周利用一天时间到乡镇党政办公室、信访办、民政办公室等部门见习,熟悉各方面工作,全面提高工作能力。
四是落实保障政策。选聘到村任职的大学生按所在乡镇财政拨款事业单位同等人员的标准发放工资和生活补贴,办理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大学生“村官”任职期满后,被县、乡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录用的,在村任职工作时间计算工龄及社会保险缴费年限。工作满2年后参加本市各级机关、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落实相关加分政策。工作中表现优秀的,优先确定为村党组织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成绩特别突出的,经县级组织人事部门考察后,列入县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或党代表候选人推荐人选,并在县、乡两级机关、事业单位录用人员时优先考虑。
(陈仁栋)
(责任编辑:杨媚)
更多关于 大学生村官 的新闻
· 大学生“村官”陈仁根:虚心学习少空谈 先当小学生后当大学生
· 大学生“村官”曹玉婷:村官生涯伴我成长
· 青春在新农村建设中闪光——仪征市科学实践大学生村官工作侧记
· 大学生村官要做到“五子登科”
相关专题
· 大学生村官园地--十万大学生村官的网上家园
我要留言
署名: 验证码:
留言须知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center ? 1997-2009 by www.people.com.cn. allcenters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