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获悉,广东省国土厅一份关于“三旧”(旧城区、旧厂房、旧村庄)改造、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文件,于近日在省政府常务会议上获得了原则上的通过。
“文件估计半个月后会公布。”8月11日,广东省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汪一洋告诉本报记者。
据汪一洋透露,早在今年3-4月份,广东已经开展了在全省范围内“三旧”改造、将工业用地转为商业用地、提高土地容积率的调研。
汪便参与了其中的子项目——深圳、佛山和广州旧城改造、改善工业区用地效率的课题调研。汪告诉记者,在这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了上述文件。
如何提高存量土地的利用率,是广东急需解决的问题。
8月10日,在加快用地报批工作会议上,广东省国土厅厅长招玉芳报告了由该省省长黄华华签批的特急明电。这份明电为“关于加快建设用地报批依法保障扩大内需建设项目用地的紧急通知”。旋即,招与广州、汕头、韶关、阳江等地的国土局签订了保障扩大内需项目用地和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实施的工作责任书。
8月11日,招玉芳又召开了全省国土资源局长座谈会。招在会上重申,接下来,省内各地要加快重点项目用地报批工作,继续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加快土地规划修编进度。
而要腾出更多的空间,“三旧”改造显然是重点。“当然,前提是要结合产业结构的调整,推动低效用地的二次开发。”该省国土厅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
实际上,土地资源是制约广东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
据预测,未来15年广东每年约需40万亩建设用地,而国家下达给广东的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平均每年仅有29万亩,缺口约11万亩。“只有盘活现有的存量土地,才能缓解广东用地紧张的矛盾。”上述国土厅人士称。
除了保障扩大内需建设用地外,广东的压力还来自于耕地不足。
本报从该省国土厅获悉,目前,广东的人均耕地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1/3,仅为0.45亩,比联合国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耕地0.8亩将近低一半。
对此,国土资源部耕地保护司司长朱留华表示,广东耕地的后备资源非常缺乏。
这意味着,如何利用好土地,需要在保障建设用地与耕地之间,做一个通盘考虑——搞好占补平衡。
本报记者获悉,广东省已经开始推进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试点。在第一批31个挂钩试点项目区,涉及拆旧、建新面积2万余亩,复垦农用地1万亩。
“‘三旧’改造工作的潜在收益都很高,但是成本、风险也高。”上述国土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如何平衡政府、原土地使用权人、农村集体等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需要建立起一个土地利益共享机制。
目前,“三旧”改造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土地补偿有关费用不足、因而农民的积极性不高,相当部分的旧厂房、旧商铺没有合法的用地手续。
对此,上述国土厅人士表示,上述文件的出台,将推动解决相关问题。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