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坚守灾区最久志愿者队伍撤离 “妈妈之家”关闭

2009年08月12日02:40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大洋网-信息时报
志愿团队队员们都走了,但是,附近居民还是给他们的厨房送来了蔬菜
志愿团队队员们都走了,但是,附近居民还是给他们的厨房送来了蔬菜

信息时报5月6日A18-A19版曾经报道了“妈妈之家”。“妈妈之家”一方面对失去孩子的妈妈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还教育打算再孕的妈妈健康顺利再孕。

    信息时报5月6日A18-A19版曾经报道了“妈妈之家”。“妈妈之家”一方面对失去孩子的妈妈进行心理疏导,另一方面还教育打算再孕的妈妈健康顺利再孕。


  坚守地震灾区最久的志愿者队伍撤离 “妈妈之家”被关闭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李俊彦 实习生 王帅帅 魏莲凤

  去年发生在四川的地震,触动了无数国人的心,大批志愿者赴川援助,“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就是其中之一。自去年5月19日到达都江堰,他们便留守灾区工作至今,团队负责人刘猛也成为坚守时间最长的志愿者之一。包括央视在内的全国上百家主流媒体报道了他们的事迹,信息时报在地震一周年时也对他们创办的“妈妈之家”进行过大篇幅报道。

但是如今,这个团队被通知要在两周之内撤出工作地——都江堰城北馨居板房区。当地政府称是板房区拆迁工作需要。迁出后,团队何去何从?是否仅仅就只是工作地转移了?面对这样的离别,队员们有着说不出的无奈。

  2008年5月19日,刘猛率10名志愿者飞赴灾区,进入“四川农大都江堰分校操场”安置点,获得都江堰副市长王庆的口头批准,由团市委书记杨元宝协调,政府工作人员杨丽负责安排驻扎场地,暂时以“全国心理援助联盟”称号开展服务。成为了都江堰市第一个驻扎在安置点、固定对同一人群进行心理援助的团队。中国心志愿者团队就此成立。

  刘猛曾表态愿长期留守

  今年年初,在了解到地震灾区不少再孕妈妈出现“胎死腹中”现象后,刘猛和他的团队十分心痛。精心筹备后于3月8日,以蒋玲为主要联络人在城北馨居板房安置点建立了“妈妈之家”,针对再孕妈妈开展心理疏导。

  自去年5月19日至今年8月4日,团队一直以自费形式在地震灾区一线从事心理援助志愿工作。而刘猛本人也成为了在地震灾区坚守时间最长的志愿者之一。而他在发往民政部的一份《关于在5.12灾区搭建心理援助长期执行平台的建议》上也明确表示:如果有需要,愿意长期在一线从事心理援助工作。

  博客首次传出撤离信息

  然而近日,在论坛上却传出了这支一直坚守的志愿者团队撤离的信息。在刘猛与他的团队不断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成都媒体工作者党青曾数次和刘猛同行灾区,而记者也看到在党青博客中有多篇独家博文是关于刘猛志愿者团队的。8月6日,在党青的博客上,出现一篇名为《都江堰“妈妈之花”突然“被凋谢”》的博文,文中首次透露了“妈妈之家”关闭以及志愿者团队撤离一事。

  文中写道:“在都江堰城北馨居板房区缝隙迸发的‘妈妈之花’,没有沿着刘猛的耕耘痕迹长出希望——当地居民惊异发现:妈妈之家的门已经上锁。8月4日,致力于在此间培育花蕾的18个志愿者,相互含泪拥抱挥别。在此之前,他们已经一批批把酒送别清华、香港科大等团委组织的大学生志愿者”。

  3天后,作为“妈妈之家”主要联络人的蒋玲,在她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志愿者用爱灌溉灾区花朵》的博文,当中留下这样一段离别前的话:这是一个用爱温暖人心的团队,这是一个把爱薪火相传的团队,他们的队训是:在绝望的大山上,砍下一块希望的石头......可惜我们这个团队为了一个说不出的苦衷已经撤离。我也只好离开了妈妈之家。

  随后,记者联系上刘猛,他向记者证实了“妈妈之家”以及中国心志愿者团队暂时撤离的消息。

  民政局:因板房要拆迁

  记者致电四川省都江堰市灌口镇民政局,党政办一名工作人员也证实了“妈妈之家”以及中国心志愿者团队暂时撤出板房区一事。据该名工作人员解释,根据相关计划,都江堰城北馨居板房区在今年年底前,必须完成70%的拆迁工作。因此该区域的所有社会团体组织都要提前一个月完成转移工作,而之前,有关部门已经与中国心志愿者团队的负责人刘猛进行了沟通,按照他们协商的结果,该团队在8月10日撤出板房区。

  记者追问让团队撤出是否仅仅是因为板房区拆迁时,该名工作人员表示,对灾区民众的心理安抚工作其实已经进行得差不多,“可以暂告一段落”。随后记者问及团队是否还能留守都江堰继续服务时,他告知记者,如果团队已经注册,可以以民间组织机构的身份向市委、市政府等有关部门申请进入社区继续服务。

  团队负责人似乎有苦衷

  然而记者在党青的博文中发现,在提到志愿团队撤离时,有这样一段描述:“8月5日。勒克儿探访都江堰城北馨居板房区。问及这里的志愿者团队为何撤离,周围居民都摇头。问及刘猛,沉默代替了他的回答。”而在蒋玲的博客上,也提到团队撤离为的是“一个说不出的苦衷”。如此看来,团队的撤离,背后似乎还隐藏着一些故事。

  在记者与刘猛联系的过程中,当问及团队撤离原因时,刘猛因为工作繁忙,一直没有没有正面回应。只是告诉记者,在蒋玲的博客上发表了关于此次撤离事件的原因。但记者在蒋玲博客上没发现关于撤离原因的叙述。

  记者打电话找到了蒋玲,但在她最初的回应中,也只提到团队是暂时撤离板房区,并且原因与板房拆迁有关。而记者在采访党青时,对方则称灌口镇的一个基层组织曾经找过刘猛,谈了近3个小时,要求刘猛的志愿者团队在两周之内撤离,据称其中原因涉及到当地形象问题。此外党青还说刘猛在离开都江堰时很沮丧。

  是否与“五矛盾”有关?

  另外记者在民政部主管的中国捐助网看到,刘猛曾在今年5月26日向民政部发出一份《关于在5.12灾区搭建心理援助长期执行平台的建议》,其中就提出灾后心理援助领域存在的五大矛盾:

  一、灾区需要五万心理援助人员——但目前在灾区从事心理援助的人员却不足100人;二、心理援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驻站工作几年甚至二十年——但心理专家有自己的工作,只能坚持几周或者几天;三、慈善机构有善款,但苦于没有好的执行团队使灾民有效地受惠于这些善款——草根NGO(注:非政府组织)能够直接深入灾民,工作卓有成效,但苦于没有经费支撑;四、灾区需要大量能够长期工作在一线的心理援助人员——但目前我国大量的心理学本科生、硕士生、持证心理咨询师并没有从事心理咨询行业,可他们想从事与心理有关的工作;五、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周期相对较长,短期速成培训出来的心理援助人员无法单独完成工作任务——在时间紧、任务重的特殊情况下,用大量短期培训出来的本地人员参与心理援助工作,事实已经证明他们无法开展实质性工作。

  对于本次暂时撤离事件是否与五个矛盾有关,最终依然无法得到证实。

  “陪大家走过了一年时光,要离开了,真舍不得大家。

  我的家乡在河北邢台。1966年,那里经历了一场大地震,周总理亲自到了我们的村庄,我的家人得到了许多好心人帮助。小时候,父母经常提到那次地震,他们教育我做人要懂得“感恩”。妈妈在我读高中时去世,但我无法忘记她的教诲。所以,请原谅我的偏心,把更多的关爱给了这里“失去孩子的母亲”。

  好心人把“爱心”给了我的父母,父母把“爱心”传递给我,我把它带到了这里。今天,志愿者们要离开了,但我相信:“爱心”不会在这里终结,这里的孩子们已经接过“爱心”的火炬,国家有难之时,他们一定会挺身而出!

  来到这里的志愿者包括:蒋玲、梁克、雷梅、马重祎、陈静、邹芳伟、赵晓琼、何丽莎、赵磊、孟晓宇、汪大山……前后共有360名志愿者。感谢他们!”

  ——摘自刘猛给城北馨居板房区受灾群众写的告别信

(责任编辑:肖尧)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